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酸乌梅》 19、chapter 019(第1/2页)
温允却表现平淡,似是早就知道了。
“嗯,然后,跟我有关系?”
“有啊。”赵时余说,“她……她对你……”话到嘴边又卡住,出不来。
“对我什么?”
“你……”
温允拿起桌上的笔芯,换新的,直直看她,等她的下文。
可惜赵时余憋不出来话,杵那儿宛如被掐喉咙的鹌鹑,扑棱都扑不动,梗着脖子很久也踹不出一个屁。
总不能明说人丁学姐看上温允了,那只是赵时余的猜测,是她偶然间从别处得知的小道消息,听其他队友讲丁学姐喜欢女生,又觉得丁学姐待温允太亲近了,有点子暧昧不明的意味在,因此心生怀疑,但究竟是不是还有待考证。
也许丁学姐心里没那想法,她误解了呢,实际上丁学姐蛮正派的,从未有半分过界,除此之外什么都没做过,换成其他人,比如于闵她们,大家不也都这样么。
再说了,即便她的感觉是对的,那种事明着讲出来也很奇怪,而且正常的处理方式,更不该是要求温允,温允又没做错事。
赵时余左右矛盾,内心交战许久,选择了她惯常不讲理的解决之道。
“是和你没关系,但你离她远点,别上去掺和,不然哪天她被老师家长逮到了,小心被连累遭殃。”她说,讲完,觉着不够合理,再老气横秋补充一句,“进学校了就好生读书,早恋可不行,不像样。”
温允盯她一会儿,目光探究,带着把她看透了的意味。
这番说辞够逗人的,躲躲闪闪,讲不到点子上,讲出来都没底气,说服不了人。
经不起被打量,赵时余心虚,再次搬出老生常谈的借口:“家婆他们让我看着你的,我得对你负责。”
温允这才不看了,放她一马,收收落她身上的视线:“我什么时候掺和了,不关我的事,你非跟我讲这些。”
“我是提醒你。”赵时余强行辩解,话都说不利索,“丁学姐人是很好的,当普通朋友可以,但是不能……总之你要去也可以,不能和丁学姐单独相处。其他人也不行,你待在有我的地方就成。我估计在篮球队待不了太久,等教练找到新的队员了,我就退了。”
温允继续换笔芯,不跟她掰扯了。
过后还是照常去篮球队,该怎样就怎样,只是不和丁学姐出去逛街了。
作为姐姐,为了起带头示范的作用,自此赵时余除了训练,同样不和篮球队别的人约出去玩了——之前谁找她都来者不拒,这下得以身作则了,找她的她都拒绝了,借口学习紧,家里管得严,没空。
心思主要还是得放学习上,搁那些有的没的上面全白搭。
温允去篮球队找赵时余多数时候都带书,趁队里休息的间隙,她抽空给赵时余补补课,讲两道题,或是抽查听写古诗、英语单词。
赵时余这回目标坚定,不忘初心,还有半学期就分班考试了,机会迫在眉睫,她恨不得头悬梁锥刺股,走路都在脑子里过题。
期中考试的全校排名出来了,温允全科前二十,理科年级第十二,只要期末考试正常发挥,她百分百留在小班。
赵时余还是前一百,全部科目算下来是八十多名,理科排四十多,再努力一把,考进小班的可能性还挺大。
悬了半学期的心稍稍放下了些,赵时余可算是松了一口气,可不敢完全松懈,出成绩后乐了几天又加紧拼,生怕追不上温允。
同桌李雪婷这次成绩更耀眼,死命学确实有回报,李雪婷理科进了全年级前二十,等同于一只脚迈进小班门槛了。
出成绩的当天,班主任宣布,学校分班改了新规则,往年分班都是一次考试,即期末考试定生死,本届有所不同,会将期中、期末两次分别按三七比纳入最终的考核,也就是说,这次没进文科/理科没进全年级前三十的,后续期末考试就算进了前三十也不一定能稳进小班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这个通知仿佛一棒子打赵时余脑门上,她登时蔫巴了,可谓闹心。
李雪婷高兴得快跳起来,难得露出一次笑脸,抓着赵时余胳膊摇晃:“我的天,太好了!”
赵时余挺想为她高兴,可心里苦,乐不出来了。
不单这个噩耗,没多久还有一则更晴天霹雳的传闻席卷而来:
据说,他们这一届很可能要按新高考政策走,搞什么3+1+2。
全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试行新高考政策,不分文理科了,而是按照学生自己选的科目来分班。
3为固定的语数外,1是物理和历史二选一,2是剩下的四门选两门。
赵时余和温允二选一肯定都选物理,但其他的就不一定了,赵时余会选化学和生物,更擅长这两门,但温允门门都行,尤其她地理是四科里面最高的。
高考必须慎重对待,为了迁就其中一方而选择对自己不利的绝不是明智之举,赵时余也不允许,她希望能和温允同班,可心底深处还是理智占据上风,假使真的按新高考政策走,那温允得选对自己最合适的,坚决不能为了自己冲动失智。
赵时余内心戏足,演得热火朝天的,她又藏不住情绪,为此接连几天都无精打采的,理智归理智,一想到费了那么大力,结果最后还是得和温允分开,她难受得紧,比小时候闯了祸吴云芬拾荆条揍她还难受,堵得食欲不振,在家吃饭都吃不下了。
张姨见她这样子,摸她额头:“怎么了这是,没发烧啊,哪儿不舒服,这几天都蔫蔫的,要不让你家婆他们给你查一下?”
赵时余没病,心里郁结而已。她不给查,自己排解。
全家仅有温允懂她的弯绕,她尾巴一翘就能猜到她心头那点小九九,温允直接,开门见山说:“我不报地理,不管政策改不改都选物化生。”
赵时余抬头,难以相信:“为什么?”
“我要报的专业要求选修这三门,不然报不了。”
“那你报哪个专业?”
温允不透露,暂时保密。
赵时余惯会自作多情:“你可别骗我,不要因为我就乱选。”
这人啰里八嗦的,都告诉她是因为以后的专业了,她还三申五令,唯恐温允走弯路。
温允听不下去了,堵她一句:“为什么不能,别的可以,为了你就不行?”
赵时余下意识反驳:“嗯啊,这样不对。”
“哪儿不对?”
“你得重视你的未来。”
“这不冲突,又不是只有一条路能走。”温允说,停顿半秒,“还有,你不是想跟我一起,现在又不想了,这算是什么?”
一连串的问题砸下来,赵时余接不住,被问懵了,卡壳了。
“我……我不是……”
温允没给她缓和的空隙,打断道:“如果是为了我,你会吗?”
赵时余不做犹豫,嘴巴比脑子转得更快:“会呀。”
“那不就得了。”
新高考政策八字还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