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皇太女》 70-80(第11/20页)

扑扑的布巾,袖口与裤脚很高,踏着一双破旧草鞋。

    这副打扮,与原本精干敏锐的女镖师不同,完完全全便是个乡野妇人的模样。

    景昭赞道:“扮得真像。”

    朱砂哼一声:“都是拿刀,拿镰刀和拿腰刀没区别。”

    说着,她胡乱扯下头上裹着的布巾,皱眉道:“你们过来干什么。”

    景昭轻描淡写道:“卢氏递帖,邀请我们参加卢老太爷冥诞。”

    紧接着,她仿佛能窥见朱砂心底所想,一口否决:“不能带你进去,卢家知道你的模样。”

    见朱砂面露不悦,裴令之只作未觉,问:“有发现?”

    或许是因为她吃过裴令之送的山参,朱砂总算没对着他发作,说道:“出出进进的人太多,我不可能全跟住。不过有一点奇怪的事,卢氏坞堡天黑之前关闭外门,禁止进出,但前天和昨天半夜,外门各自开了一次,进去两辆车。”

    “马车?”

    “是板车。”朱砂比划道,“拉货的板车,上面装得满满当当,盖着大块麻布,我当时没敢靠近,现在想起来,应该过去看看的。”

    景昭心想你靠过去可能就变成刺猬了。

    朱砂给出的信息太少,偏偏景昭听说过的高门大户阴私又太多,一时半会根本无法判断,只好道:“我问的不是这个。”

    朱砂皱眉,怒道:“我只关心他们夫妻的生死,你问些莫名其妙的事,把我一竿子支到这里来,让我看田地,我才不关心那些没用的东西!”

    景昭敛去笑容,平静道:“当日我说过,不信任我,可以从开始就不参与,而不是中途质疑甚至反悔。”

    朱砂恼怒说道:“因为我不明白你让我干那些没用的事情是为了什么,还是说,你根本就没想查他们的下落!”

    声音略高,幸好天色已晚,乡民们已经回了家,远处那些低矮房屋各自亮起暗淡的光芒,不至于有人听到院内传来争执声。

    穆嫔很是生气,向前走出两步,护到景昭身前,愤怒地瞪着面前这个不知好歹的女人。

    裴令之蹙眉,道:“先不要吵。”

    他注意到,景昭的神色越来越淡,这不是心情很好的表现。

    裴令之言出必践,为了避免产生疑虑与隔阂,不但自己很少外出,也约束积素。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和景昭待在一处。

    相处的时间越长,裴令之便越意识到,他这位同伴手腕与能量同样过人。

    他很有分寸,不主动问,景昭自然也不会和他交代,因此直到现在,裴令之仍然不清楚景昭是如何巧妙利用郡守与别驾之间的不合逼退郡守,直接搅乱临澄局势,但他很清楚,这绝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裴令之自己也不行。

    是以,他出声打断朱砂,不仅是替景昭解围,其实也是在为朱砂着想。

    然而景昭的心思并不放在朱砂身上。

    她短暂地走神,想起皇帝教过她帝王心术,其中一条便是永远不要向臣下解释。

    帝王天生便要高居云端之上,所谓上天之子,凡世神明,即使再平易近人的皇帝,也要与臣僚百姓保持一定程度的距离。

    天子不能离凡人太近。

    太近,便容易被了解、被猜透,失去威严。

    但是现在,这里不是京中,她的身份不是太女。

    景昭忽然有些惭愧。

    她对位置、对人心的把握产生了疏漏。

    当她高居东宫时,她当然可以熟练运用帝王之术,没有人敢于表露不满,所有人都会默认那本就是天子、是皇储的模样。

    但当她行走在山野间时,那种刻意保持的神秘疏远,很可能便会适得其反。

    于是她看向朱砂,平静说道:“愚蠢,你以为你是来找证据、找线索?不,我让你来找的是把柄。”

    朱砂愣住。

    愣住的不止朱砂。

    “证据除了说服我们自己,没有任何用处。族中私刑杀人,判徒刑,可缴金赎罪;若被杀者有错在先,罪减一等。卢妍夫妇私奔在先,卢家即使打杀他们,传出去也是情有可原,律法不能约束。”

    “即使你想以血还血、以命还命,也不可能潜入坞堡杀人,最多白白赔上一条性命。”

    “要想为他们复仇,杀人的罪名没有用,杀人凶手更不可能受到处置。”

    景昭看着院外那片浓郁夜色,微微冷笑,说道:“卢妍夫妇因何而死?卢家那个不能窥视的把柄究竟是什么?查清这个把柄,我就有办法利用现在的局势,把卢家满门送下去陪葬,至于钟家,也不是没有机会。”

    第76章 第七十六章 裴令之缓缓道:“你可以直……

    冥诞前一日, 景昭与裴令之打叠行装,持帖前往卢氏坞堡。

    多出来的一天对他们来说,似乎没能派上应有的用场。

    不出意料的是, 黄花乡的土地看似属于乡民, 实际上在之前的数年里,早已通过各种方式归属卢家所有,乡民们实际上便是卢家的佃户。

    出乎意料的是,乡民们对卢家的评价还算可以。据说这是因为卢家那位老夫人出身贫寒,更能体恤民间疾苦, 每逢灾年, 卢家盘剥不算苛刻,有时还会象征性地减免一些租子。

    幸福需要对比,黄花乡乡民们虽说失去了自家土地, 但和其他家族的佃户相比, 又觉得主家宽厚仁慈,很是感激。

    景昭对此有些诧异。

    斟酌再三,她还是没有答应带朱砂进去。不止如此, 她连穆嫔也留在外面,交给穆嫔一封信,并把苏惠留下保护她。

    景昭不带苏惠,裴令之倒是带上了积素。

    卢氏是本地豪族,经营许久,家大业大。无论是朝廷, 还是裴氏, 都来不及将手伸入这里,要想找到问题所在,多半还是要再去卢家看看。

    老太爷冥诞办的极为盛大, 坞堡前排满车马,大门口站满了接待宾客的管事。

    递上帖子,景昭和苏惠又送上带来的礼物,是一尊在临澄县内博古斋买来的上品玉佛。

    这尊玉佛是穆嫔帮忙准备的,秉持着只买贵的这一原则,穆嫔临时又去兑了些银票,才将这尊羊脂玉佛从博古斋请了出来。

    果不其然,看见这般贵重的上品玉佛,管事的眼睛都瞪大了很多——倒不是说没人送更贵的礼物,而是他们这些迎来送往的管事心里自有一本账,私交越好、关系越近,送的礼物便越贵重,然而没听说丹阳顾氏从前和卢家有紧密联系,送来厚礼当然奇怪。

    不知是不是托这尊玉佛的福,景昭和裴令之又住进了上次那间客院。

    老太爷冥诞在即,客院中当然不会再准备专司侍奉的美姬。或许是来客太多的缘故,侍从也变成了两个小丫鬟——毕竟以卢家的身份,前来做客者不带侍从是很罕见的。

    知道卢家正忙着迎客,这一次景昭和裴令之没有不识趣地求见卢家主及夫人,而是安安静静待在客院里,顺便叫来两个小丫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