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00-110(第38/43页)
有提前书信通知便送人到家里学厨艺,实在是冒昧,还请他们不要介意,也不要多想,就把他们当做阿恒的家人。
后面写了几样礼物,福字银饼十枚、孩童金锁两个金镯子两对,大人金镶玉镯子一对,金镯子一对,另外贡缎六匹。
沈宁看得都有点不认识金这个字了。
萧先生和自己明明只有两面之缘,是怎么看穿她喜欢金子的?
真是大方人啊!
小少爷看向四个小厮。
四人便将抱着的礼物放到炕上。
小厮将礼盒放在炕上,顺便一一打开,那黄澄澄的真闪瞎眼。
小少爷对沈宁道:“沈姨,实在是抱歉。”
他眼神恳切,希望沈宁理解可能先生也做不得主的意思。
沈宁目前还没理解,毕竟一般人谁会见天儿往皇帝身上想啊。
自己就一个普通人,距离皇帝的阶层十万八千里呢,咋也不会入了皇帝的眼。
她笑道:“阿恒,你别不好意思,你家里来人我不知道多高兴呢。只是这些礼物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
小少爷:“沈姨,这个要收的,是先生的心意。”
沈宁再三推辞,小少爷都坚持。
他觉得这些肯定是皇帝赏赐,那沈姨当然要收。
这是荣耀,以后自然有大用场。
实在推辞不过,沈宁只好收下。
金银之物她没仔细看,可那六匹贡缎应该是御赐之物吧?
诶呀,沈宁瞬间欢喜起来,果然随便认识的一个先生就是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儿么?
那新农作物是不是指日可待?
小少爷没有把水嬷嬷和宫嬷嬷他们宫里出来的背景告诉沈宁和家人,免得给他们增加心理压力,就当成先生派来的,这样更亲切、随意。
反正水嬷嬷他们又不会自己张扬,等相处融洽了,即便知道也没什么。
他跟沈宁表达水嬷嬷和宫嬷嬷偶尔想住在家里的意思,“沈姨,不方便的话可以直接拒绝,两位嬷嬷会理解的。”
沈宁笑道:“哪有什么不方便的?我是怕委屈两位嬷嬷。”
乡下没那么多讲究,大部分人家就那么两间屋子,自家十几口挤在一起,来客人也是挤一挤的。
他们家炕大,倒是不用挤,就是得老头儿老太太一个炕。
蔺承君来的时候裴长青不在家,裴母可以和她一个炕,两位嬷嬷来常住,裴长青肯定不会为她们特意和她分房睡。
所以就得她们和公婆一个炕,中间拉个帘子。
小少爷促狭地笑起来,“我和两位嬷嬷说。”
此时水嬷嬷和宫嬷嬷正站在学习班外面发呆呢。
太震惊了!
这是什么……简陋学堂。
可是好有意思!
这里面的学生有男有女,有大人有孩子,有穷人有富人。
哟,那娘子长得怪俊的,还有俩小娘子也很俊,哦,不是俩小娘子,还有一个是男孩子。
学习班的孩子们是非常非常敏感的!
他们立刻就觉察有人在外面参观,所以坐得越发板正,声音越发洪亮。
不只是老生,新生也有样学样,甚至陈琦都越来越向他们靠拢。
陈玉箫虽然还腼腆害羞,但是周围的孩子们都不害臊,都扯着嗓子大声朗诵,她害羞得完全没必要,所以也敢于出声诵读,两只手也不知不觉地放到后面去,意识到的时候又满脸通红,赶紧收回来抱着胸脯。
水嬷嬷:“大妹子,他们学的是什么?”
裴母笑道:“我也不是很懂呢,就是拼音识字数字算术啥的,珍珠,你给两位奶奶讲讲。”
小珍珠就简单明了地给两人介绍一下。
她虽然表面不爱学习、读书,可她学得又快,而且很会抓重点。
三言两语就解释清楚,还能引起别人的兴趣。
水嬷嬷和宫嬷嬷对视一眼,这是什么?
她俩进宫之前自然不识字,这么多年过去,自然也学会日常用字,毕竟她们还得给陛下写信呢。
据她们所知,不管宫里还是翰林院还是哪里,也没这样学识字吧?
真是闻所未闻呐!
裴母笑道:“俺们乡下孩子也不能跟人家一样拜师读书,正好阿年识字就免费教他们,学会识字算账就能帮作坊干活儿了,以后也能进城当个伙计啥的。”
水嬷嬷听得好奇,“这样就能识字算账?”
裴母:“我也不太懂,孩子们说先学拼音,然后怎么……珍珠,你来给奶奶讲讲。”
小珍珠正从缝隙里偷偷瞅谁开小差呢,闻言回头笑道:“水奶奶、宫奶奶,阿恒说百闻不如一见,我讲再多也没用,你们进去试试不就知道啦?”
娘说了,不放过任何一个来家里的人,尽可能让他们学拼音数字。
里正爷、小姑父、蔺老板等人都被忽悠入坑啦。
水嬷嬷双眼一亮,她想试试。
她示意宫嬷嬷进去。
宫嬷嬷:“……”
我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我还学……学这听都没听过的东西?
宫嬷嬷:“我给他们四个叫来学学,他们不识字的。”
不识字、单纯、憨憨、乖巧听话,这是她们选四人的标准。
她们俩精明就行啦,小太监老实憨厚就好。
小珍珠:“宝儿,你陪着宫奶奶。”
宝儿立刻小短腿勤倒腾,“宫奶奶,这边请。”
知道几人是京城来的,宝儿也瞬间进入表演状态,文绉绉且有礼貌。
小少爷正跟沈宁商量住宿问题,四个小厮每日跟阿鹏往返镇上,他和俩嬷嬷有时在裴家留宿,有时就带着阿年和珍珠去镇上。
沈宁答应了。
宝儿:“二舅母,宫奶奶让四个哥哥去学识字。”
宫奶奶立刻纠正:“他们不是哥哥,是小厮。”她又将四人的名字说了一遍。
宝儿在宋家的时候被宋母教得挺阶级分明的,来沈宁家住着就开始模糊。
因为沈宁家没有小厮丫头下人的,都是年纪比自己大就叫哥哥姐姐,小就叫弟弟妹妹。
淮安还在他们家呢,他们也叫淮安哥哥。
不过宫嬷嬷过于严肃,宝儿有点怕怕的,立刻答应。
宫嬷嬷跟沈宁表示对学习班很感兴趣,想让四个小厮在学厨艺之余也学识字。
沈宁笑道:“当然可以啊。”
宫嬷嬷看她大大方方,一点不排外,心里也舒坦,就大方道:“他们四个学厨艺和识字也用不了一天,其他时间就归沈娘子指派,随便给他们安排什么活儿干。”
沈宁心里乐了,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