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位: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登位》 120-130(第8/14页)

人防不胜防的手段,陈王都栽成这样了,赵王不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陈王……他总不能一直防着后宅吧?

    且,河边柳树下,这个地点太微妙了,要是没记错的话,大理寺就是在这里发现了围栏不顶用的事……他嫌疑最大的尸体案……

    赵王抬眼,同陈王对上视线,这一刻,两人共频,一定要保证一次将魏王搞死,绝不给他翻身的机会,这样的毒蛇,他们忌惮。

    比顾丛嘉的忌惮还尤甚,最起码,顾丛嘉走的还是煌煌大道,就是昭武帝的圣宠和自身的政绩,而魏王这小子,是玩阴的啊。

    在瑞方公主做最后准备,等待迎娶璃国王子的时候,来自陈王的哭诉奏折和赵王的喊冤奏折一并出现在了昭武帝的御案上。

    不一样的奏折,不一样的人,同样的目标,剑指魏王。

    第126章 第126章立储(13)

    陈王哭诉:“儿臣不知与六皇弟有何深仇大恨,竟能叫他去引诱璃国公主设计儿臣!儿臣冤枉啊!”附上莫叔亲笔,承认公主好几次同魏王约于河道柳树下,且,他们能及时给陈王送珊瑚也是得到了魏王的指点。

    由此,魏王殷殷切切指导璃国使团扒上陈王一事确凿,且,在魏王指导璃国使团的时候,他还同璃国公主有着密切来往。

    就算,没有璃国公主之死的事情,他这样的做法是想怎?怎么,享受偷情的韵味吗?尤其是在明确知道璃国使团想要搭上陈王的时候,还和璃国公主联系着呢?

    而在璃国公主之死这件事一出来之后,再加上魏王的种种行为,这简直更可疑了好吗?

    而赵王喊冤:“工部左侍郎贪墨证据确凿,罪大恶极,但,那醉汉和两小童在下大暴雨的夜晚在河边坠河,过于蹊跷,且时间还在万寿节前夕,若真是工部左侍郎贪墨导致的此事,儿臣愿认罚,可,河道柳树边的地点也实在巧合,儿臣合理怀疑,是这几人撞见了什么不该撞见的,以致于被灭口……再加之,六皇弟与我有不少争端,儿臣以为,这是六皇弟为栽赃我所致,请父皇明查!”

    两封奏折,一下子点燃了自陈王沉寂而表面平静的朝堂,风雨终究落下。

    眼下,这两封奏折被摔到魏王面前,“你有什么说的吗?”

    魏王看着莫叔的亲笔,手攥成了拳,他敢背刺他!一时心中又气又怒,现在的魏王还以为是莫叔泄密,所以才被陈王他们查到此事,不然,他想不出这件事为何会暴露。

    他不怀疑陈王真心想要调查的时候调查不到,毕竟,这件事又不像那几具尸体,所有动手的痕迹都被大雨冲刷个干净,只是,这件事陈王本不该想到,不会去调查的。

    就凭他对陈王他们的了解,凭璃国使团从进京起就专攻陈王府的目标,以及他们携带数百万两,却只给了昭武帝小部分,给陈王大部分的作风……这样的孤注一掷,陈王怎么可能会想到他,就算因为当初他上奏折过于快速进而怀疑他,也不该一下子就追溯到他与璃国使团的源头,陈王不该想到的。

    结果,陈王不仅想到了,还调查了,甚至这件事牵出萝卜扯出泥,还将尸体之事重提,除了莫叔背刺告发,魏王想不到其他可能。

    然,来自上首冰冷的视线让他知道,现在不是陷于情绪之中的时候,这件事不能认,魏王在心中定调,一旦承认,他所做的,让陈王在政治上慢性死亡的局面和赵王万寿节前夕爆雷,给昭武帝找晦气的嫌疑全部白费。

    而且,不止功夫白费,一旦他认下,那岂不是承认自己故意在万寿节前夕给昭武帝找晦气,且,算计昭武帝,让其怒火烧到赵王身上……上意不可揣测,他这都不是揣测上意了,而是直接想让上意跟着他的算计走……这种算计,魏王想不出有什么能活命的可能,这对任何一个帝王来说都是不可容忍的。

    一时间,脑袋疯狂转动,叮——

    还真被他给想到了,“父皇,儿臣好歹是亲王,有什么不可得,非得去引诱璃国公主?”

