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商: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豪商》 100-110(第12/16页)

“那是自然!”明月得意极了,像一只骄傲的翘脚孔雀,“里外都是我家织造,我来卖布嘛,如果还穿别人家的料子像什么话!”

    她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见,我家的货就是最好的!

    卞慈跟着笑起来,“江老板说得对。”

    万麟馆平时不许外人进,但卞慈提前与苏馆长说好了,便可长驱直入。

    万麟馆占地近一百五十亩,坐落于杭州城外的山上,距离西湖不算远,但明月从没来过。

    她从未去过任何一家书院。

    万麟馆很大,里面的每一栋建筑,每一条路,都能看出朝廷、官府不吝本钱的爱护。

    明月贪婪地看着。

    见她感兴趣,卞慈放慢脚步,沿途讲解,“那边是上文课的地方,另一侧是上武课的。”

    “武课?”明月问,“是骑射吗?”

    卞慈点头,“是,有时候也会玩蹴鞠、打马球、相扑。”

    “那些都很费银子吧,”明月喃喃道,“也不用他们自己花钱?”

    “马匹无需自己购买,”两人肩并肩走着,挨得很近,为防肢体接触,卞慈将挨着明月的那条手臂背在身后,“不过日常所需的护具、球杆都要自己掏银子。”

    “那也很好了,”朗朗读书声越过山坡,清晰地落入明月耳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她跟着念了一遍,笑道,“是《中庸》里的句子对不对?”

    “对,”卞慈也笑着点头,眼中满是赞叹,“如果你能来读书,一定不比他们差。”

    “是啊,”明月有些遗憾地喃喃道,“如果我也能读书就好了……”

    卞慈突然为她感到惋惜。

    她真的是个非常聪慧、勇敢的姑娘,如果有更多的机会,成就一定不仅限于此。

    “不过,”明月很快调整过来,笑呵呵道,“现在也还不赖!”

    日常无事时,苏馆长很喜欢待在几棵古樟树环抱下的竹屋内读书,今日也不例外。

    卞慈来过几次,在外守着的小厮认识他,往里传了一声就叫进去,只留苏小郎和二碗在外等候。

    室内陈设非常简单,桌椅板凳,都是竹子做的,并无名贵之物。

    只墙上挂着几副字画,看落款,也是苏馆长自己的墨宝。

    苏馆长是个面泛红光的胖乎的老头儿,满头银丝,精神矍铄,乍一看,颇为热情,先跟卞慈说笑几句,又看明月,“这就是你信中提到的江老板?请坐吧,不必拘束。”

    明月深知,像苏馆长这般身居高位的文人,对待商贾的态度大多如童老爷子一般,纵有例外,也不是自己想见就能见的,今日得见,着实是卞慈的面子。

    她拿出比去京城拜访常夫人更为尊重的姿态行了礼,递上点心匣子,“今日登门,实在打扰了,微薄之物,不成敬意。”

    她说的是开封话。

    点心?不用说,一定是卞慈这小子说的,苏馆长瞥他一眼,再听口音就有些高兴,“你是开封人?”

    看这个身量和模样,确实不像南方姑娘。

    明月笑道:“虽非开封人,但在开封有故交,每年总要去个一两回,久而久之,也就会了。”

    苏馆长哦了一声,果然痛快收下点心,“说起来,我也有几年没回去了。”

    匣子入手一轻,内有甜香,果然是真点心。

    之前有商人走路子求见自己,也说是送点心,结果打开一看,全是黄金熔铸的!

    他回忆般顿了顿,“倒是常常念着东门大街上吴记的灌汤包子了,那可是出了名的老字号,滋味儿极好,不知你去吃过没有?”

    嗯?明月想了下,老老实实摇头,“恕我去得少了,有好店未曾经历亦未可知,不过也是那条街上,我倒吃过黄记灌汤包子,也是极好的老字号,东家极有心胸,为人又厚道。”

    苏馆长的笑容便真诚几分,连连点头,“是了是了,就是他家,瞧我,远离故土,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好了。”

    自进门后就一直低头吃茶的卞慈听到这里,忍不住抬头瞅了他一眼:这老狐狸!

    明月回过味儿来,哈!

    这老爷子真是老奸巨猾,饶是卞慈亲自跟来了,竟也如此警惕,方才是故意套自己的话呢。

    苏馆长多大年纪?见过的各样手段多着呢!

    试图用“同乡”之类的手段套近乎的,能绕万麟馆一圈!

    一番明里暗里的试探过后,苏馆长才算放下戒心,笑呵呵起身去洗手,“无悲在本地同龄的朋友不多,愿意来看我的就更少喽!”

    无悲是卞慈的字。

    卞慈无奈道:“瞧您说的,只怕扰了您的正事。”

    他虽同为科举出身,却很瞧不上半吊子文人们的满口仁义道德、之乎者也,确实来得不多。

    苏馆长兴致勃勃招呼人来分点心。

    明月下意识望向卞慈:“?”

    真吃啊?!

    卞慈含笑点头,朝门口方向抬抬下巴。

    老爷子是个喜欢分享的人,自己觉得好的,也爱拉着旁人一起尝试。

    而且他都这么大年纪了,甜点吃多了不好,跟着一起吃都算帮忙了。

    明月顺着望去,就见几个小厮端着清水和手巾进来,便把心一横,也如卞慈那般撩袖子洗手。

    苏馆长果如卞慈说的那般不拘小节,没等他们擦干手就先尝了一块,“嗯?味儿很好,这是哪一家的?”

    白豆沙莲花酥,不管是样子还是味道,都有些熟悉。

    在哪儿尝过来着?

    明月道:“不瞒您说,是我一个朋友家的厨子做的。”

    朋友?

    对面的卞慈刚叉起一块点心,听了这话心头一动,哪个朋友?

    一听这话,苏馆长便没有继续追问,专心吃点心。

    三人还真就安安静静吃了好一会儿点心。

    吃到后面,苏老爷子才想起来,哦,童家!

    自己刚来那两年曾四处会友,曾去童家拜访过,当时招待的点心就是这个味儿,很不错。

    奈何那位老友为人有些迂腐,他去了两次,发现大家许多政见相左,常有相对之处,便渐渐断了往来。

    他可不认为姓童的会性情大变,屈尊降贵地同一个女商做朋友,倒是端午节龙舟会时,瞧见那老货带着孙子四处走动。

    嘶,那姓童的小子倒是跟这个女娃娃年纪相仿。

    嘿嘿,苏馆长突然在心里乐了下,往卞慈脸上看了眼。

    还行,挺耐看。

    觉察到他视线的卞慈抬头,“?”

    第109章

    三人吃完点心,又喝了一壶清茶解腻,这才开始说正事。

    苏院长对明月道:“你的来意,无悲已事先说明了,不过此事涉及公使钱,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