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70-80(第25/41页)

的。小翠娘又跟着去过油田,村里人就信了。之后黄媒婆带着几个工人来过两三次,大家才渐渐找黄媒婆说亲了。我去公社开会的时候特意打听过,黄媒婆不止在俺们靠山屯说亲,另外山坳子那边也说过几门,我没发现啥问题,就没再管了。”

    蓝青山赶紧问:“黄媒婆有说成的人家?你见了?”

    大队长摇头:“我没见,不过大家都说见到那女人和婆婆一起买菜,应该是好好嫁过去了,我这才没管的。四年前黄媒婆搬走了,我们就更没见过了。”

    第77章 过大年办大案

    听说嫌疑人已经搬走,蓝青山五官都皱在了一起。人贩子案本来就难查,更别说这种四年前的旧案了,说得不吉利点,被卖的女性还在不在都不确定。就算在,天南海北的,去哪儿找人?

    众人录完口供,已经是下午四点了,中间沈所还去食堂打了一份饭,招待大家边吃边录口供。等把人都送走,沈明光和蓝青山召集两组人开会,神情前所未有的严肃。

    “大家也都看到了,这不是个小案子。”蓝青山叹口气,“事关六名甚至更多妇女被拐卖,大家一定要重视。下面我分配下任务,五组去这六个地址再走访一遍,将最近三年内该地址的所有住户都查清,看看那些‘女婿’是真的搬走了,还是根本就没有住过这些地方。”

    “六组,负责去枣花公社和山坳子大队,重点调查黄媒婆的社会关系,以及她曾经撮合过的所有亲事。还有,山坳子大队有多少人家通过黄媒婆说亲,这个也要排查清楚。这个案子黄媒婆是重点,周知行,你们组人手多,排查任务重,一定要细心走访。”

    他拍拍手,鼓励道:“能经办人口拐卖大案,对大家以后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大家一定要加油。好了,各组安排好详细分工,明天星期天,很多同志大年初一都没回老家,明天就不让大家加班了。但后天大家可得加把劲儿,下班前咱们开个碰头会,讨论下各自调查的结果,散会!”

    能这么干脆利落地周日休息,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是个旧案,人贩子都搬走了,被拐妇女也早不知去向了。早一天晚一天的,影响不大。要是人贩子还在,就算是凌晨一两点,他们都得熬夜去抓人的。

    姜楠没想到,这年头,还有利用嫁人拐卖妇女的,这么拙劣的骗局,大家竟然这么轻易就信了,甚至连女婿家都不去一次,就敢嫁闺女。她心里怪不是滋味儿的,第一次下班了还没精神,拖拖拉拉走在后面。要知道,以前下班,姜楠可都是抢在前两个走人的。

    出了派出所,周知行翘起嘴角,扬声道:“不是想买条绒布料?走着。”

    上次姜楠问过邹立,纺织厂的条绒布料已经在年前清空,她想给姜桐凑足至少六尺布料做外套的愿望落空了。此时听到周知行有办法,姜楠来了点儿精神,问:“你有办法淘换到条绒?去哪儿?”

    周知行无奈:“去年淘换的确良的兰奶奶,你忘了?她是供销社主任的表姨,纺织厂没办法,供销社可是从全国各地拿货的,不至于缺布料。走,去看看再说。”

    姜楠笑起来,两人并排骑向玻璃钢小区。

    期间路过下班回家的白顺、王六等人时,白顺和王六对视一眼,忙低头赶路。赌坊案后,参与赌博的修井队队员都被降了级,每月工资少了十几块,还禁止去大队值班。不过没蹲笆篱子,也没被开除,两人已经谢天谢地了。此时见到两位警察,心里还有些发怵,怕再被拉去问话,那才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还没过元宵节,两人见了兰奶奶热情地拜年,进屋才敢说吉祥话。如今春节革命化,可不兴说什么‘恭喜发财’,一律是愿对方‘在新的征程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只是老人家嘛,还是更愿意听‘开门见喜’,‘长命百岁’这种吉祥话的。

