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步履之往》 20-30(第4/26页)
还没开始的百年好合,骤然走向命运既定的生死相隔,步蘅并不知晓这段声色往事,若知道,她想当初至少该告诉封疆,让他知道世上多一人怀念大哥,且送那姑娘一点封忱的遗物。
人死缘灭,忘,对生者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但于每一个在往生者身上用过心、动过情的人,在骤然被迫分离后存一份事关逝者的念想,它不会是牵绊,而是助人熬过痛失后漫长寒冬的熹微烛火。这火能焐热冰冷的、灰碎的心,让生者继续生,待寒冬过去,迎来温和春日,迎来新生。
*
提及这段往事并不是沈曼春想和步蘅单独聊的本意,“小姑娘”,沈曼春说完便回归她的正题,“你刚刚说,现在和未来想不到别人,未来有多远,你能喜欢他多久?”
多久?
步蘅没有给它设过上限,但将它用语言描述出来却很难。
因为感情本身柔软,旁人很难感知其中的冷暖与厚重。
沈曼春语气里透着一种经世的沧桑感:“年纪轻的时候,人都会自信心爆棚,相信自己能一成不变,轻易承诺一生一世。年纪长一些,三十而立后的成年人,大江南北地转,经历的人多了,又忙于生计,在感/情/这件事上,就没再有那么多非谁不可。我见过很多一拍两散,人生还没走到一半,就分道扬镳的情侣。好一点儿的,默契地冷淡对方,渐行渐远;差一些的,分手的时候歇斯底里,恨不得咬死对方,老死不相往来……”
沈曼春顿了下,向步蘅重申一个惨淡的事实:“现在封家就剩下他一个人。”
旧乡难回,自己成户,就算死,碑上也暂无亲属姓名可刻。
沈曼春道:“我从前想,我一定要替他把关感情/方面的事。但他已经定了你。我尊重他的个人意志,可我也放不下我的担心。孤零零活着的人,如果感情半路生变,对他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尤其对他和他哥哥那样重情的人。”
沈曼春怕,怕日后出现这个万一。
沈曼春:“他叫我一声姐,我得替他想得长远。”
步蘅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沈曼春会想得长远,是因为她用心在照拂封疆,步蘅感恩。
封忱给封疆留下的遗产几无,因为生前几乎都用在了帮扶别人身上;封忱给封疆留下的遗产又有很多,念及和他朋友一场,因他而对封疆倾囊相待的人,是他留给封疆最宝贵的财富。
步蘅主动:“您有话想嘱咐我?”
沈曼春回:“是,我希望你永远不会糟蹋他的心意,不会抛弃他,万事以他为重。”
这个要求不能说不苛刻,但只有苛刻,才能摸清人的底限。沈曼春故意如此强求,她想要了解步蘅用心的程度。
步蘅能够理解沈曼春的立场,在封疆的事上,沈曼春的站位大概可以类比封忱。
但每个人对待生活和感情的态度不同,价值观念千差万别。
步蘅想,并非她不能万事以封疆为重,就等于不在乎、不够爱。
她摸爬滚打这二十余年,被生活教会了一点,亲情也好,爱情也好,名利也好,理想也好,都不会是人生的全部。
*
跟沈曼春才刚结识,和她第一次聊,就说得如此深远,不在步蘅意料之内。
但步蘅对所有出自真心的话,都有天生的敬畏心。
沈曼春问,她便答。
窗外竹叶唰唰,为步蘅的声音打底:“我听得懂您的心意。但我现在只能说抱歉。”
她先给出结果,而后是缘由:“我还年轻,有些观念您听了,可能不会认同。我不知道您怎样定义糟蹋这个词。
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和一直待在他身边有了冲突,我暂时离开算抛弃的话,我可能会抛弃他。我没有办法保证,自己会一辈子都待在他的羽翼之下哪儿也不去。
我刚刚踏进社会半只脚,未来我会面临一些选择。以他为重,以成为更好的我自己为重,也许这之间会有矛盾、冲突。我有自己职业方向上的规划,我往前走,他也会有自己的事业去打拼。我能保证的是,我每走一步都会和他沟通,其余的,我暂时没办法拍胸脯打包票,说我一定做得到、永远做得到。”
沈曼春原本只为试探,扯来扯去,无非是要嘱咐人多珍重封疆。
话加了料听起来变重,但她并非是一个真的会苛求人的人。
这话抛出去,此刻倒又得来意外的收获。
眼前这姑娘人看着嫩且娇,但异常清醒。
这一瞬间给她的感觉,像是同一个不惑之年的灵魂在对话。
沈曼春倒希望这真是封疆的良人。
封忱已是永久的意难平,她盼封疆能有好运气,只被爱,不被伤,求便得,索便有。
第23章 步履之往他的所谓“尝”,原来是指,……
第二十三章:不似他眉眼动人五
沈曼春爱过男人,也爱过女人,见过有人不撞南墙不回头,认准了一个人往死里折腾;更见过有人遍地留情,爱的对象鬼话连篇般朝令夕改。
她早就过了谈及爱,出口便是誓言的年纪,对年轻人而言,是多提点好,还是让他们自己摸索好,她并不确定。
何况在感/情/事上,沈曼春自觉并无出师之日,和伴侣相处的每一天,都是一次新的学习。
她不见得有提点别人的资格。
琢磨完,突然就对封忱生了些怨。
怨这个已经化成鬼,不肯在人生路上多陪她们一程的旧友。
如果封忱还在,怎么会轮得到她这个外姓人摆一幅家长的姿态出来。
这个角色,不需要动脑细想,也知道绝对讨人嫌。
*
聊到这儿,沈曼春摆弄起桌案上的月牙形黑釉笔洗,这摆件有些年头了,是她从家里的长辈那儿顺来的。
笔洗边缘已经因为人的常年把玩被磨亮。
但经得起时间淬炼的东西,自有一种风骨在。
眼前这年轻姑娘,从言谈间透露出的,也是她身体里装着的一把倔强骨头。
再说教下去,能把天儿聊死。
沈曼春自动改话家常,问及小儿女情/事:“你跟封二那么多年,你从哪儿开始,喜欢那小子什么?”
这个问题步蘅曾经问过自己,但“喜欢什么”这件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很难有确切的唯一解。
沈曼春猜得随意:“是看中了他招人眼的皮呢,还是中意他那个老太太似的性子?”
因为前面的一席话,步蘅已经单方面同沈曼春建立了信任。
此刻沈曼春这句性子如老太太过于契合步蘅的认知,更是让步蘅不排斥同她分享更多:“您开口问,我愿意答得清楚明白,但我们俩认识的年岁太久了,刨根究底的话,工程量非常庞大。就算刨完了,我也很难确定我心里的芽儿是从哪个时间节点开始冒的……”待她察觉,已是叶蔓成树,只剩认栽的份儿。
又因为沈曼春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