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00-110(第30/43页)
子和裴铁梁一顿时间了,这俩孩子心性不错。
裴铁梁家贫,因为哥哥跟着裴长青干建筑队,对她家特别感激。
裴金子不用说,是四叔的孩子,自家人。
其他男孩子能跟着出去干活儿赚钱,只有感激的份儿,而离开自家,他们在城里也混不下去,所以他们会很齐心的。
也不是说成年男人就不齐心不好管理,总归心思多,需要花费精力也多。
她和裴长青一直在那边儿还行,他俩不常驻,只怕张氏拿捏不住他们。
外面花花世界诱惑也多,村里男人没见过什么世面,出去万一被人勾搭失足了怎么办?
有些已婚男人就是定时炸/弹,平时看着老实巴交,经不起任何诱惑,风吹草动就绿了。
他婆娘孩子跑来哭闹,她可吃不消。
高里正点点头,“我看行。”
他想了想,“我让高进升也过来学成不?”
之前他一直寻思自己家负责运输、售卖,阿宁负责生产,可现在要分两处,城里那边儿没人镇着也不行。
张氏终归是女人,不一定镇得住那些男孩子。
高进升是他大孙子,今年16岁,之前一直在大舅家学石匠来着。
现在他觉得学石匠没前途,不如回来跟着他和阿宁干。
原本他就想把大孙子叫回来跟着老三送货,现在既然阿宁想送人去县城做米粉,不如让大孙子过去。
他是里正的孙子,又学了石匠,有一把子力气,那些同龄男孩子也愿意服他。
他不想沈宁以为他想插手生产,所以说得小心翼翼。
沈宁笑道:“里正伯,当然行呀,我听说高进升个子很高,力气也大,跟他三叔挺像啊。”
高家三兄弟,高三郎个子最高,相貌英俊,也是一表人才的。
高老大长得还行,个子矮,高老二相貌普通。
高里正有些自豪道:“是呢,才十六瞧着跟大人一样,让他去城里锻炼锻炼,过两年也该说亲了。”
沈宁同意,让他随时过来学做米粉。
“里正伯,咱得雇两个妇女去城里帮他们做饭。”
之前从县里回来的时候她就和裴长青商量这事儿,要雇俩婆子给他们做饭。
从县城雇不但贵,关键城里婆子和自家不一心,不会为自己人着想,甚至会绞尽脑汁偷粮食蔬菜肉什么的,克扣帮工伙食。
这是一定的,即便现代监控遍布都不能杜绝呢。
现在他们还不富裕,经不起偷。
再者雇自己村里人也更团结、好管理,若是表现不好就退出来,不但她自己没脸,家里人都跟着没脸,以后村里作坊招工都不考虑她家,损失巨大,她们不会冒那个险。
高里正:“两个够吗?二郎他们有八个男人,加上张氏几个女的,再加上做米粉的一帮子,做饭、洒扫、洗衣服啥的,起码得四个吧?”
沈宁:“两个够的,只做饭,洒扫让他们那些人排班儿,衣服自己洗。”
一个食堂管那么多人吃饭,有时候也就几个后厨呢。
她们俩只管做饭,足够的。
而且雇多了到时候住不开。
她之前就发现了,童陶几兄弟被裴长青训练得不但勤快,而且干净。
即便干建筑每天身上都会有泥灰,可他们身上、头发上没什么异味儿。
据说他们隔几天晚上就会烧水轮流洗澡。
为了节省柴草和水,每次第一个洗的人都往后顺延,这样谁都能第一次洗,谁也都会用别人的洗澡水。
说的是“以水为净”,看着水黑,但是洗起来干净呀,最后再冲冲呗。
用草木灰洗,能不黑么?
再者现在也没零食、香烟、餐巾纸等最容易被随地乱扔的垃圾,所以他们的房间非常整洁。
被褥、桌凳、个人物品也整理得整整齐齐。
除了没有现代军人的豆腐块、物品摆放呈直线等特点,他们看起来就跟受过训练一样。
至于衣服,洗澡后他们自己顺手洗里衣,棉衣是不洗的,外衣半个月一个月的洗一次吧。
院落洒扫对汉子来说就更轻松了,顺手的事儿,拿起大笤帚唰唰几下就扫干净。
挑水也是俩汉子轮流,很快就挑满缸。
当然不是这时候男人都这么自觉、干净勤快,而是裴长青选人的时候就挑勤快听话的,又日日洗脑,以身作则。
他们有好的榜样,自然也会讲究起来。
等高进升几个去了以后,也得照裴长青的规矩来。
都是大小伙子,力气大,收拾卫生还不是轻松事儿?
男人力气大,下蹲、弯腰不累,最适合做家政了。
这两天她也在物色,但是相熟的妇女不是家里脱不开身就是在作坊干活儿呢,不相熟的她还不够了解,不知道谁能离开家,人品又还行。
陶氏对妇女们人头熟,这事儿交给她办更合适。
高里正:“行,我瞅着不能太年轻,也不能太老。”
太年轻容易出事儿,太老干不动,最好三十七八到五十左右的。
这个年纪家里要么有当家的儿媳妇,要么有管家的婆婆,她就能脱身出去干活儿。
沈宁:“成的。”
高里正回家安排,沈宁给他盛了一些米粉带回去给陶氏等人尝尝,又喊别人过来尝米粉。
大家已经词穷,不知道怎么夸了,毕竟从素鸡、素烧鹅等菜就开始夸,即便有俩词儿也早用干了,现在只能猛夸好吃。
裴金子吃得眼泪汪汪的,“我以为大米饭就是最好吃的了,没想到米粉也这么好吃。”
四婶儿嗔道:“瞧你那点出息吧。”
裴金子:“人家都惯老小儿,我是老小儿,从来没捞着特殊对待,你都没舍得单独给我做过大米饭。”
四婶儿:“行了啊,你赚钱,以后买米娘给你做大米饭。”
小珍珠和宝儿瞅着直乐。
沈宁让他俩去请谭秀三人过来吃米粉。
最后只有谭秀过来,姐弟俩没好意思跟着。
因为课间活动的时候有同学给他们讲了学长学弟学妹的观念,说只要晚来的甭管多大年纪都是学弟学妹。
他俩立刻被陈家那种哥哥压制弟弟的阴影掘住,不敢随便动了。
谭秀也没说什么,毕竟来到班上就得遵守班上的规矩。
班上的孩子们默认只有阿年和珍珠、二蛋可以不受班级纪律约束,虎头铁头都要遵守的。
宝儿是特例,他只有4岁,最小。
谭秀各种口味都尝尝,她最喜欢汤粉,尤其鸡汤粉,“阿宁,你能教我这个做法吗?”
沈宁笑道:“没什么特殊的,和面一个做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