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30-40(第27/41页)

俊啦。”

    沈宁眼睛也亮了,“真的?哎呀,你们咋不喊我去看看呢?”

    高里正:“!!!”

    裴母:“……”老二家的真是能耐,现在可敢说了,嘴上也没个插销,这要是二郎又生气咋整?

    高里正是惊恐,这二郎媳妇儿现在咋这般、这般……他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词儿。

    毕竟她就是说看看,也没别的。

    可这年头哪个大闺女小媳妇儿能明目张胆地说去看俊小伙儿?

    尤其还当着别的男人的面?

    别把他老头子不当男人好吧?

    他还是里正呢!

    里正的职责之一就是教化,纠正不良风气。

    他看向裴长青,就见裴长青正拿眼瞅他媳妇儿呢,脸上神情不是生气反而是……委屈?

    裴二郎,你委屈什么?

    你还不训她!

    他忍不住开口了,得暗搓搓提醒二郎媳妇儿,要注意影响。

    “珍珠啊,那大哥哥俊还是你爹俊?”

    小珍珠一怔,仰头看看爹,对上爹清冷冷的眼神她眨巴眨巴眼睛,求生欲爆棚地道:“当然是我爹俊啦。我爹是天底下最俊的!”

    小珍珠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吴秀娥和爹。

    现在她有点不怕吴秀娥了,但是还怕爹呢。

    她都不拍里正爷的马屁,却要拍爹的。

    这样爹才会摔稻子给他们焖大米饭啦,她要享受大米饭配红烧肉的幸福感觉。

    嘿嘿。

    小珍珠这不够真诚的马屁的确取悦了裴长青,他清了清嗓子,压下勾起的唇角,轻声道:“小孩子不要乱说,女孩子要注意,不能在外面说看男人的话。”

    裴长青不是爱说教的人,但是当着高里正的面还是要做做样子的。

    再说这是古代,女孩子还是得注意,免得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人扣上一个不检点的帽子,那是要命的事儿。

    小珍珠用力点头,“恩恩,我知道啦。以后我就悄悄说。”

    不说是不可能的。

    她还朝沈宁挤叽咕眼睛。

    沈宁也朝她挤咕。

    娘俩哈哈大笑。

    高里正也被感染了,原本寻思要严肃,要好好说说她们的心思也没了。

    晌天了,人家要吃饭,他也不好意思蹭饭,就先告辞溜达回家了。

    下午他还得去看秋收呢。

    这时候小鹤年发现了大鹅,惊喜地跑过去,小珍珠也跑过去开始捅咕大鹅。

    她一把抱起小鹅,“小鹅小鹅,你乖乖。”

    小鹅不知道是被裴长青吓破胆还是怎的了,就在她怀里乖乖的。

    沈宁:“闺女,快放下,小心它拉你身上。”

    闻言小珍珠没有一丝犹豫,瞬间放手,给小鹅丢回去了。

    小鹅立刻跑去大鹅身边,把它当成妈妈一样往翅膀底下钻。

    这家人太可怕了!

    小鹤年从旁边撸了一把野草种子喂大鹅,“大鹅大鹅,你要好好给我们看家啊。”

    大鹅一边吃一边嘎嘎。

    小鹤年就当它答应了,“真乖。”

    他跑去洗手,然后去灶房帮奶端饭去堂屋。

    结果堂屋房梁也往下飘木屑灰尘,他们又忙着清理了一会儿才踏实坐下吃饭。

    裴母现在心情愉悦,也难得开玩笑道:“木屑不要紧的,饥荒时候都吃这个。”

    木屑能消化,可比土好。

    俩孩子以前即便没吃过好东西,但是也没饿到吃木屑和土的程度,少不得又进行了一番“我们当年如何如何,你们现在好时候巴拉巴拉”的流程。

    俩崽儿喜欢听奶讲古,所以一点都不烦,听得津津有味。

    吃过饭沈宁和裴长青继续摔稻子,裴母泡上明天做豆腐的豆子又去做小米豆渣煎饼。

    不能再做纯小米面煎饼了,俩孩子太能卖,万一把家里小米都卖光怎么办?

    裴母还是那种思维,除非实在困难不能粜粮食,粮食得留着自家吃。

    就算外面能买,花钱买的哪有自家这些好?

    还是多卖豆子吧,家里豆子多。

    沈宁对小珍珠和小鹤年道:“怪累的,你俩在家歇歇吧。”

    豆浆豆花煎饼都被他俩卖完了,也没什么好卖的了。

    小鹤年却还是招呼小珍珠往瓦罐里装水。

    小珍珠惊呆了:“咱卖水?一文一碗吗?”

    小鹤年笑道:“不卖。咱可以免费给口渴的路人喝水,还能趁他们歇脚的功夫聊天呢。”

    聊天不是闲聊,可以打听消息,可以长见识。

    书上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见识多其实和读书多是一个道理的。

    小珍珠不懂这些,但是她觉得好玩儿,就拎着瓦罐,让小鹤年拿勺子碗一起去路边儿。

    知道俩孩子不去远处,就在家门口也没危险,沈宁就不多管。

    当地都是平原没有山,即便拍花子的都不容易抢孩子。

    这会儿秋收呢,到处都是人,随便喊一嗓子他也插翅难逃。

    村里人可能会跟邻居计较一根葱一把柴的,但是遇到这种事儿却正义感爆棚,是绝对会管的。

    正忙着,就见裴三叔一路小跑着回来,跑得一头一脸的汗,衣服都湿了。

    裴长青跟三叔说话,沈宁去灶房端水给三叔解渴。

    她往水里捏了一丢丢盐。

    裴三叔咕咚几口喝光了,又拿起地上裴母用来扇谷糠的蒲扇呼啦呼啦扇风。

    裴长青心微微一沉,“三叔,你头午就去了,咋这会儿才回?”

    是木材没谈拢?

    裴三叔笑道:“舅兄留我吃饭呢,抹不开脸就留下了。”

    当然吃饭前一直在地里帮忙收稻子来着,饭也是在地里吃的。

    他大舅兄这人勤快,闲不住,连带着也看不得别人闲一会儿。

    每回他去丈人家,大舅兄说不两句话就拉着他干活儿。

    他的名言就是“说话不用手,咱边做活儿边说话,一点不耽误。”

    这么多年他已经……习惯了,甚至每次去了都主动找活儿干。

    这一次也不例外,说着话割着稻子,可手里有镰刀呢又不能太分心,聊得话题呢又牵扯钱、豆腐方子、木头等,也得费脑子。

    结果就是说话忘了割稻子,割稻子不知道怎么说话,费了很多功夫才说清楚。

    不过舅兄和嫂子对他不抠搜,给他炖的虾皮鸡蛋,舅兄端起碗来直接将多半碗鸡蛋都倒他碗里,让他多吃。

    舅兄对他从来都不抠门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