    “儿臣还有一疑问,璃国公主心怀不轨,都害的本王侄儿腹死胎中了,二皇兄竟然能念及外邦友谊,退回璃国公主携带的百万两嫁妆?!”

    魏王说第一句话的时候,陈王的嘴角还是上扬的,有什么不可得,储位不可得,去引诱璃国公主是为了把政敌拖下去,此是为了储位,他在心中冷笑,打算等会就去反驳他。

    但等到魏王说第二句的时候,陈王的神情就阴冷了下来,他没想到魏王还能以如此角度来为自己开脱。

    他原是因为要卖了璃国使团,死道友不死贫道,所以,将大额银两还了回去,不然,手里拿着璃国使团他们供奉的银两,在那侃侃而谈璃国公主心怀不轨,璃国心有不臣,岂不是太*过可笑了些,这也要那也要,贪的多根本不可能从魏王上一次设的局里出来。

    若不是后来昭武帝的话,事实上,陈王的计策本该成功。

    不过现在,陈王为了能更好的甩锅,从上一局璃国公主之死的事情里出来,进而归璃国使团银两的事现在到成了陈王与璃国使团勾结的证据——不然,怎么解释魏王的话,在陈王自己认定璃国公主心怀不轨,害死自己嫡长子的时候,陈王竟然将那些银两尽数归还给了璃国使团?

    怎么,陈王这么看重璃国这么一个小国?还是说,陈王与璃国使团的确勾结了?

    陈王冷笑:“六弟还真是巧舌如簧啊。”

    “请父皇明鉴,儿臣归还那些银两是因为儿臣觉得,那些是璃国公主的陪嫁,儿臣堂堂亲王,拿一个女子的嫁妆,诸国的使臣都还在,名声不太好听,而且,那些银两是璃国公主的陪嫁,儿臣与王妃一见到就想到那未能出生的子嗣……”

    说着,陈王眼眶便有些红。

    赵王看着陈王说红就红的眼眶,有些咋舌,上次陈王落泪让昭武帝不得不顺着他的话去讲,这次,陈王是铁了心将苦肉计实施到底啊。

    虽然心里腹诽,但赵王还是站出来了,现在他和陈王可是同一战线的,魏王的说辞实在是刁钻,现下能将魏王定死的证据就是莫叔的那一份亲笔证词,一旦让魏王扭转,坐实陈王和璃国使团勾结,那这份证词便不再顶用,魏王便可瞬间翻身。

    “父皇,儿臣以为,二皇兄说的在理,且,一小国使臣,有何需要我大周亲王纡尊降贵去勾结?!这简直荒谬!”

    赵王义正言辞,理由正当,是的,作为大周的亲王,有什么是需要他们去勾结一个小国使团的,更何况,这还是曾经夺储的大热门人选,陈王。

    魏王:“储位!”

    “因为储位!二皇兄因璃国公主之事,平不了家,能力平庸,导致一下子就从争储的有力人选退出,现在是恨儿臣当初那么快上奏,以致于勾结璃国使团,要给儿臣定罪,将儿臣也拉下去……”

    陈王:“你不也是!装什么!不是你先引诱璃国公主,让人家对你动心,然后设计其进入陈王府死亡,给我设了那么大一个局,为了将我拉下去!我倒是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也到出卖风尘的地步了,也不知道卖的开不开心?!”

    魏王和陈王这惊天一吵,原本就安静的朝堂更是寂静无声,所有人都垂下了头,不敢参与这几位王爷的斗争中。

    夺储固然有各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