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刃上青》 6、衣香鬓影(第1/2页)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五,是端阳。”
“粽叶香,裹五粮。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
“剥个粽子沾上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幸福生活万年长。”
......
一方三折的山水围屏将一澧活泉同俗世隔开,轻快的童谣曲调自屏风后传来。绢屏上山水浓淡,用笔匀皴舒朗,山林草木鸟虫一一具细,设色古雅,水色揉兰,侧题庄子《逍遥游》篇中一句,曰: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身着豆绿短衫百迭裙的女史立在屏后,佳人裙摆在云雾缭绕间时匿时现。
雀吐仙水,兽喷檀香,素烟渺渺、碧水潺潺,倒真像是身临仙境、人在瑶台。而“仙侍”二人则分立汤池左右,一位在黄山假石前添宝鼎香炉,一位于蒲草茵褥上半跪,双手奉盘。倘若叫世人见了,定要道上一句“暴殄天物”。
那样皙白如藕的一双芊芊玉手,竟用来奉盘。
盘是高足盘,青色瓷胎,精工一道釉,釉下三彩,青用梅子青,烧青花纹路,花饱叶扁、枝疏而纤长。自盘心延至盘口,口大而浅,故由内到外平撇,做延展状,尤若出盘意。
皂荚、澡豆、无患子果、香宫皂,皆一一呈之于内,侧面各坠一檀木扁方牌,上书小字以示其名,字体清丽娟秀,落的皆是簪花小楷,横竖笔画间浓纤折衷,点顿处堪见书者风骨。
因今日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故而兰汤中特地又加了艾叶、蒲叶、香兰草,据说有遏止百毒百虫复出之功效。
“听眠姐姐,歇歇吧,不必一直举着,我一伸手就能够得到的。”
玉足曲弓,踮踮脚下的鹅卵石,谢寻微从汤泉水里探出头来。乌发散委削肩,蕙尾垂落如羽,落花流水纹的淡紫外衫被随意弃在圆石上,她如今只着中衣一件,少女尚未长成,犹若待绽花苞的曼妙身姿在池中若隐若现。
她以手背拭去额间的珠水,趴在岸边,牵着女史听眠的襻膊,娇声问道:“今年的蜜粽和五毒饼可不可以给我多留一份?”
闻言,听眠搁下高足盘,微伏下身,探手入水,轻轻为谢寻微拢了拢浓密的长发,又以梳篦沾着桑汁,依着乌发延顺的方向捋下,任由如丝如绸般的发,流过掌心。和声细语,温柔道:“哦?殿下是要送给谁?”
“嗯……”谢寻微沉吟一声,眨眨眼,狡黠道:是秘密哦。”
待心字香烧起星星火,白芷、川穹、甘松、山奈等中草药香飘然于风时,女史听雨搁下香箸,又用羽扫拂去一撮香灰,再将一众器具收入方盘之内,移步走过来,故意趣说道:“殿下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难免有三两意中之人,岂能轻易让你我妄猜了去?”
耳尖一红,谢寻微急急辩解道:“才不是呢。是昨日在相国寺,我偶然结识的一位新朋友。”
相国寺、新朋友。
梳发的银篦子在发间顿了顿,听雨、听眠相视一眼,脸色变了变。听眠略带疑惑地问道:“相国寺的一位新朋友?是什么朋友呢?”
谢寻微答道:“是一位……小沙弥。”
她心想:那人虽没剃度,但和一灯大师很熟,并且住在相国寺的山上,说是小沙弥总归没错吧?想来是俗家弟子带发修行才没有剃度。
二人闻言似乎多有释然,悄悄松了一口气。
“那殿下准备何时去?”听眠用细葛布裹住谢寻微的头发,又以五色彩丝系在发尾,将一头半湿未干的乌发收拢住。道:“眼下巳时方过,今日午时要到宝津楼看平川郡王的射柳宴,申时要入宫给陛下问安,戌时还要同太子、太子妃殿下一同到金水河游龙船,怕是没有什么时间空余。”
“山人自有妙计。”谢寻微笑着转过头,冲听雨眨眨眼,听雨立刻心领神会,拖长声道:“知道啦--届时被发现了,殿下记得把我被罚的俸禄偷偷补齐。”
听眠看看谢寻微,又偏头看看听雨,似乎心下了然了什么,探手在水中撩拨一下,掸一串水珠在听雨身上,她笑斥道:“你成日就知道出歪主意,带坏殿下!”
