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始乱终弃了一个替身》 40-50(第18/19页)
是在一派忙忙碌碌中回到了长生殿。
此时殿内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做着简单清扫的宫人,她们不知姜姮悄无声息出宫的消息,以为她还在偏殿小憩,眼下骤然见她出现,都有几分诧异。
“殿下……”
几人上前,犹豫着是否要为她解衣散发。
姜姮随和一笑,让她们退散,顺便叫连珠入内伺候。
貌美小宫女面面相觑,福身应道。
这空旷的正殿瞬间变得空荡,姜姮拖拽着步子,走到一旁装匣边,将里头排列得整整齐齐的香料一味又一味地拿出,随意摆放在地上。
她认为,之所以如今的引梦香失了真,是因为宫人们做得不够好。
调香是一件极其细致
的事。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每一种香料多半分或少半分,都映述着制香者不同的心境。
而引梦香,最初时,是姜濬为她所制。
那日是姜姮生辰。
她的生辰本该大操大办,但因当时纪皇后过世不久,全宫上下尚沉浸在丧事的悲痛中,和两宫明争暗斗的肃杀之气里,便齐齐默认了将此事忽略不提。
就连阿蛮,虽有心为她庆生,但碍于纪太后的管控,也不能与她相见,直到那盆由他亲自养育的牡丹枯萎了,姜姮才知道,阿蛮为她准备过,一份如此用心的生辰贺礼。
除了姜濬。
那时,她已被皇帝以为母守孝的名头接回了未央宫崇德殿,由皇帝亲自教养。
姜濬仍留在长乐宫。
这是二人是自学步以来,第一次分离。
姜姮不甘不愿,但也清楚,自己若继续留在纪太后身边,是很危险的。
谁也不知道,皇帝和纪太后会在何时撕破脸皮,也不知道,他们的争斗是停留在口诛笔伐上,还是会扩张到动兵遣将中。
但人人都清楚,姜姮和姜钺都处在风口浪尖上。
所以当姜姮看见,穿着小太监服饰的姜濬出现在崇德殿中时,她内心怕多于喜。
怕他,就如宫人闲言碎语中所说的一般,被皇帝随便找个由头杀了,一劳永逸。
喜着,是能看见他,仿佛自己就不是孤零零一个人了。
而姜濬正是为她而来。
他记得,那日是姜姮的生辰,那年自纪皇后离世后,她便常常在夜痛哭,是思念不止。
只死者不可再生。
姜濬也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安慰。
一日他翻阅古籍,见书中记载,百年前的武王在痛失心爱的美人后,就有蓬莱的仙者为其献上此香,是为招魂。
武王焚香后,果然在梦中见到了佳人的笑容,龙颜大悦,便赐此香名为引梦。
或许,书中所记,只是弄虚作假。
但姜濬还是尽力一试,
于是,姜姮收到了引梦香。
这是她八岁那年生辰,收到的唯一贺礼。
引梦香,确有安神之效。
姜姮收到这份贺礼的头几月,的的确确在梦中见过阿娘的音容笑貌。
后来,等姜濬离开长安城后,梦中这抹似是而非的影子,就变成了他。
只是这些年,许是她用了太多次,渐渐成了瘾,引梦香的功效也逐渐弱了。
如今她的梦,在大多时候,都是一片黑暗,再也无人愿意入她的梦来。
久而久之,姜姮宁愿清醒。
若是累了,乏了,便捏着鼻子,将一碗苦药灌入口中,再昏昏沉沉地睡了半日。
引梦香依旧点着,却依旧不管用,只不过是一些珍贵香料,姜姮奢靡成性,便默认宫人继续点着此香,整日整日的烧着,熏成了这长生殿内独有的标识。
只如今想来,这引梦香无用,该不是她的问题。
是香料本身出了差错。
姜姮照着方子,取了半两的白芷,又量了一两的牡丹皮,虽说是手忙脚乱,但心中是很淡定自若的。
这群宫人未见过姜濬,也不懂他,自然调不出和他一样的香。
而找遍全宫上下,能与他心意相通的,也只有自己了。
姜姮亲自制完了香,很是满意。
恰好此时,连珠已经悄无声息地步入了殿内。
姜姮招呼着她,眉梢眼角都有着天真的笑意:“连珠你瞧,如此一来,引梦香便同往常一样了。”
“还是得本宫亲自来做,才是好。”
姜姮说着,便起了身,认真挑选着香炉,打算亲自点香。
连珠一怔,缓缓露出一个并不真切的笑来。
她的声音很是轻柔:“殿下,那小太监,已经送出宫去了。”
姜姮愣了片刻,后知后觉,连珠口中的小太监是何方神圣:“噢。”
她只应了一声,依旧认真挑选,看着这琳琅满目的香炉,姜姮眉头并未舒展,像是还未挑选到那个称心如意的。
连珠安静垂首。
片刻后,姜姮捧起那个双耳红玉香炉,轻飘飘地道:“还是处理了吧。”
“只有死人不会说话,连珠,他活着,我不安心呢。”
连珠心中叹息,却是早已预料到。
那小太监是太医署伺候的。
正是通过他,长生殿才能在纪太后的药中动手脚。
其实,动的手脚也不多的……
这小太监也远远算不上长生殿的人。
“连珠,快帮我取了那个匣子来。”姜姮嘱咐。
连珠照做,又道:“殿下,您该换身衣服,再去长乐宫一趟的,陛下已经前去了。”
“不急。”姜姮道。
连珠看着她,还是说出了心里话,“殿下此举,还是操之过急了。”
那苦药和衣食一日一日的往长乐宫送着,纪太后的“病逝”是早已注定。
而前不久,皇帝封青阳侯的举动,正是说明,这位老人是活不到下一个春日的。
姜姮的动作并不熟练,她早就忘了如何点香了,所以需要照着画册,照本宣科地才能不出差错。
她很仔细地填着香粉,等完成了这一步骤,才微微抬头,感慨般说道:“长痛不如短痛,与其看着自己一日一日地死去,倒不如一命呜呼来得痛快。”
“也算是,报答了老娘娘对我七年的养育之恩。”
至于为何不肯等。
自然是因为姜濬。
姜姮在连珠面前,向来坦诚。
有些话,不用说得太明白,她便能心领神会。
那小太监既然不能活,就要趁早死。
连珠很干脆地舍了那一点善心,帮着姜姮点燃了香料后,便利索出宫,处理那小太监的后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