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兄长掌心被迫娇宠: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在兄长掌心被迫娇宠》 40-50(第12/17页)

一打开,收拾得井井有条。

    没有陌生人时,两人动作比在府里放松许多。

    小镇得晨光透过雕花窗户洒在地上,远处隐约传来码头的水声和卖早点的吆喝声。

    她起身走到院门口,只见街口有挑着担子的汉子正往渡口去,小贩扛着糖葫芦沿街叫卖。

    巷口传来孩童打闹的声音,邻家妇女提着篮子去外头买菜,老人坐在屋檐下纳鞋底,猫在腿边打盹。

    江南小镇,烟火气重,热闹非凡,河面有小船悠悠,晌午时有卖花姑娘提着一篮栀子在巷子口走过,香气远远送进小院。

    午后,王婶很快就带着人来帮忙打扫院子。

    巷子里住着的邻居见来了生面孔,三三两两地在墙外张望,不时有小孩子探头看热闹,被自家大人拉进屋里,又忍不住偷偷跑出来。

    王婶与邻家几个妇人熟络,嘴里夸着“新来的小娘子模样真清秀,福气得很”,一边挥着扫帚利落打扫。

    屋子不大,打理妥当后倒也十分温馨。

    春桃、夏枝把带来得衣裳晾在院子一角,又将箱笼放进后屋。

    她们虽然不能言语了,可动作依旧利落,很快就把被褥、帘帐都打理好了。

    谢昭换下脏了的衣裙,穿了身素净的家常布衣,然后坐在院子里,看着阳光透过树影,在地上画出的影子。

    邻家小孩好奇扒着墙头,朝她咧嘴笑。

    谢昭含笑点头,小孩子见她温柔,不怕生,胆子大了些,还把手里的糖人递过来,想给她看看。

    王婶临走前语重心长道:“姑娘住下后便是我们镇里人了,有什么难处尽管说,左右我们镇上邻里都和气,谁也不欺生。”

    谢昭谢过后,她就带着人离去了,临走前还不忘嘱咐她晚上注意防蚊,把门闩关紧些。

    安顿下来后,已近傍晚。

    谢昭想起还要采些生活杂物,便取了些碎银子,带着春桃、夏枝出门。

    院门一开,外头便是青石板小路,巷子转角有一家卖米的粮铺,掌柜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见谢昭面生,和气地打招呼:“小娘子新搬来的罢?要买点什么?”

    谢昭点头,将米面,豆子,油盐一样样道出来,伙计麻利地称了分量,又热情介绍:“咱们镇上头的菜市在东边,沿河走过去,早晨最热闹,新鲜蔬菜、豆腐、肉食样样都有。买柴火去西边巷口,那边有家杂货铺,东西全。”

    “多谢。”谢昭说完,取了包袱三人各自背了些,继续沿河而行。

    沿途河水清浅,小桥下不时有船游过,石栏上爬满青苔。

    豆腐摊子热气腾腾,摊主一边叫卖一边切豆腐干。

    谢昭买了些豆腐,几捆青菜,又在杂货铺买了新的木盆,扫帚,和灯油。春桃在一旁用手比划,提醒谢昭别忘了买上几根蜡烛。

    路过码头时,水面上飘着几只小木船,船夫们正摇橹送货。岸边妇女洗衣拍打着衣裳,孩子们在浅水里捉小鱼。

    回到家时已近黄昏。

    春桃、夏枝把买来的东西收拾好,谢昭动手和她们一起择菜。

    青菜被切得细细的,锅里的米汤开始咕嘟咕嘟沸腾。三人一小锅饭,锅里添了几块豆腐和一把小青豆,屋里慢慢溢满饭香。

    饭后,几人洗了碗筷,又把新买的被单晾在院里。

    春桃收拾厨房,夏枝在院门口洒水。

    远处箱子里有孩子们跑过,邻家妇人见了她们亦热心过来帮手。

    屋顶渐渐染上金色,天边飞过一排白鹭。

    夜幕降临,镇子渐渐安静下来。

    谢昭坐在窗下,看着油灯下跳跃的微光,

    忽然觉得心底一块石头悄然落下。

    ——

    马车一路南行,穿过了几条青石巷,才在一处高墙深院前停下。院门半掩,掩下悬着的一块古色的木匾,清远居。

    顾长安上前叩门,不多时便有书童来开,见是谢执,忙引他入内。

    穿过花影婆娑的回廊,廊下竹椅上坐着一位须发花白的儒者,正垂眸翻阅一卷《春秋左传》。

    “恩师。”谢执俯身行礼。

    沈汾舟放下书,眉眼间笑意盈盈:“你这伤才好,就不知歇几日?还是和往常一样,不肯让自己闲下来。”

    谢执淡淡一笑,在对面落座:“学生只是心里挂念恩师,顺道来叙叙。”

    两人寒暄几句,话题渐转。沈汾舟望着他,忽而叹道:“执儿,你年岁也不小了,总在朝事上打转,却迟迟不肯成家。男人一世,立业固然重要,成家亦不可误。”

    谢执静了片刻,眼神淡淡移开,片刻后才回到:“恩师说得对……确实该成家了。”

    沈汾舟闻言,目中露出笑意:“既如此,日后我倒要为你留意合适人家。”

    正说着,院内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一名着淡杏色衣裙的女子提着食盒走来。鬓边斜插着一支碧玉簪,眉眼如雪水初融,春风和煦。

    “阿爷,您上午不时说要少饮茶么?我熬了杏仁粥给您,暖胃的。”

    沈汾舟笑着招手:“来,见见你谢大哥。”

    女子微怔,旋即盈盈福身:“芷菁见过谢大人。”

    沈汾舟摆了摆手,躺回竹椅:“让我这个老人家歇会吧,芷菁你带他去园子里走走,后园那荷花不是开了么,去逛逛,别浪费时间陪我这糟老头子。”

    芷菁应了是,转身引路。

    园中回廊曲折,假山流水,好不惬意。后院临着一池碧水,荷叶层层叠叠,间或露出粉嫩花苞,清风带着荷香,遥遥送来。

    芷菁走在前面,轻轻拨开一枝荷叶,指尖沾了水珠,回头时眼角微弯:“谢大人,您可常赏花?”

    谢执缓缓走近,目光落在那片碧波上:“闲时也看。”

    两人沿着回廊缓缓而行,偶尔谈论几句风景。芷菁细声问他朝中趣事,他淡淡回答,言语中礼数周全,却也不曾真的投入。

    两人走近一株树下,芷菁停下脚步,笑道:“爷爷常说,这园子谢大人少年时也常常来,您还记得么?”

    谢执的目光在那一株老槐树上停了片刻,似乎记起了些年少的事,但很快淡了下去:“记得。”

    阳光透过树影落下,映在他半侧的脸上。那神情看似安然,却有一层隔着人情世故的冷淡,好似无论眼前是谁,景色如何,他都只是礼貌地应对。

    芷菁也察觉到他的疏离,笑容微微敛了一些,但仍端着礼数走完一圈。

    回到书房,沈汾舟见他们神色平和,笑道:“年轻人初见,慢慢相处便是。”

    离开清远居时,天色已偏西。

    谢执登上马车,帘子一垂,外面的喧嚣便被隔了个干净。

    他垂眸静坐,不知为何总觉心神不宁,无端烦闷,纵是静心宁神,转移注意力,亦是无济于事。

    每每夜里都不能安寝,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