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卿娘荣华路》 160-170(第2/14页)
身带着股浩然正气,母亲周杨氏,年纪和顾氏差不多,但因为操劳,肌肤蜡黄,手上满是茧子,头发也已花白,畏畏缩缩的,不敢多说话,妹妹周成玉,瘦瘦弱弱,五官挺精致,就是脸色有点黑,若是养白了,也是个美人。
侯府这般郑重其事的为他们接风,周成全很是感激,期间答应了贺侯愿意留在侯府,还很不好意思地表示,他们手头银子不多,原本想着侯府若是不方便收留,他们就借点银子出去住,等来年春闱后再赚银子还债。
“说什么借,这是打我脸呢。”贺侯故作生气,“我与你父亲当年情如兄弟,他还救过我,若是没有他,我可能早已成了废人,这样深厚的恩情,不是钱财这等东西可衡量的。日后就安心住在侯府,当这里是自己的家。”
膳后,还让人给一家子送去了百两银票。
周家人在侯府内安顿下来,他们倒也不找事,府中多个客人,廖红卿都没什么感觉。
过了两日,又来了客人。
同样是来年要参加春闱的举子,举子张学坚,带着妻子姚氏和妹妹张学盼。不过,和周家人不同的是,这一家子到侯府时还算体面,身着绫罗绸缎,还带了三架马车。
侯府同样摆了一场接风宴,还请了周家人作陪。
张家人的存在感明显要强些,翌日张姚氏就带着小姑子一起来拜访廖红卿。
哪怕是同住一府,因侯府占地很广,从客院到世子住的院落至少要走半刻钟。且想要入后院拜访,得先让丫鬟禀告,应允了才会有人带路。
廖红卿知道了贺侯的用意,自然会好生对待客人。
张姚氏是个很健谈的女子,很快就说起了一家人入京的缘由:“别家入京赶考,都是自己一个人上路,偏他不一样,非要我们陪同,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让我们跟着入京见一见世面,还说……他若是考中以后被外放,也许这辈子就只入一次京城。”
她语气诙谐,廖红卿也跟着笑:“张举人是个有心人。”
张姚氏又看了一眼小姑子:“妹妹年纪渐长,还未说亲,夫君也怕误了她,便想着一起入京,若是……”
“嫂嫂。”张学盼一脸羞涩,“世子夫人跟前,您说什么呢。”
廖红卿秒懂,这是想让张学盼嫁在京城,或者说,想请侯府帮着牵线。她没接话茬,转而问起了江南的景致。
姚氏侃侃而谈,张学盼偶尔接几句话,说起了去年去采莲子的事。
廖红卿耐心听着,她没有见识过外地的风土人情,听这些,倒不觉得无聊。
天越来越热,为了不让客人热着,廖红卿吩咐让人给两家客人每日各送两盆冰。
一盆放书房,一盆放房间。
张家姑嫂常到后宅找廖红卿,周家从不来,这冰一送,从来没有入过后宅的周家让人禀告,说是有事相求。
第162章 迂腐
周家来的人不是母女俩,只有周成玉一人。
周成玉最近住在侯府,厨房给他们安排了一日三餐,早膳是粥和小菜还有包子,其余两顿,每顿四菜一汤,菜色换着花样做,点心管够。
养了这许久,周成玉肤色白了些,但还是和以前一样瘦,似乎还更瘦了一点。
廖红卿瞅见她这副模样,倒有些意外。
因为周家兄妹没了父亲,廖红卿有再三嘱咐过,让底下的人好生照顾。
“周姑娘,你怎么还愈发清减了?是饭菜不合胃口吗?”
廖红卿之前还让人去请了个淮南的点心娘子来府里,饭菜不合适,点心多吃点也行。
“不不不!”周成玉连连摆手,“是我自己没胃口。”
廖红卿提议:“要不我让大夫给你准备点开胃的汤药?你这么瘦,得多吃点。”
世人以纤弱为美,但过分纤瘦的姑娘家,旁人又会怀疑能不能生出孩子。
许多长辈在相看儿媳妇时,美不重要,重要的是子嗣。是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男人在娶了妻子后又纳妾蓄婢。
周成玉连连拒绝:“不用不用,真的不用,药材那么贵,我怎么配吃?”
廖红卿听了这话,觉察到不对:“生病了该治就治,不可讳疾忌医。侯府不缺大夫,也不缺药材,周姑娘千万别客气。”
“侯府愿意收留我们母子,已经很好了。”周成玉来了这么久,还没能说到正事上,又不好意思耽误世子夫人太久,忙道:“夫人,今日我来,是想说那个冰盆。我们母女不热,用不着冰盆,您只需要给我哥哥送一个就行,侯府这般抛费,我们母女实在是过意不去。”
“夏日炎热,若是热出病来,麻烦不说,人也受罪啊!”廖红卿原先在范家长大,前院就是书院,也见识过穷苦人家过的日子,那真的是能省则省,吃半个馒头能不饿死,就绝对不会吃整个。
“冰盆是按府中规矩来配的,不好随意更改。”
周成玉欲言又止:“您说了也不算么?管事说,您答应撤,他们才敢撤。”
廖红卿恍然,管事当然可以做主只给一个冰盆,但也怕把这母女俩热出病来,估计也是看出来母女俩胆小,不愿意见侯府的主子,所以才把事情往她身上推。
“我说了也不算呢……”
周成玉惊讶:“可是您是主子啊。”
廖红卿笑了笑:“周姑娘还有事么?”
“没……没有了……”周成玉行一礼,慌慌张张离去。
过于慌张,出门时还被拌了一下,好在门口的丫鬟扶了一把才未摔倒。
廖红卿立刻叫来了管两个客院的胡管事,这位曾经是贺侯身边的随从,曾经办差时伤着了腿脚,走路有点跛,才回府做了管事。
管事办什么差事,全由主母说了算,廖红卿那会儿想着胡管事能懂得贺侯的心思,所以安排他们夫妻去照看客院。
“周家姑娘是怎么回事?养了这么久还那么瘦,咱侯府缺吃的,还是她身上有疾?”
胡管事苦着一张脸:“回禀夫人,她们母女……不愿意多吃,所有带荤的菜全部都拒绝上桌,小的劝了又劝,实在是劝不动啊。后来小的禀了侯爷……”
说到这里,他偷瞄了一眼廖红卿的神情。
身为后宅的管事,跑去请示一家之主,有越级上报之嫌,在军中和官场,这都是大忌。
廖红卿无所谓:“然后呢?”
胡管事松了一口气:“侯爷说随她们高兴,既然喜欢吃素,让小的找一个擅长做素菜的厨子给她们做饭。可她们吃得很少,胃口小,这过了一个多月,小的才觉察到不对劲,发现她们不是爱吃素,而是……想为侯府节省。”
他说到这里,抹了一把脸,猜到是这个缘由,他当时都不敢相信。
偌大侯府,上下二百多人,怎么可能缺吃的?即便要节省,只凭她们俩少吃又能省多少?
他说到这里,讪笑着行了个礼:“小的还准备这两日来问您讨个主意。”
廖红卿也觉得棘手:“你去问父亲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