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为聘: 17、出降筵逢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山河为聘》 17、出降筵逢(第1/3页)

    戊寅月,癸酉日,是南萧二公主萧乐菱出降的日子。她已满双十年华,按南萧婚俗,早过了适嫁之龄,迟未成婚的缘由不是雍和帝对其疼爱不舍,相反,是因为帝不喜此女,才对她的婚嫁之事毫不上心。

    萧乐菱母妃原是一介内廷女官,偶得机缘,一夜承恩怀上龙嗣,被封为英贵人,此后本该是安享荣华,却不料在诞下萧乐菱不久被另一妃嫔揭发其与禁卫私通,雍和帝盛怒,将英贵人与禁卫双双杖毙。

    后又怀疑萧乐菱是血统不正的秽乱之物,抱着襁褓中的幼儿便欲摔毙,最后是彼时为贵妃的宋皇后带着一众后妃劝诫求情,才留得萧乐菱一命。

    事后虽得太医查验,萧乐菱确为帝女,但雍和帝仍百般嫌恶,纵容宫人对其苛待欺辱,直到宋皇后请旨将她抱到膝下抚养,萧乐菱才算得到了公主应有的待遇。

    宋皇后怜她出身,对她格外宽待厚爱。早在萧乐菱及笄年,便多次婉转提醒雍和帝二公主婚龄已至,该在王卿世家公子中为其择选驸马了,雍和帝每每以其母性淫,女肖母,必不守节,毁皇室名驳回皇后提议。

    这一拖便拖到了萧乐菱双十年华,直到月前大寒宫宴上才赐下两桩皇婚,其一是二公主萧乐菱指配户部通贸司通贸使二子蔺浚,二是三公主萧乐昭指配淮远伯府少君沈兰时。

    这两桩皇亲其实都不合宜,前者萧乐菱要嫁往的公家仅五品门第,庶子蔺浚其人声名浪荡,是京中有名的纨绔,将皇室公主下嫁这等人,委实屈身,也委实不符礼制。

    而后者的不合宜则不合在以萧乐昭在雍和帝心中的份量,雍和帝应当会为其择选门第更耀的世家大族才对,淮远伯府虽祖上有过辉煌,眼下却不过是毫无实权的一介勋爵,而在皇城根下,最不缺的就是勋贵之家。

    然帝心难测,圣意难违,无论旁人揣着何等心思,这两桩婚事皆木已成舟。

    今日便是萧乐菱的出降日,帝女大婚,流程繁琐,前后仪式不下双十,二驸马已完成受醮戒仪于宫门等候。

    萧乐菱于奉先殿拜辞祖先后来到偏殿行告礼,皇后皇帝身着常服端坐上首,下列是各皇室宗亲以及众多礼官。

    萧乐菱于帝后面前行四拜礼:“儿臣今之出降,日后不能事于亲前,愿父皇母后长乐永康,福寿无疆。”

    宋皇后蔼然抬手:“起来罢。”

    女官扶起萧乐菱引到帝后身前聆听训诫。

    雍和帝敛着的眸子徐徐睁开,似盯着萧乐菱,又似看向别处:“尔今之出嫁为人妇,虽为皇女,仍应孝恭遵妇道,望尔以母为戒,贞淑守节,莫辱皇室颜面。”

    殿内分明寂然无声,萧乐菱却仿佛听见了许多唏嘘窃笑声,这些声音自幼伴随耳侧,无尽无休,化作日日夜夜缠绕她的梦魇。

    隐在宽袖下的手紧紧攥着,掌心皮肉愈疼,面上越是恭敬有加,她跪地行礼,叩谢皇帝:“儿臣谨遵父皇训诫。”

    女官扶起萧乐菱,一一和其余皇室宗亲行告礼。最后萧乐昭来到萧乐昭面前,萧乐昭一如幼时那般,亲切地拉过她的手,唤她二姐姐:“真舍不得二姐姐嫁人。”

    萧乐菱微笑:“男婚女嫁,人之大伦。姐姐总不能一直陪在你身边,不日你也将出降成婚,日后姐姐常去公主府看你便是,届时三妹妹可莫要嫌姐姐烦人。”

    萧乐昭摇了摇萧乐菱的手:“怎会。”

    “二殿下,吉时快到了。”礼官出声提醒。

    萧乐昭不舍地松开萧乐菱的手,眼中泛着水光。

    萧乐菱退出偏殿,在礼乐声中乘上轿舆,前有仪仗开队,后有王室宗亲相送,一路向着宫门去了。

    ......