    这不,一番祝福下来,兰奶奶笑出了一脸褶子,听说姜楠想要条绒布料时,笑容更加灿烂:“有,奶奶这里啥都有。”

    说着,在地上的袋子里扒拉,找出一个小些的麻袋,掏出卷儿咖啡色的条绒布料,笑着说:“这是省城布料厂的货,也是有瑕疵的,不过不影响做衣服。这一卷儿是十尺,你要是能全要了,我就给你便宜一点儿”

    姜楠眼睛都亮了,这可是咖啡色的!重生这么多年,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颜色的条绒布呢。她狠狠点头:“要,我全要,兰奶奶,您给我便宜点儿呗。”

    一番讨价还价,姜楠花了三十五块钱,买了一卷十尺咖啡色条绒布。这可快赶上供销社好布料的价格了,不过兰奶奶这里不要布票,而且布料颜色难得,姜楠讲了好久,才讲到三十五块。

    她记得杜荷花在大集上交易的那块条绒布,是棕黄色的,她可得好好设计一下,最好做个拼接设计。一共十三尺,应该能做两件衣服,给姜桐一件外,另一件正好给陈金花做生日礼物。

    陈金花是正月二十的生日,应该还来得及。

    姜楠心里乐开了花,顿时觉得拐卖妇女案也没那么难了,她一定能破案,给人贩子以致命一击!她才不做无谓的忧伤呢。

    下班有了新消遣,第二日,姜楠又以十分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了回西河岸拜年的事业中。

    因着年前送了礼,年后四人就没带太多东西,一人一包一斤的糕点,给小姜河和姜松甜甜嘴儿。对,周知行又又又跟着一块儿去了,连曹老太都忍不住吐槽,男生外向。

    因着大年初三那天下了大雪,一路上四人骑车很是费了一番功夫,到姜家院子时甚至出了一身汗。大伯娘尹文娟煮了姜汤给四人喝,这才缓过来。

    姜楠虽然有了工作又定了亲,但毕竟没结婚,过年可以不用给红包的,但家里就小姜河一个小辈儿,姜楠十分给面子的给小家伙包了个大红包,里面装了整整一块钱呢。她蹲下身,晃着红包,诱惑小家伙:“小姜河,知道这是什么吗?”

    小家伙一身红衣服,戴着虎头帽,脚踩虎头鞋,胖乎乎的十分可爱,见到红包乐得直蹦:“红包包,过年包包。”

    一看就是过年没少收到红包。

    姜楠坏心眼儿地将红包举高,笑着说:“想要红包要说什么?”

    周知行有样学样,也掏出一个红包,笑眯眯地冲着小家伙晃悠,跟诱惑小红帽的大灰狼似的。

    小姜河显然训练有素,拱着小胖手,嘎嘣脆地来了一句:“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惊得姜楠差点儿以为小姜河被穿了,还是新二嫂罗桃女士笑着解释:“这是看唐夕唐知青这么给奶奶拜年,学会了。”

    姜楠疑惑:“唐夕什么时候和奶奶关系这么好了?还来家里拜年了?”

    马红花翻个白眼儿:“村里哪家她没拜年?心眼儿多得很,你们以后少接触这些知青,特别是唐夕,邪性得很,就不是安心扎根农村的。那个田家光,把裘家那盼儿忽悠得找不着北,我看这唐夕也差不离,忽悠得牛棚里那个任小子死心塌地的。”

    姜楠心内疑惑,问系统:“唐夕和任凭阑的恋情是公开的?”

    【不是,两人是偷摸来往的,不过村里没秘密,大家都知道罢了。】

    好吧,农村就是一个大的筒子楼,姜楠不再逗小姜河,给了红包后,去屋里和奶奶杜荷花聊天。

    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