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70-80(第13/45页)
,一口气喝掉,然后悄悄擦一把额头渗出来的汗珠,再去西边儿收拾一下就回家了。
沈宁他们也进堂屋吃饭。
只有面糊白菜汤可不管饱,所以沈宁又把卤好的素鸡、香干、熏素鸡给端上来。
用一个釉面小坛子装着,沈宁还削了一些柳条插着,反复使用,跟吃麻辣烫似的。
小珍珠一边喝面糊汤,一边笑,“娘,你不知道,我刚才看到你用面粉做面糊,还以为是疙瘩汤呢。我还寻思‘哎呀,这不是浪费面粉吗,干嘛不包饺子或者包包子呢,擀面条也比面疙瘩更像好饭啊’,结果一吃,我滴个老天奶奶啊,真香,又香又甜!比面条可好吃呢!”
沈宁就笑,闺女这小甜嘴哎,早晚要给她灌迷糊了。
小鹤年也喝得额头冒汗,“娘,这个可以叫白玉翡翠汤。”
大家笑起来。
小珍珠:“你们读书人就是会糊弄人,白菜面糊汤成了白玉翡翠汤。”
小鹤年:“那你说是不是吧?”
小珍珠猛点头:“白面很珍贵,白菜也挺好,但是鹅蛋呢?鹅蛋没有排面儿吗?应该叫白玉黄金翡翠汤。”
小鹤年:“读书人觉得黄金是俗物。”
小珍珠:“你觉得是吗?”
小鹤年:“我觉得我是俗人。”
小珍珠就哈哈大笑,“我喜欢黄金,虽然我没见过!”
沈宁:“等爹娘赚钱了,就给你买金子。”
前世她就喜欢金子和金饰品,还想给自己孩子攒可多金子。
结果没孩子,裴长青倒是给她买了不少金子和金饰品。
吃完饭,裴长青拿出裴云给的包袱,交给沈宁,“阿云给孩子做的鞋子。”
沈宁拿出去大家一起看,打开包袱里面一共四双鞋子。
两双草绿色,两双宝蓝色。
草绿色的掐着黄边儿,鞋头还缝了两朵黄色的小绒花,宝蓝色掐着墨绿边儿,没有装饰,但是鞋头微微翘起,正是那日娘娘庙看到的学堂学子们穿的样子。
不是单布鞋,而是多层夹鞋,正是秋天到初冬穿的。
小孩子脚热,没那么怕冷,所以不到冬天不肯穿棉鞋。
沈宁夸赞道:“阿云的针线活儿可真漂亮呀!”
正在洗碗的裴母也点头,笑道:“甭管她婆婆对她好不好,可给她练出一手好针线活儿。”
鞋子、衣服,都是去了宋家练的。
沈宁喊小鹤年和小珍珠过来试试。
因为小孩子脚长得快,鞋子需要略大一圈,否则很快就挤脚了。
不过裴云也花了巧思的,鞋底大一些,鞋面收口紧一点,回头脚大了可以放一放,这样能穿到来年天热乎起来换单鞋。
俩孩子把鞋子穿上,很合脚。
小珍珠用力蹦了蹦,发现黄色的绒花会散开收拢,“哇,好好看,我好喜欢!”
她穿着布鞋跑几步,又来个金鸡独立,“哇,原来穿布鞋是这样的感觉呀,好舒服呢。”
小鹤年虽然没说那么多,但是眉梢眼角也有散不去的笑意。
他也很喜欢。
沈宁也连夸漂亮,“穿上新鞋子,我咋觉得你俩更俊了呢?以前就是最靓的崽,现在是最最靓的崽了。”
这下不只是珍珠和阿年,裴母和裴父都笑起来。
二郎媳妇儿呀,现在是真会说话。
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见靓这个说法呢,她说是南边儿的说法,小时候有人夸她靓女。
小珍珠和小鹤年高兴了一阵儿就把布鞋脱下来换上自己的草鞋,“明儿去书肆再穿。”
沈宁:“没关系啦,随便穿,爹娘也赚钱了,以后咱做一堆布鞋,让你们月月穿新鞋。”
这时候裴父抓了一把两色草过来,让阿年帮他设计一下福字怎么弄,他想先编编试试,练顺手了回头直接编席。
小珍珠好奇,却听得云里雾里,觉得根本不可能。
她才没这个耐心呢。
小鹤年却感兴趣,过去帮爷爷一起研究。
裴母会织布,也是懂经纬的,编席其实也是经纬压来压去,共通的。
最后沈宁和裴长青也参与进来,一起出谋划策,才帮裴父研究明白。
裴母笑道:“还得是阿宁啊。”
裴长青一把给媳妇儿抱起来,“可不么,我媳妇儿可厉害呢。”
沈宁请捶他,“裴长青,你注意影响”
小珍珠和小鹤年已经习以为常。
影响是什么?
影响是谁?
他们家没人叫影响
而傍晚时分麦掌柜也带着小厮和婆子到了龙庙镇。
他们没有入住客栈,而是去了柳家豆腐坊。
麦掌柜跟豆腐坊的门子亮明身份,说好运来大掌柜找柳大爷。
门子立刻跑去通报。
很快柳大爷便快步迎了出来,亲自挽着麦掌柜的手臂,热情道:“大掌柜,杨老板可好呀?”
麦掌柜也笑得很是亲近,“托柳大爷的福,我们东家很好,就是最近正犯愁那个素鸡呢,不知道柳大爷可有眉目了呀?”
柳大爷神情微紧,“屋内说话。”
他打了个眼色,掌柜的立刻安顿麦掌柜带来的小厮和婆子,顺便也套套他们的话。
柳大爷又让随从去吩咐厨下摆酒菜,他要陪麦大掌柜用饭。
入室落座,麦掌柜寒暄两句便询问豆腐娘子的情况。
第74章 分红 见着回头钱儿啦
麦掌柜今儿一早就出发了,路上也在官道旁边的村里歇脚了。
原本寻思距离裴庄还挺远,别人可能不知道豆腐娘子的情况,他就试探性地提了提,结果那户人家竟然知道!
那婆娘欢喜地说他们村跟着哑巴去豆腐村送了不少石头,见着豆腐娘子和她男人了,顶和善的娘子,顶能干的男人,可般配啦。
麦掌柜对豆腐娘子的男人不感兴趣,他只问豆腐娘子的事儿。
可那些庄户人却只对男女之事儿有兴趣,说个没完。
什么“豆腐娘子和裴二郎可恩爱啦”,什么“裴二郎为了让妻儿过好日子连童生大哥都分家了”,什么“豆腐娘子心疼男人盖房子辛苦,就琢磨出了豆腐……”
五花八门。
最后麦掌柜换了问法儿,才渐渐打听到一些事儿。
豆腐方子换盖房的材料和劳力。
豆腐娘子顶聪明,做了豆腐又做别的。
豆腐娘子被诅咒,如何如何,本村和附近村的人都去帮他们写福字,传到他们村以后他们也有样学样帮着写了。
麦掌柜越听越心惊,这豆腐娘子绝非一般人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