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灯如漆点松花: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鬼灯如漆点松花》 120-130(第6/20页)

在卯日的胸膛上,屏住呼吸,听卯日的心跳声。

    一声一声。

    艳鬼再一次拥有了人的心跳。

    有力、平稳。

    生生不息。

    姬青翰把卯日的衣袖掀上去,用自己胳膊感受他的体温。细腻的肌理,温良的体温。他有些不确定,又用另一只的胳膊感受卯日有没有温度。

    正巧宣王近侍来御花园寻太子,一群人走到山石下,就被姬青翰叫住。

    他们得令上了山石,弯着腰,恭敬问太子爷有什么吩咐。

    姬青翰:“你看得见镇南将军吗?”

    公公小心抬头,瞄了一眼身边的卯日,觉得对方天姿玉貌,恍若神仙,连忙点头。

    姬青翰:“过来,你摸摸他的手背,有没有温度?”

    卯日坐在美人靠上,姬青翰牵着他一只手,日光照得那只手白皙如玉,比读书人着墨的手还要文雅三分。

    “镇南将军失礼,”公公擦拭了手,慢慢搭上卯日手背,那上面有一些斑驳的花纹,在日光下呈现璀璨的金色,似是金丝在流动,他的手光滑细腻,只是体温有些偏低,“回太子爷,镇南将军没有发烫,是正常体温。”

    姬青翰就一个字:“赏。”

    不知道为什么被赏的公公笑眯眯地点头:“谢过太子爷与镇南将军。”

    姬青翰:“叫他太子妃。”

    “是是是,谢过太子爷与太子妃……”公公顿了一下,皱着眉头,也知道太子刚刚在御书房和陛下闹什么了,但他不敢明面上忤逆太子,便乐呵呵说,“太子爷与太子妃真是神仙眷侣,天作之合!”

    姬青翰笑起来:“不错,我们是鬼神眷侣,天作之合。”

    公公:“太子爷,陛下有请。您眼下心情好,不如就顺着陛下一些,哄得陛下高兴了,也好早日设宴祭天,昭告天下,让镇南将军成为名正言顺的太子妃。”

    宣王身边的近侍都是老人,看着姬青翰长大,宣王妃薨后侍从们怜惜小青翰,也知道他的脾性,大都顺着他来。

    “太子妃,等您祭天后,奴才也向你讨个头赏,沾沾福气。”

    卯日点头:“好。”

    姬青翰回御书房,宣王却让卯日候在外面。

    姬青翰知道宣王一时不能接受自己爱上了男人,也没有继续闹,摆摆手让公公招待好卯日,自己去见父皇。

    姬青翰推开房门的后,屋里便响起宣王的声音。

    “过来跪下。”

    姬青翰关上门,面朝着书房的东面,熟练掀袍跪下。

    宣王:“你的疯病,是不是因为他?”

    “不是。”姬青翰道,“父皇,他救了儿臣。如果不是卯日,儿臣在春城跌下悬崖那日就死了。至于疯病是……”

    “朕问你什么,就答什么,”

    宣王负着手站在姬青翰身侧,姬青翰住了口,两人一齐看御书房东面墙上的画卷。

    “伽蓝寺神像怎么回事?”

    “儿臣想让百姓记得何弘声的好,所以抬肉施食,请巫师们绕着神像为何弘声祈福。”

    “但朕怎么听说,那些巫师念的都是春以尘?何儒青也与你不欢而散,你老实交代,你到底做了什么。”

    姬青翰避而不谈,脊背挺直,转而说:“父皇,先皇驾崩时,国库的银子有多少?”

    “五百万两。”

    “现在呢?”

    “六千万两。”

    姬青翰:“父皇在位这些年,养精蓄锐,诛杀查抄贪官,不许豪强鱼肉百姓,这些钱币大都来自于他们。有了这笔银两,河道可修,饥馑可赈,兵事可备,上可对列祖列宗,下可对亿兆百姓。父皇,难道甘心仅限于此吗?”

    宣王被他说中心事,不再开口。

    “这些年来,何儒青居功自傲,他虽为大周护国功臣,数次封爵进位,可本人却鱼目骄横,何家势力膨胀之快。他插手临沂,临沂上下官员勾结,私吞朝堂钱款。其子何弘声主持伽蓝寺建筑,狗血淋头,恶咒皇嗣。儿臣在春城之行中,还发现一事,何儒青手中有兵权,却为谋私利装神弄鬼,勾结巫师操控人心,干预政务,怀疑有巫蛊乱政之心。”

    姬青翰直视着画卷上的宣王妃容颜,“父皇,你好好想想,该不该动手?若是动了手,国库岂止六千万两?我大周江山何止千万里土地?”

    这些年,宣王纵容太子,不也是存了让太子对付何儒青的心吗?他做了什么,不就是宣王想让姬青翰做的吗。

    宣王伸手按了按姬青翰的肩膀:“你觉得该怎么做?”

    “设宴祭天,封镇南将军为镇南王,何儒青为江南王。何儒青奉诏,万事大吉。若他抗旨不准,就在天坛上将其擒获。”

    宣王转过头,看他一眼,虽然知道他心里的弯弯绕绕,还是笑着说:“就这么喜欢你的太子妃?”

    “他更喜欢我,离开我就要死要活的。”

    姬青翰仰了一下头,语气透着股明晃晃的炫耀,他还以为自己很内敛克制,但面上那抹得意之色已经让宣王失笑。

    “臭小子,别以为朕看不出来,镇南将军和春以尘一模一样,当着你母妃的面,要是做出李代桃僵的事来,朕必定在列祖列宗前抽你。”

    姬青翰收敛了一些,端正态度:“我只爱他一人。”

    宣王:“小时候没少抱着西周春以尘的画卷入睡,要朕说,都怪张高秋给你讲了他的事。”

    姬青翰被揭穿也不恼:“过些时日是高秋姨娘的忌日,儿臣想带镇南将军去看望她。”

    宣王便点了点头,又强调了一句:“祭天之前,少出去惹是生非!”

    姬青翰带着卯日离开王庭后,宣王便招国师礼官入宫商议祭天的事,诸位大臣突然听说帝王祭天,稍有疑虑,随后宣王便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由打消了疑惑,并将祭天定在了春末吉时。

    灵山长宫重开了。

    木芙蓉还没到开花时节,所以轺车上运载的都是蜀葵与栀子花。

    “吱呀吱呀——”

    车轮快速驶过街巷,一袋混杂着香风的袋子被抛到百姓家门前,屋檐上的燕子被惊飞,发出清婉的鸣叫声。

    屋内稚子推开门,四面张望了一下,发现路上都是花瓣,浓郁的香味扑鼻,一个不起眼的口袋被丢在门前,他走过去,打开口袋,里面竟然是白面大米。

    街上传唱的人高声道:“太子有令,重开灵山长宫!镇南将军布施百姓,要是有人肯登灵山,从长宫前走过,就能获得一袋粮米!要是肯往长宫门前种上一株树苗,赏银十两——”

    他重复传唱着,从各户人家前走过,不少百姓探出头,好奇地询问真假。已经有人跃跃欲试,准备拉着家中亲眷踏春登山,拜一拜灵山长宫。

    这时,突然听街巷尾端传来铜铃声。

    密密麻麻,急促纷乱。

    一架六马拉的轺车出现在街巷上,车上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