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00-110(第37/43页)

   即便这匹马温顺,可牲畜的事儿很难说,保不齐哪天就发狂呢。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行吧。

    这个不是那么难接受。

    阿鹏骑马,两名小厮给小少爷赶车,另外两名小厮赶着拉礼物的车。

    两辆马车是他们跟桃源县大车店买的。

    昨儿大车店的人给他们送过来,结了款恰好从客栈接上几名回程客,今儿一早就回去了。

    尽管小少爷给两嬷嬷和四个小厮提前介绍过豆腐村,重点强调沈老板的作坊有些简陋,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看到作坊轮廓的那一瞬间他们还是沉默了。

    哎呀呀。

    宫嬷嬷在心里默念了好几遍不以貌取人,不以貌取作坊。

    绝对绝对不能露出轻视的眼神儿!

    必须和豆腐娘子搞好关系!

    阿年和珍珠挂念着阿恒的事儿呢,吃过早饭就去路边儿等了。

    看到阿鹏骑马过来,后面跟着两辆马车,珍珠立刻转身往家跑,“娘,阿恒的客人来了。”

    宝儿也跑,“二舅母,姥儿,客人来了。”

    小少爷下车和小鹤年并肩而行。

    水嬷嬷和宫嬷嬷也让小厮停了马车,她俩一起下来。

    宫嬷嬷把小手炉藏在袖中,哎呀,怪冷的,就不能到家再说吗?

    小少爷给阿年介绍两位嬷嬷。

    小鹤年矜持地跟两人打招呼,学着大人嘘寒问暖。

    俩嬷嬷很满意,没想到乡下孩子这般懂礼数,不愧是萧先生夸的好孩子,看来小少爷很会带师弟嘛。

    沈宁在米粉作坊那边儿,听见闺女极具穿透力的声音便快步回来。

    正好小鹤年陪着小少爷等人进了院子。

    王木匠几个在墙根儿做活儿,见状都欠了欠身子给小少爷等人行礼,便继续干活儿。

    宫嬷嬷在外面看得两眼发直,进了院儿里更是两眼一黑的程度。

    这也太、太、太简陋了吧!

    这种土坯屋子她们这辈子就没住过!

    唯一的好处是没养鸡和猪,所以院子里干干净净的,没有鸡屎猪粪。

    正庆幸着,外面传来“嘎嘎”的声音,就见四只大白鹅甩着屁股从外面跑进来,见到有陌生人进门,它们立刻扑棱着翅膀,伸长了鹅颈,探着红色的嘴巴出溜出溜地啄。

    宫嬷嬷:“……”

    她原本纹丝不乱的步伐都有点飘。

    沈宁立刻呵斥一声,让它们去别地儿。

    四只鹅却大有要啄一啄来人的架势。

    小珍珠上前拎起领头的那只鹅,拖着它往墙门去,给它们丢去东院儿,“去那边儿巡逻!”

    宝儿在后面摇旗呐喊,“快走,不许在这里拉屎。”

    四只大鹅立刻排着队栽歪栽歪地跑去东院儿了。

    水嬷嬷朝宫嬷嬷打趣道:“沈娘子家不但会调理人儿,连大鹅都调理得这么好,瞧,还排队呢。”

    小少爷给介绍完,沈宁笑着招呼两位嬷嬷和小厮,请他们屋里坐,又介绍裴母、珍珠、宝儿几个。

    即便和萧先生只有两面之缘,可大家相谈甚欢,而且她和裴长青还对人家寄予厚望,更何况还有现在亲如一家的阿恒,她自然会好好招待两位妈妈的。

    水嬷嬷微微欠身,笑道:“萧先生对沈娘子的厨艺相当赞赏,特意派我们来学学家常菜,山高路远的也不方便提前打招呼,我们就带着书信过来了。”

    沈宁笑道:“萧先生可抬举我了,我就会做几个家常菜,两位嬷嬷不嫌弃那就一起试试。”

    “黄huang黄,河he河,长chang江jiang……”此时东院儿草棚子里突然传来孩子们气吞山河的读书声,吓宫嬷嬷一个激灵,脚步微滑。

    水嬷嬷也扭头看过去,“沈娘子,这是?”

    沈宁笑着解释道:“阿恒和阿年领着村里小孩子读书呢,两位嬷嬷小心台阶。”

    她又问几人吃过早饭没,路上舟车劳顿等等。

    两位嬷嬷跟沈宁交谈又咂摸出点滋味儿来,虽然作坊简陋,房子简陋,可萧先生有一点没说错。

    这家人确实不一般。

    那个小鹤年,小小年纪彬彬有礼,不像乡下孩子更像书香门第出来的子弟。

    那女孩子活泼跳脱,既不像乡下野孩子也不像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十分独特。

    这绝对不是夸张,毕竟京城那些大家闺秀哪个不是斯文安静,有些甚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还有些笑不露齿、声不过两尺。

    平民家有这种活泼的女孩子,却又过于粗野,不会如此懂礼数。

    这女孩子分明也是读书的。

    这个沈娘子就更不一般,你说她是乡野村妇?

    哪个乡野村妇见贵人如此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哪个乡野村妇谈吐如此文雅,言行举止如此不俗?

    哪个乡野村妇能自己点豆腐、做素鸡、做新菜式?

    难不成……是哪个没落大族的子弟?

    陛下让她们来探查,然后得到大族的菜谱传承?

    不不不,宫里什么菜谱没有,那就是探查一下这家人?

    得多接近,多观察。

    这时候东院那边儿又开始诵读“光guang,亮liang……”

    两人就越发好奇,不急着进屋了,反而更想参观一二。

    她们可肩负着陛下深远的使命呐。

    水嬷嬷和善道:“沈娘子,我们贸然前来打扰实在是失礼。萧先生有书信捎来,娘子可以先看看。我们能去东边儿看看么?”

    宫嬷嬷补充道:“我们不会乱看作坊的。”

    沈宁笑道:“作坊也不怕看的,两位请便。”

    她让裴母和珍珠领着两位嬷嬷参观一下。

    要搁以前裴母指定不敢上凑,见了高里正都直躲、话也不敢说,更别说京城来的人。

    现在不一样了。

    她大大方方的,很会待客,笑着请两人去东院儿溜达溜达,顺便介绍一下。

    小珍珠和宝儿在前面开路。

    小少爷拿出一封萧先生给沈宁和裴二郎的书信。

    信和小少爷的书信放在一起,还让小少爷帮裴二郎夫妻念信。

    萧先生离开时裴二郎夫妻还不怎么识字,他也想不到两人短短时间就能写会读的。

    小少爷直接把信递给沈宁,自然不需要代念。

    沈宁浏览了一遍书信内容。

    萧先生怀念了一下当日三人畅谈的情景,鼓励他们多读书,还说他早就请人四处寻找那些农作物,一旦有消息会告诉他们。

    另外他向两人道歉,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