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220-230(第4/14页)
等等,怎么突然又到感情生变上去了。
姜宁一脸茫然地看着赵秋挪凳子,郑重其事坐到自己对面。
“宁哥儿,你和长昀从前不管做什么都是一起的,现在每天就夜里才碰得上,日子久了,难免会——”
“等等,秋哥儿你是听谁说的这些?”
“我自己琢磨的啊。”
“……可我和长昀没吵架,而且感情挺好的。”
姜宁笑出声,把桌边摇摇欲坠的算盘扶回去,又往门口看了眼,见谢蕴走进来,忍不住笑得更大声。
一是赵秋的脑补太好玩,二是略显无聊的日子突然变得有趣。
谢蕴才跟人谈完下个月的菜钱价格,见姜宁笑成这样,一脸纳闷和疑惑,“小秋,宁哥儿怎么笑成这样了?”
赵秋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闹笑话,脸上一烫,顿时不好意思起来。
谢蕴更不解了,坐下后,接过姜宁递来的杯子,“你俩吵架了?还是闹别扭了?”
才忍住不笑的姜宁,听到这几个字,一下没绷住,直接大笑起来。
谢蕴:“……”
在打什么哑谜?
赵秋受不了他俩的顶视,飞快解释了一遍刚才发生的事。
等到说完,反而没那么尴尬了。
“原来是这个啊,吓我一跳,还以为是什么事。”谢蕴喝着茶,“不过秋哥儿担心也正常,你和长昀一天能见几面?就夜里那会儿,顶多再加个他来接你的时候。”
“是吧是吧。”赵秋有战友一般,附和道:“我是听他要给孩子取名雪球,要么就球球,态度随意还敷衍,当然会乱想了。”
“什么孩子?雪球这名字,听上去像是小猫小狗。”谢蕴不过脑子地问了句,才刚往嘴里抛了颗花生,动作就停住。
睁大眼睛看向姜宁,“给你孩子取呢?”
姜宁笑得眉眼弯弯,半点不在乎,点头道:“对啊,你们不觉得可爱吗?”
“如果是我,长大了知道乳名叫这个,一定会难过的。”谢蕴实话实说,“宁哥儿,取名这事,你还是跟长昀商量着来吧。”
姜宁笑得无辜,“我问他了啊,他说我开心就好。”
赵秋、谢蕴:“……”
是他们多虑了,以卫长昀的性格,的确是姜宁开心就好。
姜宁发现自己可能真适合没事找事,拍拍手上的碎屑,“你们都觉得,两个人相处时间不够,就会有矛盾,然后感情生变吗?”
赵秋和谢蕴一起点头,想法还挺默契。
感情不都需要时间去培养、经营跟维护吗?
姜宁听完,仔细想了想。
好像是有一定道理。
“先别管这个了,我刚才来时,周庚正在弄剁椒鱼头,说一会儿我们尝尝看。”
谢蕴一心只想做生意,恨不得变成金陵首富,让陈轩想来都不给他来。
姜宁点头道:“他倒是有毅力,第一回做失败后,中间把春卷和丝娃娃弄出来,这两天又开始了。”
“这不正好赶上明日七夕,街上的人,想着来的客人也多,就想着做出来看看,能不能成。”
赵秋道:“不过应该能成了,昨日我又尝了一次,还行。”
“还行可不行,得好吃才成。”姜宁在菜品上,一向要求严格。
金陵里几百家酒楼、食肆,光凭着还行,怎么能有一席之地?
现如今店里靠着不常见的黔菜,占了个新鲜,等新鲜劲儿过了,真正能留下客人的,还得是硬品质。
“是是是,在吃的方面,你是揽月楼最有发言权的。”谢蕴打趣他,“那你怎么不让聂大哥来尝一下,他不是岳州的,剁椒鱼头似乎有差不多的菜。”
姜宁哎了声,好似才想起这事,“你不提醒我还忘了,聂大哥出身岳州,剁椒鱼头就是他那儿的菜,他吃过就知道行不行了。”
谢蕴问:“那他这两日有空?”
姜宁摇头,“没有,明日又是七夕,他约人去……郊外骑马。”
谢蕴一脸嫌弃,“不赏花看月的,去骑马?不会是跟那位吧。”
姜宁笑而不语,已经是回答了。
是不是开窍不知道,但聂丛文肯定把温安臣当成很重要的人-
自打馆阁里那几个爱说闲话的人被安排走后,卫长昀他们又忙了起来。
一是舞弊案过去已有一段时日,他们作为新科进士,原本就是朝廷重用的人才。
二是走了几个人,还未有人来补上,人少了事自然就多了。
他回家的时辰晚了些,其他屋里的灯,照旧只有王子书那儿亮着。
卫长昀在院子简单收拾过后,才往房里走。
一推门,便见姜宁坐在那儿,面前放了一本书,不知道在琢磨什么,连头都没抬一下。
他走过去,弯腰俯身道:“在看什么?”
姜宁被他吓一跳,抬头看见是他,瞪了一眼,“闲着无聊,看点闲书打发时间。”
卫长昀一听,不由勾起唇角,边拿起铁签去挑灯芯,边道:“酒楼生意步入正轨,只需要每日去看一趟,不好吗?”
姜宁努嘴,“是挺好的,总算是当上正儿八经的老板,不需要亲自做事,在后面指挥就行。”
挑过的灯芯,光一下亮了不少。
卫长昀把铁签放回去,习惯地擦手后,贴在姜宁后颈摸了摸。
听他语气,问道:“甩手掌柜,不好吗?”
“我才多大,就要当甩手掌柜。”姜宁仰头,把他手夹在后颈,“我得学习。”
“想学什么?”卫长昀耐心又温柔地问:“要你想学,我便帮你寻些书来。”
“还未想明白。”姜宁只是觉得,酒楼那边的事理顺过后,其实用不着他们时时刻刻盯着。
他如今情况又特殊,干不了太累、太重的事,每日闲着不是睡就是吃,多少太颓废了点。
卫长昀拉开他旁边椅子,看了眼摊开的书。
的确是闲书,一本里有好几个故事,不是山精鬼怪和书生的,就是家长里短兄弟阋墙。
全都是从街边小书摊买的,拿来打发时间,或是取个乐。
“之前想学骑射,现在看不合适,所以——”姜宁仰着头看卫长昀,“要是戚大叔在就好了,我可以跟他学医术。”
便是学不会,不能医人。
那懂一些药理,应当也不错。
学明白了,日后抓药、开药时,或者遇到什么突发情况,还能救个急。
卫长昀:“学医吗?”
“嗯,我总不能学怎么造房子、造桥、修路吧。”姜宁倒是想,但没有这个条件。
朝廷的工部便是做这个的,里面人才济济,还轮不到他。
以他的能力,给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