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 50-6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 50-60(第14/23页)

堪称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可以说, 一旦这篇论文的内涵得到学术界的认可,那么全世界的所有数学家、物理学家在研究涉及NS方程的课题并撰写论文时, 都必须跨越语言障碍来引用这篇论文。

    深层与深远的影响, 还有待时间来验证。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 《华夏科学》的影响因子绝对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飙升。华夏学术代表性期刊借此机会能够一跃而上,真正站上世界舞台。

    但是,但是……

    这篇历史性的研究成果不论向哪家国际期刊投稿,毫无疑问,都能得到最高等级的重视。相对而言,《华夏科学》对这个年轻的数学天才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到底应该以人为本,还是着眼于整个期刊体系?

    江秉德与池岸松深怀对年轻学者的爱惜,久久不能下定决心。

    “打个电话吧?打个电话问问。”池岸松说道,“我们听听季知行自己的想法。”

    江秉德沉沉地点头,然后按照投稿人资料上填写的号码拨出电话。

    季知行看着手机显示的陌生号码,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接起了。

    许东阳正在一旁写策划书,听到季知行的声音突然变得郑重无比,他好奇地转头看去。

    “是的,我明白。”季知行没想到《华夏科学》的主编会为一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考虑到这个地步,一时深受感动。

    “当然,我愿意!”他当然愿意为提升华夏的学术话语权略尽绵薄之力。

    有感于江主编的爱护,季知行将自己撰写论文到被拒稿,再到拆分内容广发论文的过程一一道来。

    电话那头的江秉德终于放下最后的顾虑,世间安得两全法?这就是了!

    “好的,谢谢您!”季知行挂了电话,松了口气又笑了起来。

    “过稿了?”许东阳问道,他知道相对于其他七家国外期刊来说,季知行最看重的其实是投给《华夏科学》的那篇。

    “对!”季知行重重地点头。

    到此为止,投稿的八篇论文都已经过稿了,他便去实验楼向阎教授报告这个好消息。

    季知行和阎教授在实验室外说话的时候,实验室里的研究生们一边做实验一边窃窃私语。

    “零重力座椅的实验已经成功了吧?季……是不是要回来了?”

    在阎教授的实验室,除了赵毅、孙珥以外,其他人对季知行一直存在称呼尴尬。

    若按先来后到,他们就该叫季知行一声师兄,可季知行其实还不算阎教授的正式学生。

    若等他以后正式拜入阎教授门下,按年级与年纪,他们就该叫季知行一声师弟。可别的不说,光是冲着几个月前那一篇《Sciense》论文,他们就张不开这口。

    若直接叫「知行」吧,可大家毕竟连话都没说过,这么叫好像有点太亲近。若连名带姓地叫,又有点太生硬,他们之间又不是全然没有任何关系的陌生人。

    总而言之,阎教授实验室的人在提到季知行时,总会在称呼上卡壳。

    赵毅和孙珥手上的实验不能停,等他们做好了,季知行刚好也离开了。

    比起其他人,他们与阎教授相处的时间更长,更敢说话。见一向严肃的阎教授此刻都面露喜色,不由得心生好奇。

    “老师,是有什么好消息吗?”赵毅问道。

    “知行要回来实验室了吗?”孙珥问道。

    阎安瑾说起这事忍不住又笑了一下:“不,是他的论文过稿了。”

    “论文?”赵毅想起前段时间的事,“太好了,早听说他之前闭关了一个月写论文,总算过稿了。”

    他隐约听说之前被退稿过一次,幸好,那一个月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孙珥问道:“上了哪家期刊呢?”

    看阎教授的脸色也知道肯定是世界级顶刊,就是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家。当初他们四个一起上了《Science》和《Nature》,阎教授也未见得有这么高兴。

    其他人要么好奇地看过来,要么竖起耳朵细听。

    “《华夏科学》!”阎安瑾郑重地说道。

    “啊……真厉害。”孙珥言不由衷地夸赞了一句。

    虽然《华夏科学》确实是国内一区顶刊,但因为语言限制,并没有被SCI收录。所以季知行在上面发表的文章并不能称之为SCI论文。

    本来,对于一个大三的本科生来说,能在国内顶刊发稿也算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了。但季知行第一篇论文就发在国际顶刊《Science》上,相形之下,这次发表的期刊就显得有点令人失望。

    阎安瑾将所有学生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越发感受到建设国内学术期刊的重要性。

    他接着说道:“另外,还有《Science》《Nature》《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Physics Reports》《Annals of Mathematics》《Acta Mathematic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阎安瑾一口气把七家期刊的官名名称说完。

    听到《Science》时,大家都瞪大了眼;听到《Nature》,大家都张大了嘴;接着听到好几家顶刊名字,大家就回过神来了——难得阎教授还有开玩笑的时候啊,谁家论文跟大白菜似的。

    阎安瑾一看大家的脸色就知道都误会了,他解释道:“不是开玩笑,季知行确实是一口气发了八篇论文。”

    ——

    所有人都愕然失色,八篇!

    就是在三区四区的水刊,一口气发八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更何况,如果阎教授真的没有开玩笑的话,那季知行这八篇论文全都发表在国内外一区期刊上!而且还是科学综合类、物理类、数学类领域内的顶刊!

    恐怖如斯!!

    “老师!”有学生忍不住开口再一次确认,“季师兄真的在您刚才说的那几家期刊都发了文章吗?”

    什么称呼尴尬,不存在的!若是季知行真的能一口气在那七家顶刊都发文章,哪怕他比他们小八百岁,那也是妥妥的师兄!

    “老师!那几家期刊就是大家认知中的那些顶刊吗?”

    会不会是同名的新期刊?

    “老师!能问一下季师兄的论文选题吗?”

    论文能不能过稿跟选题有很大的关系,打听一下什么选题那么好过稿,他们也可以蹭蹭热度啊。

    ……

    阎安瑾等大家把想问的都问出口了,这才统一回答:“确实就是大家认知中的那几家期刊,选题都是NS方程。”

    得到了阎教授的确认,大家纷纷又惊诧了一番。碍于阎教授的威严,不敢「靠」不敢「艹」,「天啊」之类的感叹词完全无法畅抒心中的惊骇,大家憋得难受得慌。

    本来跃跃欲试想要蹭热度的学生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