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10-120(第35/44页)

公很和善,给他儿子做媳妇儿应该不差,不过她还有个弟弟,她得偷偷带着弟弟走,还让他帮忙。

    她不想让弟弟留在家里被大伯他们当下人使唤,万一也给卖掉当小厮呢?

    可惜造化弄人,张公公被对头派人追杀,他和小媳妇儿被再度发卖。

    他们如没有自由的草芥,在命运的洪流里苦苦挣扎,直到最后一刻。

    时隔多年,这些记忆却无比清晰,清晰得他想起来都有些头晕。

    清晰得他不敢相信自己还活着,娘和姐姐还在身边,珍珠还活着,她爹娘弟弟爷奶都在身边。

    他真的好怕这只是一个梦。

    仔细想想他和娘、姐姐没有什么变化,变化的是……珍珠的爹娘没死。

    他们没死,还变得这么厉害,不但改变了自家的命运,也间接地改变了很多别人的命运,包括他和娘、姐姐。

    但,这不是他知道的过去,所以,他怕这是梦。

    是自己不甘心,于临死前做的梦。

    可哪怕在梦里,他也想再挣扎一次,像珍珍说的那样“我是不服气的,我就要清清白白地活着,哪怕身不由己,我的灵魂也是自由而清白的”。

    清清白白地活着,哪怕粉身碎骨。

    沈宁洗漱之后先和裴长青去东院儿跟苏婆子打个招呼,再去米粉作坊看看。

    米粉作坊这边儿多了三盘石磨,男人们早饭之前先过来推一气米浆子。

    转一圈两人回来准备吃早饭,却见陈琦蹲在西院儿影壁那边儿的墙角不知道干嘛。

    沈宁:“陈琦,吃饭了。”

    陈琦用力搓搓脸,擦掉睫毛上沾的泪珠,站起来应了一声。

    沈宁:“眼睛怎么红了?”

    陈琦笑道:“刚才墙上有只喜鹊,我想逗它,它扇起一蓬雪,给我迷了眼睛。”

    沈宁歪头看看,“雪没事儿的,只要不是沙子就行,吃饭了。”

    在宫嬷嬷的指导下,卢锦和张顺好歹做出一顿早饭,摊了几个卖相不佳的煎饼,煮了一盆卖相还行的米线,一人一个的水潽蛋,另外准备了几碟子下饭的小咸菜。

    卢锦白净的脸上都是锅底灰,头发上还沾着草屑,张顺手上烫起两个燎泡,两人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裴父裴母落座,沈宁和裴长青也落座吃饭。

    看宫嬷嬷还想教训那俩,沈宁寻思到了配合俩老太太施恩的阶段了。

    黑脸红脸要一起唱嘛。

    四个小厮也不是一直住她家,人家就来学几天厨艺,兴许学会拼音就走,没必要闹太严肃。

    她笑道:“宫嬷嬷,咱们吃饭吧。”

    宫嬷嬷这才对四人道:“沈娘子让你们吃饭,就坐下吃饭吧。”

    白天他们都在堂屋吃饭,两张方桌并排摆放。

    卢锦和张顺审时度势,立刻跟沈宁道谢,然后抹一把脸,勤快地帮大家摆碗筷、倒水。

    沈宁:“不用忙活,你们都坐下吃吧。”

    吃完饭裴长青继续和陈琦背书,沈宁去作坊忙碌,裴母和谭秀做针线。

    陈玉箫先去学习班上两节课,学识字加算术,然后再回来做针线。

    水嬷嬷让小全子小才子负责喂马、饮马,哦,马匹暂时被阿鹏他们赶去小谢庄了,等回来再说。

    今儿水嬷嬷先领他俩去镇上熟悉一下,方便以后采买,顺便试探一下他们和另外俩小太监的身份、心思等。

    知己知彼,才好管理。

    顺便去书肆看看顾千里走了没,没走就见个面,走了就以后再说。

    至于学拼音,下午再开始也不迟。

    卢锦和张顺俩却是上午就被宫嬷嬷安排去学拼音了。

    坐在八面漏风的草棚子里,卢锦和张顺心里把嫌弃的白眼翻上天了。

    这寒酸的草棚子!

    这一堆小孩子、半大孩子,甚至还有几个老头儿老婆儿。

    我滴天呐,可真有乐子!

    冬天没啥活儿,除了在家做豆制品的、练习编草席的、做针线的,有些人没活儿就跟沈宁申请也过来学习。

    难得有村里大人主动过来学习,沈宁自然不拒绝,让二蛋给安排。

    人多热闹,有竞争、学得快,能更好地刺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卢锦和张顺过来就见到仿若勾栏瓦肆看戏的场景,一群大人孩子各自坐着小板凳,仰脖儿望着前面挂着的黑木板以及挂画。

    一个不知道有没有十岁的男孩子坐在前面,用根细长的棍子指着黑木板说上课,又让人先读挂画上的拼音。

    “abcde——”

    几个小孩子突然一声长啸,吓得卢锦和张顺一个激灵。

    蒜苗、蒜头、锁头、毛蛋等人刚才看到卢锦和张顺撇嘴不屑的表情了!

    敢瞧不起他们学习班!

    震他!

    之前沈宁看小孩子们学得挺不错,就启发小珍珠按照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来背诵拼音字母。

    这样比小学生初学的aoeiu顺序更加朗朗上口适合背诵,而孩子们记性好,跟着唱几遍就能顺下来,顺下来以后再认、写就更容易,会认会写以后再按照元音、辅音组合来拼读又简单很多。

    现在即便还没开始学拼音的孩子都会“abcd”顺到底。

    不管多复杂的东西,只要几个字一组,再给安排上韵律,背诵就变得容易很多。

    比如身份证号码、手机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组合韵律,习惯344的听见443就会懵。

    等孩子们读完,二蛋就开始分组安排功课了,老生学识字,新生学拼音。

    他让蒜苗、蒜头哥俩带卢锦,让毛蛋锁头俩带张顺。

    锁头虽然学得慢,却记得牢,学得扎实,教张顺绰绰有余。

    卢锦和张顺一开始并不想配合,不就是饿两顿?又不敢饿死他!

    可是,几个淳朴天真又土气的孩子瞪着一双双清澈明亮的或大或小的眼睛看着他们,这种傲慢就扛不住了。

    他们衣着寒酸,头发却梳得整齐,小脸夏天晒得黢黑冬天又冻得通红,却洗得干净,嘴唇干得起皮,牙齿却白白的。

    这些乡下穷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黑色的瞳仁格外黑格外亮,白色的眼球是带着淡淡蓝的白。

    不管那双眼睛大还是小,一起盯着他们的时候,就让他们顶不住。

    蒜苗:“你也叫小德子吗?我叫蒜苗子,我哥哥蒜头子,你比先前的小德子哥哥长得俊长得高,但是你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先前的小德子哥哥学几天就会了,你这样子估计得学好多天。”

    卢锦立刻坐正了身体,“我会不如他?”

    那个连名字都不配他知道的小太监!

    蒜苗:“我以后叫你后德子哥哥吧,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