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谪宦》 70-80(第14/18页)
待见的态度。
司马厝垂眸,强迫自己不去看旁边的云卿安,定了定神后行至赵建章身前,还未来得及开口便已听外爷那颤巍巍的话语。
“[1]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泾渭不明则乱,是非不分则殆。”赵建章比司马厝矮了整整一个头,气势却分毫不弱,恨铁不成钢地盯着他道,“原先都当你是个有分寸的,你这是……”
司马厝沉默了片刻,终是在他面前跪下,道:“司马有过,外爷息怒。”
和小时候犯了事被责罚的时候如出一辙,他脾气倔得很和司马霆争吵没半点消停,却在赵建章面前极为听话,哪怕是国公府里边的管教更加严苛。可往往每次,心软的都是长辈,偏爱是掩不住的。
赵建章强自平了平喘,俯下身来想要将他扶起,缓了口气仍抱有希望地问道:“你来告诉外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说实话。”
哪怕是逢场作戏也好,一时妄为未必就不能回头。而回应他的,无声形如默认。
执拗未动,司马厝根本没法替自己辩解。
“国老若想听,本督尽可告知,基于实准,不偏不差。”云卿安在对上赵建章投来的审视眼神时,淡淡开口道。对先前的驱赶无动于衷,他所念的,不过是司马厝的处境,惟望其顺意。
赵建章对云卿安已含了诸多怒怼,此刻闻言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冷声道:“家事自有商讨,无需容外人置喙。今日阁下有何高见且替魏掌印传达的,不妨还是先行住口,也免遭人生厌。”
“国老误会,本督前来是自发之意。国老避仕已久,清明远扬,今迢迢而来屡进谏言为国为民,肱骨之臣实该受敬重,故而拜访无关其他。至于司马……”云卿安低首道,“所为不过本督的一厢情愿,手段卑劣,迫他的。”
司马厝猛地抬眼看向云卿安。
所见却只有平静的表象。可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把责任都推卸到云卿安的身上,事实究竟如何他自己清楚。
赵建章冷哼一声,对云卿安打量几眼后讽道:“原是如此,云厂督真能令老夫大开眼界。被调.教出来的一身好本事,媚主欺下,奴骨祸色,蒙蔽人心,也难怪能扶摇直上……”
“非一人致成,还请外爷责罚。”司马厝忽而重重地叩首,声音不算大却字字清晰,“始于相对,陷于心乱,挣于理德,一步一步,非我所愿,而情意昔起难为。卿安于我,不是穷迫。”
相悦而已,更谈不上是走投无路之举。
静寂短短片刻,而又仿佛过了很久。
云卿安的眼眶发着热。
不管今后如何,但终是在司马厝心里占有了一个实实在在位置的。
司马厝本来完全可以当做他们二人之间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口否认就是,云卿安也会无条件地配合,这样就算作把那段见不得光的过去彻底抹杀。本就要断了的,这又有何妨?只当做是初尝人事的误举,翻脸便可不认,一干二净。
可司马厝无论如何都不会这样做。
“他于你,不是穷迫?”赵建章惊愕过后,跌撞后退数步,怔怔地失神了般,“你给我起来,把话说清楚!”
而再次回应他的只有越来越重的叩头之声。既然是司马厝亲口所出,又如何由得他找理由开脱否认?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还是说,我赵建章不但在当年管教不好自己的闺女,白白让她被个瞻前不顾后的铁心肠兵棍子挑去,其后还遭了那么大的罪!我愧对于她,而只能够想方设法地在你身上尽力挽补,这么多年来,我难道亏待过你不成?”赵建章仰着脸,那几乎全白的髭须被泪水瞬间润湿,悲痛道,“如今,却还要眼睁睁看着唯一的外孙误入歧途,置声名礼法于不顾……司马,放你上战场是抗羌杀敌保八方安泰的,不是回京之后同一个阉奴沉迷于床榻之上颠鸾倒凤!你要如何给出一个交代?”
清佞宦,扶社稷当为重任,将者必担之。他简直不能想象,这两人方才就已亲密至此,而其在背地里都进展到了什么程度,如何能为世人容?有辱脸面,何其令人不耻。
山溪一渡,交情浅浅作另说,可这,是吗?
第78章 朝闻道
又数月稍纵即逝。
朝服冠冕加身时, 多多少少地都能让人生出一点正襟危坐不得松的感觉。可明黄锦缎宛若敛了日月的光辉,彰显更是极重,无论是光化青天还是霾暗千尺, 其位也不可撼动。
虽然是一如既往的仪仗侍卫在侧,官奏以闻, 李延瞻却只觉厌烦。御桌上是厚厚一沓待批阅的奏折, 他就算不看也知道里边的大致内容, 全是令他头疼的。
自同羌全面开战后,朔北接连起了几次战事,所幸应付得来。
御侍的小太监见他正在以手支额闭目养神也没敢打扰, 轻手轻脚地在旁添了添龙涎香, 蒸腾间好似什么都没有改变。
而让人都能看在眼里而讳莫如深的是, 圣颜分明是变了,所谓的尊容明相不过是亏空疲怠,浓彩重墨糊出来的空架子。
“朕问你, 垣真道人近日可有给宫里传过消息了, 他推算出准确的得道之机了没有?”片刻后,李延瞻才抬起眼皮直了直身子, 自然而然地就问出了他当下最关心的事情。
“回皇上, 真人有言,天机窥知需得慎重, 万不可于求成, 故忍一时而谋。望陛下稍安勿躁。”小太监低声下气道。
是怎么个一回事,明眼人也清楚。
如今共起弹劾得成, 朝臣百官扬眉吐气, 皆纷纷磨刀霍霍要作为,谏言一道接着一道。尽管云督被皇上维护着而后代行了掌印之权, 宦党随着魏玠之势焰今时低迷也在所难免。经事收敛,道士在这关头也都还不敢乱动。
李延瞻却对这般处事极为不习惯,他闻言面色越发不好,眉目的郁色更浓。
恐被牵连遭骂,小太监忙察言观色道:“虽说事务繁忙,皇上可是看奏折看乏了?何不先行……”
“给朕住口!何时轮得到你来多言。”李延瞻忽而朝他一瞪眼,怒道。
暂歇又能如何,过后还不照样是得忙得焦头烂额,身处高位偏生没得自在舒坦,万一他一个不慎就又会被逮着引起不必要的风言风语。
“陛下息怒,奴婢有罪!”小太监不明所以,而身体已先一步做出反应。他重重地跪倒在地,抬手就朝自己脸上抽巴掌,打得声声清脆听着就让人觉得生疼。
李延瞻却完全没有消气的意思,双目赤红,起身就伸出手指着人破口大骂,也不知究竟在骂谁,道:“你们有罪?你们有什么罪?有什么过错还不是得靠朕来担着!朕休息了一会儿的功夫就是怠政无能,朕器重宦臣就是听信祸言是非不分!人前恭敬有加的,在背地里还不知是怎么个对朕不满法,既然一个个的都这般有本事才干,那还要朕这个君做什么?白给你们这些舔鞋底的烂东西脸面!”
“陛下恕罪……”跪着的人哆哆嗦嗦着,除了会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求饶,其他什么也不会。
李延瞻见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道:“传!立即去给朕,将魏大伴传来觐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