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270-280(第11/16页)
吃过其他东西,药性相克,导致中毒。”
姜宁接着给他擦背,“那会不会是闻到了什么呢?”
卫长昀一怔,“香料?”
姜宁嗯了声,“但我不确定能不能行,可以问一下大夫,他们应该更了解。”
卫长昀偏过头,和姜宁的眼神对上,唇角弯了弯。
“我一会——”
“县衙就在前面,你去吩咐时,我正好给你弄点吃的。”
姜宁放下帕子,看他要说话,立即阻止,“别拿搪塞陆拙那套搪塞我,你要是真吃过,我半个月不出门。”
卫长昀:“……”
“吃了几块点心。”
姜宁没好气地瞪他,站起来,“你自己洗。”
卫长昀抬手,湿漉漉的手指握住他手腕。
亲昵又亲密的动作,在二人之间再常见不过了。
“再忙也不能亏待自己的胃。”姜宁用另一只手摸摸他后颈,“赶紧收拾完,安排好事情,去小厨房等我。”
卫长昀知道他未生气,放下心来,“遵命。”
姜宁一听,收回手时,在他后颈掐了一把,斜睨他一眼,“别在我面前卖乖。”
拿起一旁的帕子,擦干手腕上的水,往门外走。
卫长昀看着他在余光里离开,而后垂眼看向水面晃动的水纹,笑着摇了摇头。
事情是多,但一件一件去解决就好。
一炷香后。
姜宁坐在小厨房的方桌旁,手托着脸,歪头问:“那个王道士,可有去查了?”
怎么看,都是那人的嫌疑最大。
但王道士一个无子嗣的人,就算人家孩子全没了,也不会过继到他头上。
所以,李家族人里一定还有内应。
卫长昀用筷子卷起面,“已经暗中派人去查,目前看不出什么异常,就是个普通道观,因为收留了不少孤儿,加上从前帮李员外夫妇救回李二郎,在城内百姓心里,颇有名望,去的人不少。”
姜宁啧啧两声,“事出反常必有妖,我看和王道士脱不了干系。”
卫长昀咬一口鸡蛋,“办案还要讲证据。”
“所以得你们查,相信一定能查到。”姜宁两眼期待地看他,“一日不行就两日,一月不行就两月,总之,会破案的。”
卫长昀直直地看姜宁,神色逐渐被姜宁感染,“嗯,迟早会破案的。”
姜宁向来乐观,哪怕真的遇到事,也要努力让自己往好的方向想。
那老话都说,想什么来什么。
“不只要查道观,还要查李家的宗亲,里面有适龄能过继的人尤其要查。”
卫长昀吃饱喝足,一边收拾碗筷一边道:“往他们身上查,线索一定会少,况且……”
“我们从李家把李二郎带走,他们自会自乱阵脚。”
多年前的事情,眼看即将成功,却临门一脚被阻碍,急的人可不只是他们。
“有道理,看到官府在追查,他们肯定会慌,还会急,一旦心态发生改变,在掌握中的事情脱离掌控,哪里还能保持冷静。”
姜宁往前倾身,好奇道:“那间道观收养孤儿,会不会也另有目的?”
卫长昀眉头一压,“你的意思是——”
“如果是,那他死罪难逃。”
姜宁担心起来,“最好不是,不然多可怜。”
不管是奴役还是别的,那些孩子是最无辜的人。
“你不要轻举妄动,更不要想着去一个人去道观探听虚实。”卫长昀忽地提醒了句,“如果我们猜测的都是真的,对方城府颇深,去了是自投罗网。”
姜宁难得没反驳,视线瞥向其他地方。
卫长昀擦干手,回到桌旁拎起他后领,然后把人半扶半抱起来,“想都别想。”
姜宁努嘴,“我又不会打草惊蛇。”
肯定不是现在去啊,要等到卫长昀他们掌握证据,决定对方露出马脚抓捕时,他再作为催化剂,逼一逼那些人。
卫长昀自是明白姜宁的主意,但他主意太大,不得不提醒。
对方敢铤而走险,就不会在乎手里多一条人命,逼急了一样会对姜宁下手。
“好了,我又不会不跟你商量就行动,我哪次不跟你说。”姜宁拍拍他手,“回房睡觉。”
卫长昀握紧他手腕,嗯了声,拉着往房间走。
回房路上,姜宁顺道白日里跟卫小宝说的上学的事跟他讲了。
卫长昀听后,只说他做主就好。
这些事,姜宁的眼光和打算,出不了差错。
“好了好了,松手,我不会自己冒险,可惜命得很。”姜宁侧过身,拍拍卫长昀的胳膊。
“不嫌热呐。”
卫长昀一双眼睛直直看他,“办案时,我会小心的。”
姜宁怔住,垂下眼,“知道就好。”
嫌犯这么凶狠,他自然会担心卫长昀。
得他这一句保证,心里便踏实不少。
第278章 “哎!那不是姜公子吗……
县令,县令。
顾名思义便是一县之长。
既为长,就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查案要紧,但其他的事情也不宜耽误,尤其是到了农忙的时节,不只是要与城中商户理清各种关系、文书,还要与各村镇的里正盘点田间地头的事务。
其中最为要紧的,还有五月到七月的雨季,加固河道、堤坝都迫在眉睫。
连着好几天,卫长昀早出晚归,比在大理寺时还忙。
平日不怎么过问他们事情的朱红,都忍不住问了几句,县府里有这么多事要忙啊。
姜宁听了,忍不住笑。
趁着雨季里难得的晴天,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晒。
“你笑什么?他那么忙,同在一个县衙里,一天都见不了几面。”朱红叹了声,“不知道他身体吃不吃得消。”
姜宁拍打着被子,示意那边抱着幼安的春娘先别过来。
全是灰,对孩子不好。
“他心里有数。”姜宁解释道:“那么大个人了,不知道别的,还能不知道几时该吃饭吗?”
“况且我还让陆拙给他送了食盒,饿不着他的。”
朱红弯腰把衣服晾到绳子上,“还以为你真的不担心,原来是早想好了法子,差人送饭去了。”
姜宁回头笑起来,“他可是咱们县的顶梁柱,每日忙得跟救火队似的,身体不可能倒。”
拉了拉被子,下意识往墙外看去。
案子差到哪了,河道应该在加固了吧。
“姜公子、姜公子!”
姜宁闻声回头,发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