    夜至,二驸马府内,举行着尚公主的九盏筵席,男宾女宾分厅不同席,皇胄宗亲则单独坐在内堂。

    户部通贸司主商业贸市,通贸使蔺崇平日与渠京豪商,异国巨贾多有往来,今日二子尚公主,宾客中不乏商贾人士来贺。

    南萧虽不抑商,但仍视商人为末流,筵席上不能登堂,只能于外厅落座,蔺崇不敢慢待,亲自在外厅接迎。

    “蔺大人,恭喜恭喜,蔺府日后可谓是皇亲了,当是扶摇直上,我等小民谋生全仰赖蔺大人,往后也还需大人多加关照才是。”槐月举杯,谈笑间,风韵柔媚,引来不少注目。

    蔺崇满面春风:“哪里哪里,犬子德薄,今能尚公主,是陛下施予天恩,为人臣者,哪能整日想着加官进爵,应当竭心为君父分忧才对。”

    一桌女宾脆声笑起来。

    “诸位吃好喝好,若有招待不周之处,尽管指出。”待蔺崇离开,槐月端着酒杯走到临近一桌,对平日多有交际往来的商人女眷一一招呼寒暄。

    几杯酒水下肚,她的面色愈发艳丽,踩着碎步到不起眼的一角,凑近那将全部注意力放在桌上各色菜肴,对周遭应酬交际一概不理的女子耳边:“你既来了,便该由你去应付这老匹夫,在这闷不做声只顾吃菜作甚?”

    姜清珩今日是以一名普通行商的身份赴宴的,阿穆洛桑的名头虽名扬天下,但少有人见过其真容。她放下筷子,以手巾揩拭嘴角:“我自是有更要紧的事要做。”

    槐月知她来此目的,便只哼了一声。

    姜清珩端茶清口,问:“京中近来可有何异样?”

    槐月望了望四周,厅间一片觥筹交错,面酣耳热,无人注意到她们,她低声说:“近日有一传闻,与晋王有关。”

    姜清珩:“什么传闻?”

    “说京郊有位玄褂半仙,有着预卜神通,能为人改命。我查了查,传的这位半仙颇似晋王旧仇,曾经的王府幕宾黄言,近来晋王派了不少人在城里城外暗寻此人。”

    姜清珩听罢没说什么,目光远眺至一处,突然开口问:“那人便是淮远伯府少君吗?”

    槐月随她的目光看去,定定看了一瞬点头:“是他。不过他不是抱病不出吗?怎倒也来赴宴了。噢对,他与二公主毕竟也算年少好友,今后又添亲缘,合该来的。”

    姜清珩:“我看未必是友人这么简单。”

    槐月挑眉,再度将目光投向那边的清瘦青年,只见对方自斟自酌,心事重重,不时侧目朝远端眺去。

    槐月朝他眺望的方向看,是那府邸后堂,眼下驸马府的主家下人尽在前院待客忙碌,后堂除了婚房中的新妇萧乐菱怕是没有旁人了。

    槐月瞬间思悟三人关系:“原来......所以他病倒是真病,不过不是身病,而是心病。”

    “嘘。”姜清珩举起酒杯,和槐月手中的杯子碰了碰,“久闻槐掌柜风采,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槐月白了她一眼,转身离开。

    此时沈兰时所在的桌席,萧峥信步而来,看着沈兰时手边几已见底的酒壶,笑道:“本王原料子虞病况未愈,该是赴不了宴的,如今看来,身体这是渐好呐,不如去本王那桌共饮如何?”

    沈兰时推辞:“微臣区区一六品小吏,怎敢僭越与皇胄同桌共饮。”

    萧峥:“此非朝堂,何必言臣,再则,不日你便将迎娶本王幼妹,届时便是一家人了,更是不用顾忌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