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 60-70(第20/23页)



    看见弹幕,主播也不禁感慨一段奇妙缘分:

    【那这位家人可就要好好听一听了。】

    以往介绍人物时,夏语冰大多按照时间顺序往下,依次展开。

    偏偏在这一期,主播一开口,就让观众们听出了大结局的味道:

    【卫铄的一生,可以总结为八个大字。】

    【三重身份,三面人生。】

    主播说得毫不含糊,却听得人一愣一愣:“婉儿,你这回放没问题吧?”

    太平不过顺口一问,转头还是认真往下看:

    【第一个身份——老师。】

    【卫铄曾经设帐授书。】

    【想想也知道,这个“书”,不会是书本的“书”,而是书法的“书”。】

    【别说是女性给人上书法课了,古往今来,女性能堂而皇之授课的又有几个?】

    【她的做法,在当时有没有受到非议不好说。】

    主播高深莫测:【但在后世倒是收到了不少好评。】

    原因也很简单嘛——

    【谁叫卫铄教出来一个好弟子呢!】

    从古至今,师徒关系总是很微妙的。

    主播认真掰扯:

    【如果弟子太优秀,就要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可如果弟子不成器呢?】

    她贴心附上表情包:

    【“日后你惹出祸来,不要把为师说出来就行了!”】

    第69章

    不知怎么,夏语冰话音一落,太平公主脑海里倒是应声浮现出了几位夫子的身影。

    碍于天家威严,对于自己时而懒散的作风,他们并不好过分直接地提出批评。

    但如果可以选择,恐怕都得借这表情包上的话来用一用吧?

    太平难得心虚了片刻,又听主播话锋一转:

    【不过,卫铄和她的学生倒是不属于以上两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

    夏语冰双手一摊:

    【拜托,那可是王羲之耶!】

    这个名字一冒出来,别的不说,第二种情况压根儿就站不住脚。

    百代书圣王羲之,难道还能是主播口中“不成器的弟子”吗?那必不能够。

    【至于第一种情况:弟子太过成器迫使老师藏私,似乎也站不住脚。】

    【因为卫铄的成就可不仅仅是培养出了王羲之这样一位书法大家。】

    夏语冰条分缕析:

    【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收徒和教学仅仅是她书法成就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而已。】

    总而言之一句话:

    教出王羲之这件事有点重要,但不多。

    【换而言之,卫夫人在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方面都有一定造诣,人家本身又不靠教书吃饭嘛。】

    【这就引出了卫铄的第二个身份——书法家。】

    “这才对嘛!”

    太平一乐,冲婉儿笑了笑:“能教出王右军那样的名家固然值得骄傲,可卫夫人既然是书法大家,怎么瞧也不必依附于弟子的名声传世。”

    公主所说,正是婉儿心中所想。

    她轻轻点头,算作回应。

    “于殿下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

    婉儿力道均匀地研着墨,徐徐开口:“您是二位陛下的掌上明珠,不必做出什么功绩,自然也能青史留名。”

    可依附于母父兄弟、丈夫子女所得来的,哪里比得上凭借自己本事搏来的名声痛快呢?

    她依旧点到即止,没有乘势补上这句。

    至于是贤名还是骂名,是非对错就交由后人评说吧。

    公主殿下三五不时就要找上自己,这样的小动作天后心知肚明,却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此,上官婉儿渐渐有了决断。

    掖庭数年,已经教会她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青睐。

    尤其是在贵人面前,发挥能力之余,更重要的是发挥价值。

    上官婉儿了然,这才是武后将自己带到太平公主身边的用意所在。

    /:.

    殿下看似娇纵烂漫,却生来一副玲珑心肠。

    果然,太平分明听出了婉儿不动声色的暗示,还能压下心底百转千回的念头,只是转过头去,继续临摹手上字帖。

    别的不说,这点变化足以证明练字最能磨人心性。

    上官婉儿微微一笑,低头研墨,又听主播往下:

    【作为一位书法家,卫铄尤其擅长楷书。】

    【特别是那一手簪花小楷,最为人所熟知。】

    说到这里,夏语冰也适时放上了准备好的《近奉帖》样本,作为卫铄楷书的代表作进行展示。

    【松鼠z:经常会听到“簪花小楷”这种说法,原来是出自卫夫人啊!】

    【冰灵:难怪好多小说古装剧都要设定女主写簪花小楷,确实好看!】

    【家人们请看——】

    弹幕讨论暂告一段落,主播将镜头拉近:

    【作为钟繇的学生,卫夫人写个隶书那还是手拿把掐的。】

    【但在她的笔下,我们看到的不是扁方的隶书体,而是清秀婉丽的楷书。】

    “去隶已远,可见楷书在晋时早已存在。”

    太平停了笔,欣赏一番后,笃定分析。

    不过,在李唐皇室的私库里,好东西可不稀奇,她什么阵势没见过?

    别说是拓本,如果真心想要,翻出原本也不是什么难事。

    太平瞧了两眼,很快收回目光,又兴致缺缺地继续练字去了。

    【卫夫人的楷书受到追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夏语冰认真分析:【如家人们所见,笔法秀雅又灵动,可谓是“集美貌与才华于一体”嘛!】

    “可不止如此呢。”

    练字这件事上,上官婉儿是下过苦功夫的。

    即便曾经受过掖庭制约,她也尽己所能,以木代笔、以地为纸,认真揣摩名家字迹中的真意。

    此刻也能接着主播的话往下,说上一二:“卫夫人另有一幅《古名姬帖》,同为楷书之作,却和《近奉帖》又是不一样的风格了。”

    婉儿暂且搁置手头正在忙活的,在书集里翻翻找找,很快抽出一卷。

    在太平好奇的眼光中,缓缓铺开:“殿下请看。”

    两处一对比,太平心里已经有了判断:“《古名姬帖》犹存古韵,肃穆庄重,倒是和《近奉帖》的灵动有所区别。”

    拜托,自己只是写不出好字,那些课到底没有白上好么!

    听她点评得像模像样,婉儿频频颔首。

    这或许就是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