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位: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登位》 70-80(第12/16页)

武帝!

    他们说顾丛嘉谋害苏昭仪,可以,但,说昭武帝偏袒,凉薄,那就不行!

    苏丞相头疼的原因就在于此,知道原因,当然要改,他倒是可以重新想话术,可他们先前说了很久的顾丛嘉谋害庶母,昭武帝偏袒凉薄不给追封,以致于现在只要提到顾丛嘉谋害庶母,其他人也会想到后面陛下偏袒这几句,但,昭武帝是说不得的!

    这算什么,昭武帝平常护着顾丛嘉也就算了,在民间,他的名声还能护着顾丛嘉的名声?

    苏丞相都被自己的想法给气笑了,但偏生一时之间,还真没有什么好话术,现在只能等大理寺去查顾丛嘉了……苏丞相叹了一口气,暂时停了手下的动作。

    毕竟,大规模的在京中传播流言,也是需要钱的,做的事有成效那自然是值得的,但没有成效的事,还费钱,那还是先等等吧。

    **

    翌日,早上的天气很好,异常明亮,太阳早早的就挥洒下了她的光辉。

    会试应届七千人,录取四百零二人,殿试开始。

    古老厚重的宫门朝学子们打开,一群人欣喜又紧张的踏进宫门。

    而另一边,大理寺卿带着人向明武殿走去,京中流言虽可控,但若是一直不让大理寺查的话,人言可畏,昭武帝不想让顾丛嘉的名声有一点污点。

    故而,在大理寺卿第三次上奏折的时候,昭武帝同意了他们去问顾丛嘉,并批语,好好的查,查清楚!

    因着昭武帝非常明显的态度,所以此次是由大理寺卿带队过来问顾丛嘉几句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陛下那么爱重秦王,要是其他人问话的时候不小心对秦王不敬,大理寺卿毫不怀疑会牵扯到自己。

    虽说当官的没几个是不长眼的,但是,这种事情还是自己来比较保险。

    秦王之尊,他亲自来问话也是说得过去的。

    大理寺卿在路上想东想西的,直到来到明武殿前,不由得屏住了呼吸,昭武帝将秦王殿下护的很严实,秦王上一次出现在众人眼前还是很久之前的新年宴会。

    大理寺卿进来后,没敢抬头,第一时间:“臣请秦王安。”

    没人说话,大理寺卿一时忐忑,怕秦王是因为他来问其关于谋害苏昭仪的事从而给自己一个下马威——长时间的弯腰行礼,但显然,并没有。

    顾丛嘉还没有跌份到那种程度,他还不至于因为大理寺卿来问他一些事而对其无礼,再怎么说,大理寺卿也是朝廷命官,来也是秉公办案,且,这也是昭武帝的一番心意——京中流言可畏,他不想自己的名声有污。

    昭武帝的意思,顾丛嘉自然是明白的,他当接受老父亲的一番好意。

    大理寺卿被明和扶起来,另有宫人安置好了椅子,让其坐下。

    大理寺卿心中的忐忑被这一番动作很好的安抚住了,显然,秦王是不介意他们此次问话的。

    大理寺卿这才敢抬头,上首的人脸上还带着点婴儿肥,桃花眼,一副乖巧可亲的容貌,但,端坐着,如陛下一般漆黑的瞳孔里仿若藏着深海,气质如渊,便让人不敢因其容貌而小瞧。

    大理寺卿想,这气质,与陛下有八成像……这就是陛下亲自抚养的秦王殿下吗。

    这样想着,大理寺卿的态度又柔了几分,他努力的挤出一抹柔和的笑容:“听闻殿下您和苏昭仪有几分恩怨?”

    ……经过一番问话之后,大理寺卿心渐渐松下来,秦王殿下还是好说话的。

    只不过……看着眼前这一幕,大理寺卿的心又死了。

    大理寺卿来是为了防止底下人说错话冒犯了秦王从而牵连到自己,但他自己来,这都不用牵连了,直接完蛋。

    在大理寺卿渐渐引导,知道顾丛嘉在前不久撞上了永和宫大宫女之后,他眼神一亮,便请求顾丛嘉将能否将那天的衣服拿给他,因为,他们查到,苏昭仪的死因乃是因为佛经上的毒。

    而恰巧,顾丛嘉曾经撞上了木雅,她还带着几本佛经。

    这便是他们锁定秦王为嫌疑人的主要原因。

    顾丛嘉同意了,然而,在明和将衣服递给大理寺卿的下一瞬,大理寺卿的瞳孔瞬间缩起,眼睁睁的看着原本端坐那里的秦王倒下,一副人事不知的模样。

    大理寺卿都顾不得去接衣服了,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他要完蛋了。

    秦王在他问话这天当众晕倒,不管怎么样,他都逃不掉。

    苏丞相等待的时机到了,殿试完毕,回到府中,他就收到了大理寺去往宫中的消息,正安排人打算重新传播流言的时候,他又收到了一条信息。

    顾丛嘉昏倒,昭武帝大怒,大理寺一行人已全部下狱了。

    底下的人看着苏丞相,小心翼翼的:“大人?”

    苏丞相回神,“方才吩咐你们的事先等等。”

    “是。”虽然不解,但做人下属第一件事就是不该问的别问。

    待人走了之后,苏丞相笑了起来,在庄文君被昭武帝任为右相之后,他头一次这么高兴。

    苏丞相高兴,很高兴,他费这么大力气在京城传播流言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破坏顾丛嘉的名声,让其名声臭不可闻,断绝其嫡子礼法正统的竞争力吗?

    现在顾丛嘉晕倒了,要是恶意一点想,会不会是他曾经的怪症复发了?

    要是顾丛嘉身上的怪症复发,都不用苏丞相在做什么,顾丛嘉身上礼法正统的竞争力自会消失,这样的结果,比苏丞相破坏其名声的后果要更好。

    苏丞相预想中的结果,顾丛嘉的名声会在朝中,在民间臭了,但还是会有陛下,昭武帝怕是不会因这些而改变对秦王的态度。

    那么,康王要登位还是会有阻力——昭武帝不喜他,但欢喜嫡子。

    哪怕这个嫡子在世上的名声已经臭了,但昭武帝欢喜。

    陛下欢喜嫡子,漠视长子的态度,再加上嫡子身体健康,这也算是个不小阻力,但那时,有了众老大臣支撑的长子是可以直面这些阻力的。

    顾丛嘉的名声臭了,康王的名声被洗白,得到众位老大臣的支持,哪怕后面还有阻力,这已是苏丞相能够设想的最好的结果了,但万万没想到,世事还能更好——顾丛嘉的怪症复发,那么昭武帝欢喜嫡子,漠视长子态度的阻力会小了三成不止……谁让顾丛嘉的身体不好呢?

    这就回到了之前顾丛嘉身患怪症的时候了。

    苏丞相心想,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啊。

    现在的苏齐贤还没想过顾丛嘉是被下毒,而且这个毒是苏氏下得的可能性。

    毕竟,他当初也没打算给顾丛嘉下毒——作死也不是这么作的,对一个备受帝王宠爱的皇子下毒,他是想让家族繁荣昌盛,而不是想把家族拖到地府。

    陈王怎么也没想过今天会这么混乱,他虽被罚闭门思过,但这和幽禁又不一样,外面的消息昭武帝是不禁止他们流通的,再说了,当初弹劾四个人拉拢人心,结党营私,就只有康王和陈王好端端的,没被削爵。

    轮到谁的消息传递困难也轮不到他们俩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