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70-80(第12/45页)
裴长青咬了咬牙才忍住没笑出来,前世他和阿宁有条狗就叫旺财。
阿宁说旺财招财,正好他俩都做生意呢,需要。
裴长青:“旺财,你去生炉子。”
旺财响亮地答应一声,“好嘞。”
裴长青也没说大话,对宋母道:“开炉子试试烟道,若是漏烟可以及时修整。”
张瓦匠到了跟前,跟宋母打招呼,也是老熟人了,他平时也常来宋家走动。
宋母笑了笑,“张大哥,今儿有空走动走动啊。”
张瓦匠又开始义愤填膺地说宋母被后生骗了。
宋母心里不爽人家质疑她,面上笑道:“这不是正要生炉火试试么,且看看吧。”
她也想看看裴长青是不是真有这个本事,别人做不了的事儿他能做到。
若真如此,那他和豆腐娘子倒真天生一对,裴家也会在他们的经营下越来越好。
过个十年八载的,估计也能成为龙庙镇一大户。
这样的人家,自然有资格和宋家做亲家的。
很快旺财把火炉生起来,先用软和草引火,烧起来再往里加木柴。
红色的火焰熊熊烧起,虽然没有风箱送风,黑色烟气却不往外跑,而是往烟道里跑。
宋母目不转睛地看着,“不错。”
宋管事让人送来一只锡燎壶,装了水架在铁箅子上燎水。
宋母几个又去院子里看屋顶的烟囱。
果然,白色的炊烟袅袅升起,被风一吹就往更高处飘散了。
宋福瑞和旺财在屋里盯着,大声道:“烟道很密封,一点都没漏烟!”
旺财大声摇旗呐喊,“二舅爷真厉害!”
喊完讨好地看看宋福瑞。
宋福瑞瞪他一眼,他立刻讨好地笑。
宋母朝张瓦匠笑道:“张大哥,你可放心了?”
张瓦匠脸色一阵红一阵青的,“关键的不是烟道,是烟囱,下雨漏水怎么办?这么好的屋子。”
宋母看裴长青。
裴长青道:“这和灶房装烟囱一个道理。”
灶房屋顶不是也要开洞装烟囱?
烟囱底下不是也要密封?
只要密封好,就不会漏。
那边怎么装这边就怎么装呗?
只不过灶房的烟囱难看些,他砌得漂亮些罢了。
至于你们以前为什么不行,那肯定不是真的不行,是懒,懒得试,懒得研究,懒得改进。
不做不错么。
张瓦匠的脸色越发难看,瞪着裴长青,“泼水试试。”
裴长青道:“前儿才装的烟囱,还没干透,先别泼水。我后面两天给福瑞盘炕,也不会跑,过两天再泼也一样。”
郑氏突然道:“老三不是说你在村里给里正家盘炕,第二天就泼水试了吗?”
哼,肯定是老三吹牛。
裴长青淡淡道:“就因为泼水试了才发现不能立刻试,得过两天干了再试,张瓦匠不会不懂这个吧?”
还让他试,真是不厚道。
这张瓦匠倚老卖老,比王木匠可差多了。
这就是傲慢,以为自己有点成绩就想打压后进者。
张瓦匠哼了一声,“过两天咱再看。”
说完他和宋母告辞,先走了。
宋家的门子又赶紧给他送出去。
宋母看了陈氏一眼,却也没多说什么。
陈氏领会婆母的意思,这是怀疑她故意放张瓦匠过来找茬儿的?
她转身对宋管事儿道:“以后来人要通传,不要不经通传就往里送。”
实际是通传了的,郑氏立刻扭头假意不知道了。
宋母对裴长青的火炕很满意,留他们晚上一起吃饭。
裴长青婉拒了,说要去接孩子回家。
宋母可能觉得跟谁吃饭就是给谁脸面,抬举谁,他却没兴趣。
裴长青告辞,说明儿来给宋福瑞屋里盘炕。
出门的时候裴云等着呢,塞给他一个小包袱,“二哥,我给珍珠和阿年做的鞋子。”
裴长青也没拒绝,接过去,“做这些就行了,不必再做。你没事儿就去陪娘说说话儿。”
裴云笑着应了。
裴长青几个到了书肆后院儿门口,因为身上都是泥灰也不进院儿,就在外面吆喝一声。
小少爷和阿鹏一起送珍珠和阿年出来。
小少爷:“裴叔叔,来了先进屋喝口茶再走。”
裴长青笑道:“以后时间宽裕再说,今儿时辰不早了。”
小少爷知道他们急着回家,也没多聊,只对小鹤年道:“阿年,明儿我去学堂,你可以来抄书。”
小鹤年笑道:“好的师兄。”
这几日因为算筹珠算的缘故,他们一边学启蒙书籍,一边共同研读九章算术。
小鹤年虽然启蒙晚,但是有裴长青和沈宁的小灶加持,加之他爱思考好钻研,算术进度倒是和小少爷差不多。
最近两人为了研究珠算,翻阅不少书籍,搜罗了不少题目研究。
快到家的时候小珍珠吸着鼻子,“猜,娘今儿做什么好吃的?”
虽然家里就那么几样食材,但是自打有高里正帮衬,家里食材也多起来,娘总能想办法做点不一样的、别家没吃过的吃食给他们。
小珍珠每天都盼着回家吃饭呢。
猜不出来,她就蹬蹬往家跑,“娘,奶,爷,我们回来了!”
然后就闻到了香甜的气息,又炒鹅蛋的味道,还有什么?香喷喷的。
她冲进灶房,“娘,做什么好吃的呢?”
沈宁笑道:“白菜面糊汤。”
听着简单,做起来却很漂亮,吃起来很香甜的一种吃食。
先把一大碗面粉小火炒熟,然后加温水搅和开,烧开以后加白菜,愿意吃酸的加点泡萝卜,再加点油豆皮笋。
沈宁用油摊了一个大大的鹅蛋饼,然后切条倒进去。
这样一锅奶白汤里混着绿色的白菜、黄色的蛋卷、浅黄色的油豆皮的面糊白菜汤就好了。
沈宁做了一大盆,让在这里干活儿的几人一人喝一碗再回去。
王大几天没吃到沈宁做的饭,想得不行,也不怕烫,端着碗呼噜呼噜就是一顿喝。
喝完就走,他就在灶房这里喝,也不用进屋上桌。
王木匠偷偷瞪他,让他斯文点。
王大却转个身躲着喝。
面粉炒得香喷喷的泛着甜味儿,煎蛋饼也香,白菜带着脆甜,还有酸萝卜的微酸。
这一碗深秋的白菜面糊汤,好吃得汉子们都不吭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