“怎么就是歪主意了,我这是乐成人美。”听雨提裙轻巧避开,反手也撩起一串水珠反击。
一来一回,连带着谢寻微也爬上岸,披起淡紫云衫,赤着脚跟着加入了。
落花绦柳幢幢,佳人的衣香鬓影交叠,拓在画屏上远比山水耐看,一纸绢帛终究太过单薄脆弱,又怎么能够描摹出这样的灵动鲜活呢。
平川郡王谢寻山还未走到近前,就已然听见女子们一连串银铃般的笑声了。虽是兄妹,但因男女有别之故,多有不便,他便恰到好处地止步于一片苍苍的云山画屏外。
他反剪双手,扬声询道:“阿菩,可收拾好了?眼下父王母妃已入宫去,而我要在射柳宴之前,先到枢密院去找江大人,可以顺路带你去城西糕点铺买蟹壳青,或是到御街旁处走走。你可要同去?”
少女提裙踮脚,衣摆和发梢还都淌着水,一双杏眼似乎也跟着湿漉漉的,她两手扶着边沿,倚在画屏上,只肯探出一颗圆脑袋。经由温泉汤水涤润过,面上便尤同蘸霞为妆,更添几分红润来,纤长的脖颈延伸至锁骨处,在淡紫罗衫的衬托下,露出一副羊脂凝玉般光滑莹润的白。她虽稚气未脱,但眉眼、身姿里已然初显世人所谓的风情,如今亭亭玉立在屏下,像一株广瘦玉兰。
而她这一笑,更是风姿巧好。
“还要劳哥哥再稍待片刻,我去去就来。”
口上说着去去就来,可今日却硬生生晚了整整一刻,这让一直环臂倚在门前,静候佳人的谢寻山也颇为讶然。阖宫上下谁人不知寿阳郡主天生丽质,得造物所钟,生来便是一副出水芙蓉的模样,但其性格肆意,向来不拘小节,比之胭脂珠粉似乎更偏爱于刀剑,平日亦并不曾在面容上做甚妆点修饰,甚至会趁谢寻山不在家时,顺手捡上几件谢寻山的居士襕袍穿。
穿但似乎今时不同往日,破天荒地,她竟肯在妆容衣饰上花费心思。
听雨双手端着龙洗面盆和细葛布,路过门前时,意味深长、笑意颇深地望了谢寻山一眼,没有将“相国寺新朋友”一事说破,而是悠悠然走进内殿。
因是端午,女史听风一早便将罗纱幔帐四角皆悬挂彩穗、坠以香囊,以禳毒气。故而今日并未依照惯例将其收束在侧,而是任由其自然垂落。刻下经由蔼蔼和风穿堂而过,吹拂起一角,便可见稚女安然坐在一方月牙凳上。
“听眠姐姐,这几支钗哪个最好看?”
现下,她正单手扶着鬓,将妆匣中的三五雀钗全部摊开,对着镜子一一比量。菱花铜镜向来色泽泛黄,并不能完好地映照出她清如明辉的面庞,但好在也并不能完全掩却她原有的姿色。女史听眠替她画了时下坊间颇为受众的桃花妆,又在她左右两靥含笑的梨涡处,轻轻点上两颗珍珠。
听眠对着镜中丽人,笑应道:“我们小殿下生的好看,自是戴什么都好看。”她垂眼看看妆匣里头呈着的几支钗钿,指着其中一个,道:“不过殿下今日梳的是飞仙髻,簪花太繁、簪玉太简,不如折衷,便选那支沉花簪吧。”
谢寻微依言将其插入发髻,又揽镜自照了片刻,才肯稍挪玉步,去到门前唤一声那位被“冷落”了许久的哥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