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福运大公主: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110-120(第26/33页)



    云岚点点头表示明白,皇帝对德嫔这样毫不犹豫地拒绝,也算是杀鸡儆猴,叫后宫其他嫔妃知道,他不会轻易让佟皇贵妃改变决定,更不会叫人随意质疑她。

    佟皇贵妃得知德嫔居然跑去御书房找皇帝哭诉,幸好皇帝并没有听德嫔的,还拒绝了她。

    身边的大宫女笑着说道:“皇上还是很重视主子的,轻易不会让人动摇主子的地位,德嫔娘娘倒是过去自取其辱了。”

    佟皇贵妃嘴角噙着一抹笑,她平日处理宫务那么累,如今得了皇帝的维护,也就很值得了。

    不过她还是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自己平坦的小腹,什么时候也能跟德嫔那样,一个接一个生呢!

    佟皇贵妃惆怅之后,又问了起来:“四阿哥最近如何?吃住可好?上课能跟上吗?”

    大宫女连忙答道:“主子放心,四阿哥好着呢!每天四阿哥认真上课,吃睡都挺好的。他收到主子让人送的衣物和吃食很是高兴,说以后会更认真读书的。”

    听见这话,佟皇贵妃欣慰地笑了笑。

    四阿哥确实是个好孩子,可惜始终没能记在她的名下。

    尽管如此,佟皇贵妃还是想好好养大四阿哥。

    她私下问过御医了,德嫔这一胎很可能会是小阿哥,佟皇贵妃心里不由一些羡慕。

    正想着,就见一个宫女来禀报,说是成贵人忽然晕过去了。

    佟皇贵妃让人请了御医过去,得知成贵人也有喜了,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皇帝收到消息后倒是很高兴,他只觉得自从云岚进宫后,宫里的孩子是一年比一年多了。

    如今还没出生的孩子又多了一个,皇帝还是挺期待的:“你这又多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了。”

    只是皇帝才高兴了一阵子,就收到了消息,从刑部尚书这边牵扯出了几个人来。

    另外派去当地秘密查看的人还禀报说,那边的蝗灾其实还没有完全消灭。

    这就让皇帝十分生气了,之前当地还说把蝗灾全灭了,以为当年说谎而已,没料到原来一直都没有解决。

    云岚倒是奇怪道:“他们当地一直没解决掉蝗灾,岂不是粮食收成一直不行,要怎么养活当地的百姓?”

    蝗虫这种东西,一旦长出来,那就是源源不绝的,能把粮食作物全部吃光。

    没有粮食,当地总不可能凭空变出来吧?

    要遮掩这件事,显然需要一个新的谎言来遮掩原来的谎言,跟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果然禀报的人说道:“奴才原本想混进流民里头,只是这些流民一个个骨瘦如柴,最后就装成是买人的行商,跟人牙旁敲侧击后,得知当地官府会跟周边地方的人采买粮食。”

    “买的并不多,还都是陈粮,价格并不贵。粮食也不是直接给百姓,而是用借贷的方式。借一成,还五成,利滚利。明年还不上,就后年再还。”

    云岚:这不就是利子钱吗?

    好家伙,以前只听说还三分利的,这都五分了,不是要逼死人吗?

    偏偏这事还真给他们遮掩住了,难不成当地百姓真能忍耐下来,一直利滚利,子子孙孙可能都要还不起啊!

    皇帝也是蹙眉问道:“他们怎么敢?这利子钱,受灾的百姓根本还不起,不也跟打水漂一样吗?”

    探听消息的人低下头继续说道:“回皇上,还不起的人要么卖了孩子,要么就卖了自己当奴仆。成了奴仆后,主家会给一点粮食,够他们刚好吃用。”

    皇帝都气笑了:“什么粮食刚好吃用,不就是让人饿不死吗?他们倒是好心思,让人卖身为奴,不管借了多少,这辈子都得为主家干活,还只能得一点饿不死的粮食。”

    他气得忍不住把那些人全抓了,狠狠打一顿出气。

    皇帝好不容易压下怒火,恢复冷静后问道:“当地官府买粮食的钱从哪里来?难不成还挪用了当地的税款?”

    探子却摇头道:“皇上,官府说是买,其实是跟周边借粮。粮仓每年都有损耗,还有放置多年的陈粮。”

    这么一说,不止皇帝,云岚都听出来了。

    当地官府的胆子比她想象中还大,虽说不敢挪用税收,却是动了粮仓。

    尤其动的还是粮仓所谓的损耗,粮食在仓库里放久了,可能有存放不当,稍微一部分潮湿变质,就会挪出来,还写上折子送过来。

    适当的损耗,皇帝大多不当一回事。

    他还是第一次知道,一个地方周边几个粮仓的损耗全部加起来,竟然能勉强养活当地的百姓。

    /:.

    虽然这些百姓因为饿死的,或者逃荒跑了的,人数少了,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皇帝也没想到,底下人竟然“聪明”到这个地步,合着一个个都当他是傻子来糊弄了?

    云岚生怕皇帝气得背过气去,赶紧让李德全给他泡了一杯金丝皇菊来消消气。

    金丝皇菊是贡品了,晒干后依旧是金黄色的,用热水一泡,花瓣就会在水中散开来,就像是在重新盛放一样。

    漂亮的金菊,菊花水又带着一丝花香和花的淡淡甜味,让皇帝总算是慢慢平静下来。

    皇帝没料到此事居然牵扯得越来越多,还越挖越有。

    光是当地的蝗灾还没完全解决已经叫人头疼了,甚至可能会渐渐蔓延波及到周边。

    另外周边几个粮仓还得让人仔细查一查,别是所谓的损耗就是一点点挪用了粮仓里的粮食。

    等什么时候要开仓放粮的时候,却发现粮仓里头什么都没有,那就十分可笑了!

    再就是当地努力遮掩,还去周边几个粮仓借粮,周边这些地方官员不可能不知道,全都是同伙了。

    一桩桩的事都需要解决,皇帝头疼得揉了揉额角,云岚不由心疼道:“皇阿玛,这事得一件件解决。首先证据确凿,能把所有相关之人抓起来了。”

    皇帝点头附和道:“确实,证据已经够够的了。涉及知情人太多,这一抓只怕牵连甚广。”

    云岚眨眨眼道:“皇阿玛,吏部那边不是送来补缺的名单,我记得单子上的人还不少,正好这会儿不就有补缺的机会了?”

    原本皇帝还苦恼,那么多补缺的人,要填到哪里去。

    毕竟官职这个东西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前边的人没走,坑就不会出现,补缺的人就只能一直排队等着了。

    谁能想到,忽然就一大堆萝卜坑出现了,正好便宜了这一批补缺的人?

    第119章

    第119章

    这把吏部都吓坏了,哪里出了大事,皇帝这是要砍掉一大批官员吗?

    吏部的人瑟瑟发抖,排队不缺的人接到通知去吏部报道,重新登记验明身份。

    他们面面相觑,看着彼此,这人数是不是太多了一点?

    吏部这边的大动作引起不少大臣关注,还想着怎么一下子叫那么多补缺的人过来,难不成皇帝这是打算建新部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