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 50-6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 50-60(第13/23页)

也就没放在心上。

    巴尔克瞪大了眼睛,金黄的头发简直都要竖起来了:“他的论文在你手里过了吗?”

    “当然!”麦克赶紧举起双手,以示自己的无辜,他的语速前所未有地快,“他的论文格式完全没有问题,我周一当天就发送到学术编辑邮箱了。”

    “周一”这个确切的时间刺痛了艾德蒙本就揪紧的心,他开始神经质地捻着手指,额头上不断沁出汗来,顺着脖子流入衣襟。

    “那么!我想问问,在座哪位学术编辑!收到了这份论文?”巴尔克的音调越来越高,饱含压抑不住的怒气。

    事实已经很清楚很明显了,季知行确实曾经向《数学新进展》投稿,却被某个蠢货拒稿了!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他这份论文确实没有足够的学术价值。但是,其他三大数学顶刊都为他的另外三篇论文破例,唯独这一篇论文没有学术价值的可能性有多大?微乎其微!

    爱丽斯好整以暇地欣赏着自己的指甲,凉凉地讥讽:“可真有这样的蠢货啊。”

    “是谁!”巴尔克厉声咆哮,蓬勃的怒气使他看起来简直像头暴怒的狮子,好像只要抓住那个愚蠢的学术编辑,他就会立刻扑过去咬断他的喉咙!

    艾德蒙艰难地吞咽口水,他已经喘不过气来了。不!他不能承认!绝对不能承认!这是严重的工作失误!严重到足以让他丢掉这份体面的工作!

    哪怕艾德蒙装得再若无其事,甚至在散会后立即删掉了自己邮箱里的记录,但巴尔克还是从技术编辑的邮箱查到了这份论文。

    他亲自将这份被拒绝过的论文重新看过,虽然没有时间仔细验算,但论文基本逻辑无误。结合季知行的其他三篇论文,可以初步推断这一篇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看到邮箱里的分配轨迹后,巴尔克冲到艾德蒙的办公室。

    艾德蒙被破门而入的巴尔克吓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刚想说点什么掩饰一下,巴尔克就开始鼓掌了。

    “天才!”巴尔克拍着手绕着艾德蒙走了几步,怒极反笑,“我到今天才知道《数学新进展》藏着这样的天才,对破解NS方程的论文都能不!屑!一!顾!”

    艾德蒙心知再狡辩也没用,他祈求地看着巴尔克:“我能补救!真的!我肯定能补救!”

    他手忙脚乱地打开邮箱回收站,恢复那份论文并点开投稿人资料:“我现在就给季知行打电话,告诉他论文已经过稿!”

    艾德蒙来不及等巴尔克同意就急忙拨出电话,这是他保住工作的最后机会!

    季知行又挂断一个电话,皱眉道:“我的手机号到底被哪家公司卖了?骚扰电话这么多。”

    林朗凑过去看了看:“都是同一个号码,会不会是真有什么事啊?”

    季知行不以为然:“你看,是境外电话,肯定是诈骗。”

    如今国内抓得严,好多诈骗公司都转移到临近几个小国,或者将服务器架设在境外。

    许东阳想到一种可能:“你不是向好几家期刊投稿了吗?会不会是编辑打来的?”

    “编辑一般都是发邮箱,不会直接打电话的。”季知行说着说着就笑了,“而且,我已经和那七家期刊都签好了授权协议,七家编辑也都已经通知我会尽快刊印了。”

    “真的?太好了!”林朗和许东阳都欢呼起来,一是为季知行高兴,二是为零重力公司雀跃。

    一次性在七大世界级期刊过稿,这样的壮举不敢说后无来者,但前无古人是肯定的!况且,论文主题还是千禧年难题NS方程。用膝盖想都知道媒体肯定会争相报道这个新闻!

    季知行也很高兴,比起上一回的不愉快,这次投稿了七家国外期刊都非常顺利。他原本以为最快也得要三周,尤其是《数学年刊》,审稿速度一向是出了名的慢。

    他记得9年前震惊学术界的那篇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弱化形式的论文,从投稿到通过就用了三周的时间,而这已经是《数学年刊》创刊140多年来的最快记录了。

    一般来说,《数学年刊》所发表的稿件,从投稿到收稿平均历时24个月,有的稿件甚至经历了长达5年半的审稿过程。

    所以,哪怕有推荐信,但季知行还是做好了苦等的心理准备。

    可是,没想到他投稿第二天就看到了「Under-Review」,又过了四天就收到了「Accept」信息,总共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而其他期刊也差不多是这个速度,叫他简直是喜出望外。

    烦不胜烦地又挂断了几个骚扰电话,季知行的手机邮箱收到了一封新邮件。

    他打开一看,来自《数学新进展》主编邮箱。

    这……他大概猜到这封邮件的的内容了。点开一看,果不其然,是为某个轻率的学术编辑道歉的,道歉内容包括此前的审稿失误与方才的电话骚扰。

    原来刚才的电话真的是编辑打来的啊,季知行往下划,还看到了一份等他签名的授权协议书。

    即使主编的道歉看起来真的非常诚恳,并表示已经开除了那个愚蠢的学术编辑,但季知行还是写了一封邮件回拒主编。

    他已经将这份稿件转投《华夏科学》,不可能也不愿意再授权给《数学新进展》了。

    作者有话说:

    第57章

    拒绝《数学新进展》的邮件发送出去后, 季知行想到投给《华夏科学》的那份论文。

    什么时候才能收到编辑的回复呢?既然那七篇分论文都受到了各个期刊的肯定,那么他推导NS方程的思路绝对是没有错的。

    不过,那份论文是集大成者, 内容又多跳跃性又大,《华夏科学》的编辑多花点时间也是应该的。

    《华夏科学》编辑部。

    主编江秉德与外审专家池岸松正对着桌上的论文踌躇未决。

    “你觉得……”沉默了许久的江秉德缓缓开口,“这是一个好机会吗?”

    池岸松摩挲着论文标题:“对《华夏科学》来说,是!对这个年轻人来说, 不是!”

    《华夏科学》确实是国内科学方面的顶尖期刊, 陈景润、华罗庚等著名数学家都曾在这个期刊上发表过论文。

    但是,客观来说, 确实是比不上国外的那些顶刊。

    随着国力的提升, 华夏一直致力于在各个领域提升自己的话语权,也收获了很多成果。

    但在学术界,华夏科研人员仍然还只能在别人的框架里扑腾。

    哪怕近年来, 华夏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科研人才,但因为各种客观因素,大家都还是选择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翻译作英文,奉送给《Science》等国际权威期刊。

    很多国家就这么以期刊为武器, 轻轻松松地获取了各个国家堪称机密的科研成果。

    所以, 建立具有影响力的期刊体系对于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

    但是, 受限于语言, 受限于各种客观因素,这在国内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而眼前就有这么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