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00-110(第27/43页)

你们,你们也要有分寸,不要养成习惯,觉得人家事事都得想着你,带着你,一件不带你就抱怨。”

    “里正,冤枉呀,我们可从来没这样想过,我们都有数呢,我们对豆腐娘子和里正,真的只有感激。”

    “对啊,就是这样的。”众人纷纷表态。

    高里正挺满意,“家里有鸡的就继续养,没有的可以去找我老妻,让她给你们分派,我们家秋天孵了一批小鸡,现在也差不多,养养来年春天就下蛋了。”

    是他想窄了,就寻思自己家养鸡了,还想减少养猪多养鸡。

    还是阿宁眼界开阔,让村里人养鸡,他们就管做货、发货、卖货,不必管养鸡下蛋的事儿。

    再说了,他家不是还能孵小鸡卖么?

    第二日吃过早饭,蔺承君跟小鹤年、珍珠和小少爷几个依依惜别。

    第107章 爽滑米粉 i人到了e人村

    虽然他很想多呆几天,可行程很满,任务很紧,他要早日抵达京城早日推广福气火锅和福气面。

    生意最要紧。

    他会直接往桃源去,不在龙庙镇停留。

    之前沈宁舍不得给他太多麻酱鸡蛋,不过现在有珍珠和小鹤年的面子,沈宁让他带走一坛子在路上吃。

    蔺承君刚离开,谭秀儿就坐车带着闺女和儿子来了。

    今儿他们都换了衣裳,不再是太打眼的绸缎,而是宝儿那样的细棉布了。

    衣服降级却也无损他们的美貌,母女三人站在冬日光秃秃的树下,天色都亮了两分的感觉,让人赏心悦目。

    沈宁让珍珠把陈玉箫和陈琦领走,甭管做针线还是干啥,先去学拼音数字,学会再说别的。

    做针线么,也不需要一天到晚地做,一天做俩小时就够了。

    这几天阿年和阿恒要编书,暂时不去学堂,他们让阿鹏从书肆搬了一些书回来,在炕上对着翻书编书。

    回头还要去镇上县里跟老板们请教呢,就很忙。

    淮平走了,淮安留下。

    原本他负责支钱、安排人手,已经和谢掌柜合作就不需要他安排人手,他就跟着给阿恒阿年打下手,同时学习。

    他得把数字和拼音学精通,不能有任何似是而非的疑问。

    听小鹤年说拼音要打四线格,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四线格,淮安却主动道:“阿年小公子,小的最会界格子了,公子写信都是小的界格子的。”

    阿恒还无所谓,阿年就不习惯,他道:“你别小的小的了,听着好奇怪。”

    淮安笑起来,“那小……我就逾越了。”

    小鹤年:“没事,这样得劲。”

    小珍珠把陈玉箫、陈琦俩领到屋里去,聊了几句,发现姐弟俩好腼腆的,只会“嗯、哦”和点头,都不多说话的。

    她好想拿头花儿给他们戴啊。

    陈姐姐就不用说了,那么好看,陈琦虽然是男孩子,可他戴头花儿肯定比女孩子好看呀。

    看姐弟俩仿佛要哭的样子,小珍珠检讨一下自己,没再非要人家戴头花儿,而是送去学习班。

    她领着姐弟俩一进来,所有孩子都顶着他们看。

    “哇,他长得好俊啊。”

    “他们好好看啊。”

    珍珠也好看,但是珍珠每天跑上爬下的,比他们还像男孩子,关键还会揍他们。

    他们压根儿没把她当女孩子,也没她好不好看的意识。

    阿年和小少爷也俊,但那是师长一般的存在,他们只有尊重崇拜,知道俊、好看就行了,压根儿不会用平等的眼神儿来评判什么。

    这姐弟俩就不一样啦,既然进了学习班那就是同学,还是后来的,甭管年纪多大,豆腐娘子说了,后来的就是学弟学妹。

    小珍珠扫视全场。

    交头接耳的孩子们立刻正襟危坐,瞬间拿出蔺老板在的架势。

    收到!

    还要给城里人瞧瞧咱豆腐村的气势!

    小珍珠第一次为来学习班的孩子保驾护航,警告道:“陈玉箫和陈琦以后就是咱们的同学了,不许欺负他们呀。”

    “班长,我们都团结同学,从来不欺负人。”

    这是沈宁一向给他们灌输的理念,在学习班团结第一。

    小珍珠就坐到自己位置上,跟着大家伙儿一起学习了。

    至于新生如何学习?

    先跟着看、随着学呗,回头二蛋会给他们单独讲的。

    谭秀也让沈宁给她安排活儿,“沈老板,我也不能闲着,你给我安排个活儿。”

    沈宁笑道:“你是谭婶子的女儿,比我年长几岁,我叫你谭姐,你叫我阿宁就好。”

    谭秀儿掩口轻笑,“阿宁,那我就不客气啦。”

    沈宁问了问,她认识一些字,会写的不多,所以不能帮她记账。

    沈宁当即道:“谭姐,你也别说其他的,先跟孩子们去上课吧,你年长聪慧,三天应该能学会。”

    谭秀:“……”

    好羞耻啊。

    可她打定主意要听沈宁的,自然不拒绝,笑道:“那我就去出丑啦,你们可别笑话我。”

    知道她要来豆腐娘子家,老娘双手双脚赞同,说早该来了。

    之前她都嘱咐过,可闺女一直没来,谭婆子还不乐意呢。

    谭秀解释之前没抽开身,她要把铺子租出去,吴婆子还盯得紧,拉拉杂杂的不少事儿。

    自打沈老板租了她的院子,她的事儿就一下子顺畅起来,不再像以前那么磕磕绊绊。

    她就觉得沈老板是自己的贵人、福星。

    沈老板让她干啥,她就干啥!

    不就是跟小孩子一起学识字么,学!

    难道还能比老了被赶出去惨?

    谭秀儿蹑手蹑脚地去了草棚子。

    立冬了,天冷,所以裴母又管村里人要了一些草席子挂上,厚厚地挡风。

    她掀开两三层草席子探头瞅了瞅。

    呀!

    这一草棚子小孩子大孩子,一个个坐在小板凳上,都仰着脖儿朝前面木头黑板儿瞅呢。

    她闺女陈玉箫缩着肩膀一副落难小姐的架势坐在一角儿,她儿子陈琦一副误入贼窝的受惊神情靠在姐姐旁边。

    其他孩子则腰板儿笔挺,双手背后,仰着脖儿,一副气吞山河的模样。

    “啊——哦——饿——”

    谭秀儿:“……”

    这啥啊?

    因为今儿又添了两位新学生,所以二蛋又让第二批学生重新复习拼音开头,带着新生学习。

    这样一次次复习,孩子们学得很快。

    铁头坐在锁头旁边,打鸡血一样大声朗诵,原本学得很慢的锁头也越来越大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