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食滋味: 55-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汴京食滋味》 55-60(第2/9页)

莹边吃边点头,吃着吃着,双腿情不自禁地,就往大堂的墙后挪。

    而连池,虽心知偷看不好,却还是紧随了她的脚步,也在墙根后头扒着。两个贼兮兮的人头、两对耳朵竖着。

    连池心想着,都怪芋头太好吃,害他这么听话的人,都变成了爱听墙角的性子。

    少了一双人,食肆的大堂安静下来。只时不时从炭盆里传来啵的一声响,那处有火星子溅起,闪过一线耀眼的光亮。

    “江娘子有何事要同我单独说,那鱼?”

    江知味笑得促狭:“那鱼,从前那些,二斤的,二两的,似乎都不是觅之郎君自个儿钓的吧。”

    沈寻眯起眼,眼中丝毫没有被戳穿的赧意:“我就晓得,这事儿迟早瞒不住。江娘子是怎么发现的?”

    “年底了,谁家不给整年的营生会个账啊。你是不晓得,我那邻居,就是个鱼贩子。连池呢,也是赶巧,头一回买鱼在他那儿,后来回回都找他。这一来二去的,总是会露出点蛛丝马迹。”

    “江娘子不来大理寺任职可惜了。”

    说到大理寺,江知味心下猛地一突突:“近来觅之郎君的公事做得可好?可还顺利?”

    自辣爊鸭货之后,沈寻又来讨了两回的吃食。一回是糕饼大礼盒,说是给某位官人的家眷备的。另一回,自备了不少海货,被江知味做成了炭烤鱿鱼须、芝麻海苔薄脆,还有香辣小鱼饼。

    沈寻点头,耐心道:“头一回的鸭货,送给了太常寺的顾太祝,他这人一直想同我结交,不过我先前对这些意欲攀附的从不搭理。一盒鸭货,足以收买他的心。”

    江知味眉头微蹙,听他继续说下去。

    “那些饼干,顾太祝将我引荐给太常寺丞时,提到了太常寺丞的妻子偏爱糕点小食。夫妻俩伉俪情深,能满足了妻子的嘴,就等于说动了太常寺丞。那些饼干、蛋黄酥、牛轧糖,都叫夫妻二人十分满意,与之详谈,并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后来的那些海货,是送给国子监博士的。有恩师钱博士的面子在,陆博士那头谈得也还行。只是……”

    扑通一声,桶里的黄辣丁甩了下尾,有水花飞溅出来,落在沈寻的衣摆,留下了一片不规则的水渍。

    “只是后头的许多人,还需得江娘子的协助。我了解过,那光禄寺的郑寺卿喜欢吃川味,侍御史冯大人偏好酸甜口的吃食,还有吏部郎中、尚书省左司郎……他们每人的口味都不经相同,如此,只能麻烦江娘子了。”

    “觅之郎君该晓得,天下菜系,就没有我不擅长的。”

    沈寻微微一笑,好似这样的回答,在他的意料之中。

    既然答应了帮忙,江知味责无旁贷。何况改制之事本就由她挑起,要不然此时的沈寻,还是个成日里钓鱼、遛鸟的闲散官,哪用得着掺和这些官场的是非。

    但今日还有要事:“那郎君的黄辣丁,打算怎么吃?”

    话题终于回到了这两人身上,前头那些个一长串的人名、官名,把听墙角的薛莹和连池听得都打瞌睡了。

    在两人殷切期盼、炯炯有神的目光中,沈寻淡淡问:“不知江娘子今日是否有空,做完黄辣丁,到小苑里头坐坐。炉火已经升好,就等贵客来了。”

    第57章 快餐营业

    江知味婉拒了。

    隔日便要开业,她还有得忙,实在没心思在这种时候,与人在小苑中悠闲地看雪吃茶。

    沈寻也不强求,把那黄辣丁留下。与江知味约定,明日等食肆歇业后再来。他还是想吃一口黄辣丁,只要是江知味做的,怎么烧都行。

    临别时,沈寻没入风雪,却没把拴在门前的巨鼻大驴带走。

    江知味

    站在屋檐下喊他:“觅之郎君,别忘了你的驴。”

    沈寻没回头,背对着,挥了挥手。

    风雪把他的一席话送回来:“我这驴子,上回自从见过江娘子家的驴子后就不思饮食。我心想着,强把江娘子家的驴子讨来有些过意不去,不如把它送到你家去,好叫这俩苦命的鸳鸯团个聚。”

    末了,又补上一句:“这也是祖母的意思。”

    人就这么走远。江知味呆怔了好久,才回味过来这话的意思。

    这是见她只有一头驴子,白日里得优先帮凌花磨豆子,不方便家里食肆两头跑,所以把这驴子送给她么。

    可转头仔细一瞧,呀,巨鼻大驴和她家那头一样,都是劁过的。这可是一对公公驴,江知味温温一笑,所谓少年天才,怎么能找出这么生硬的借口。

    *

    正月初五,江知味一早起来,和薛莹、薛虎、陈虞婶他们做食肆开业前的最后准备。

    横桥子东巷的孩子们,还在睡梦中,便被各自的爹娘从被窝里挖出来。

    套上江知味准备的赤色金边带雪白毛领的童子衣裳,梳一对冲天髻,一个个圆滚滚胖乎乎的,手里捧着比脸盘子还大的葱肉馒头,坐在食肆门前的儿童座椅上,啃得起劲儿。

    这其中,最最得意、把脖子挺得像骄傲的鸵鸟似的,就属江暖了。

    昨夜里这孩子就激动得一宿没睡好。扑腾着被子,翻过来,想到她家二姐姐当了大掌柜,咯咯咯笑几声。翻过去,想到会有好多好多人去知味食肆吃饭,比小食摊上更热闹,而且吃得都要打架了,又是一阵笑。

    笑着笑着,不知什么时候睡着的。被拖起来时,不困不闹,小身板站得笔直,就等她娘亲帮她把衣裳穿好。

    还把她娘亲的口脂讨来,在脸上画了两个红扑扑的圈圈,看得江晓非要跟风,也把一对肉脸,涂得跟猴屁股似的。

    大喜的日子,凌花不想跟这俩毛头置气。她难得起来,也把自个儿好好拾掇了一通。带着孩子们,喜气洋洋地出门去了。

    黄道吉日,雪霁天晴。辰时刚过,鞭炮响过三串后,在孩子们甜声稚气的“知味食肆盛大开业,头三日优惠大酬宾”吆喝声中,食肆内外渐渐热闹了起来。

    这会子来的,大多是前头被广而告之的那波食客,还有一些,是江记小食摊的老主顾。

    江知味没想到,第一个冲进店门的,是沈寻的同僚刘廉。

    他身边还跟着一个人,比他高出一个头,长得唇红齿白,穿一身五颜六色带金丝细闪的袍衫,耳边还簪一朵大红色的像生花,好似一只随时要开屏的锦鸡。

    江知味冲他俩福了福身,迎面对上脸生的那位探看的目光。

    “这便是江娘子吧。”那人躬身作揖,“久仰,久仰。”

    刘廉介绍:“这位是钟亦,我与觅之在太学时候的同窗,不久前刚从外地任职回来,如今官居光禄寺。”

    “不才,光禄寺丞是也。”钟亦背手在后,露出与沈寻如出一辙的微微一笑。

    来者都是客,江知味笑眯了眼,招呼他俩落座:“刘大人和钟大人既是觅之郎君的友人,远道而来,今日这顿算我的。二位想吃什么,只管照着菜单点。”

    钟亦环顾四周,寻找那菜单,冷不丁看见那快食区的木架子顶上,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