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十里人家》 16-20(第4/12页)
随我来。”伏棂朝着白潋勾勾手指,转身进了书房。
白潋屁颠屁颠跟上,等进了屋里,伏棂打开了一个精心保管等箱子,从里面抽出两本书。
“我本想在你送我时便送你的,但现在应当也不晚。”伏棂轻拍碰了地的裙角,旋即背着手拿那书一步一步走到白潋身边,将书放在了她的手上。
白潋现在两手捧着那书,战战兢兢的不知如何是好。
听伏棂的意思,这是给她的回礼?可送她这两本书,她也不认字……白潋的脸羞臊红了,她还没有私塾里的奶娃娃认的字多呢。
她抿着唇,低眉瞧封面上的大字,“谢谢你,伏棂。”
“这是不喜欢?”伏棂拉着她到椅子坐下,“这是我特意找的两本农书,分别是《齐民要术》和《氾胜之》,说不定对你有用。”
白潋心中一动,如果能理解前人的经验,确实是件大好事。
“可我不识字。”白潋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本名字是四个字的书,这应该就是伏棂说的《齐民要术》,一打开,白潋顿时眼花缭乱。
好多字,她有点犯晕。
她看了看伏棂,突然想到伏棂肯定知道自己不识字,可她还是送了自己两本书,难道意思是
白潋两眼放光,“那我以后可以跟着你学吗?”
伏棂松了一口气,这人终于问出来了,要是自己太过主动,自个也会不好意思。伏棂两眼弯弯,“叫声夫子听听?”
什么?
白潋忽然犯难,以前她不是伏棂的学生,叫夫子她叫得很顺口。
可如今自己跟着伏棂学,怎么样也是伏棂的学生,那她还能对伏棂有那样的感情么?
白潋低着脑袋想了一会儿,抬起头坚定地说,“不叫。”
伏棂很是意外,眨了眨眼,问她为什么。
白潋这下闹红了脸,在伏棂的再三攻势下缴械投降,“夫子,夫子。”
“不错,不错。”伏棂为她理了理衣领,附在她耳边轻声道,“以后你就是我的关门弟子了。”
“是。”没几下白潋就逃之夭夭了,临走前她还随手给伏棂关上了门。
……
过几天,王丫在门口就把白潋逮住,她想问问清楚昨儿个有没有发生些落花有意流水有情的事。
白潋老老实实地交代了一通,剩王丫一个人在原地思索,她自个就赶着去捞鱼了。
为了今天,她在去年冬天鱼网降价的时候就特意买了一网回来,就等着这个时间下河捞鱼。
乞巧节通常在大暑之后,按照节气来划分,如今已是夏末初秋。
秋天是鱼儿最肥美的季节,村里捞鱼的大多也是最这个时候捞。
其实河里的鱼儿并不多,村里百来户人,一户人一天也捞不到多少,若是有人天天捞鱼,也会被其他人指摘。
白潋带着渔网,趁河边只有两三个人,先下手了。
如果能捞到几条大肥鱼,这还能省下好几十文钱。
她家腌的咸鱼都快吃完了,这不赶紧来补点货。
白潋把麻绳在腰间缠紧,深吸口气踏进河里。水冷得骨头缝发疼,她咬着牙走,惊得鱼扑棱棱钻进水草里。
头两网拉上来全是烂草叶子,第三网刚拽动就觉沉。她攥住网绳往岸上拖。网里扑腾着两条巴掌大的鲫鱼,银鳞沾着泥水发亮,还混着几条乱窜的杂鱼。
岸上的三婆婆瞧见了,啧啧赞叹,“丫头手气旺!”白潋闷声笑了笑,把最瘦小的鱼扔回河里。
两条鲫鱼今晚能炖鱼汤喝,剩下的杂鱼用盐腌一腌,就着苞谷饼子能吃好几顿。
她想了想,要不送一条给伏棂吃,这鱼儿可新鲜了,照李大娘的手艺,得做得多香。“对了,小潋,你知道今天伏夫子家来的那几个人,都是谁吗?”三婆婆一只手捶了捶后腰,慢慢慢慢地蹲下来,问白潋,“我瞅着都是些姑娘,俊极了,看起来人高马大的。”
前天伏棂和她说,过段时间家里会来人,她还担心是要把伏棂接走了。
两人相识几个月,伏棂早和她说过自己来这里的缘由,白潋这几天总担心伏棂会走,每天都往伏棂家跑。
虽说平日里她也没少去。
今天她早也知道了有人在大早上的就到了伏棂家,但她觉着伏棂今天会忙许多,所以也就没去找。
两人的关系,自从七月七后,云雾拨开,也算是能见天日了。
再加上身边有王丫拱火,白潋比起往日要主动不少。白潋想得入神,三婆婆连连唤她好几声,才把人叫回神。
“哎,我也不清楚。”白潋冲三婆婆笑了笑,“许是置办东西的。”
三婆婆拉着白潋聊了一会儿,和她说张铁有多不省心,白潋应了几声,就和三婆婆一起回去了。
她刚回到自个家门口,就见小瑶牵着牛车在门口等她。
白潋以为是要上镇去,提着鱼篓快走几步,“是怎么了?”
小瑶招招手,“小姐叫我过来请你帮个忙。”
“没问题,什么忙?”
“今天家里来了益州那边的护卫,给带了辆马车来。我们家也没多大,小姐问这牛车能不能先放在你家,你给帮忙喂喂草?若你有需要用的时候尽管用就是。”小瑶指了指大黄牛,“喂白白——呃,黄黄胖胖的,小姐另有重谢!”
白潋两眼放光,轻轻摸着大黄牛,“我会好好待它,到时我再给你们送回去。”
高兴之余,她心里亦是感动,伏棂的意思她怎么会不明白呢?白潋把牛牵进院子里,蹲下来拴好绳,问道,“今天是来了很多客人?”
小瑶笑了笑,说那可不是客人,是两个女护卫。
小姐的两个哥姐放心不下她,挑了可靠的人过来。
要说再多两个,家里可就放不下了。伏棂家是一进三合院,从南边的大门进去,院子中间铺着石板路,两侧种着几棵树。
正北三间正房,中间堂屋摆着八仙桌和太师椅,有一边的卧室住着伏棂,另一边的则被伏棂当作了书房。
东边厢房共两间,里间是厨房,外间是厨娘的住处。西边厢房有三间,最里面一间被当作了库房,中间一间是小瑶的,剩下那间住两个女护卫。
这一进院子上伏棂来之前就托陈夫子先打点好的,花了六十两银子买了下来。
宅子的旧主人一家去年寒冬搬离了十里村,往隔壁州去了,留了这么一处宅子着村长那挂售,正巧伏棂来了,做成了这笔交易。
白潋听小瑶说完,若有所思,看来以后小瑶就不用总是留下来守家了。
想到伏棂远在益州的家人,白潋好奇,“这家中父母到现在还未知道么?”
“这说来话长,不过长话短说。”小瑶拍了拍脑袋,打着哈哈过去了,“你要是想知道,自己去问小姐好了。”
白潋也不恼,她如今还没资格管到伏棂家中去。她给了小瑶一条刚抓的胖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