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汴京食滋味》 60-63(第1/5页)
第61章 鱼香肉丝
“灶房重地、闲人勿进。”
李掌柜前进的脚步,被一张厚厚的布帘挡住。
他回头看去。
店内一派繁忙,门前迎宾招待的是一位嘴巧、人活的妇人。快食区负责打菜收钱的,是一名年轻的小娘子,头上簪了梅花,笑起来甜得像兑了蜜。
还有一人,便是那膀大腰圆的小厮,另有来来往往的闲汉提着保温食盒在快食区穿行。大家伙儿此时都在各管各地忙碌,压根没人留意到他这处。
这是直接进去也可以的意思么。
李掌柜犹疑不定,恰这时,布帘子涌动,有人撩了帘子从里头出来。
却未能与其对上视线,那小丫头个头太小,得低头才能看到。脸上身上肥嘟嘟的都是肉,像个圆鼓鼓的小肉馒头。
一大一小滴溜溜着眼睛互相张望。
“你找我二姐姐吗?我二姐姐在里头忙,但这里是灶房,不能随便进。”
原来是江娘子的妹妹,怪不得模样生得有几分相似。而且这小鬼头,年纪不大,说起话来却老气横秋,一看就知道与江娘子一脉同源。
小肉馒头身后,又跑来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粉肉团子,两人身上穿的衣裳一样,发髻也梳得差不多:“暖姐儿,这谁啊?”
李掌柜自我介绍:“我是李记食店的掌柜,来找你们家二姐姐,想谈点事。”
江暖两手叉腰,直眉怒目道:“不会又是来砸场子的吧,我二姐姐的食肆开业才几天,眼红的人可不少。你要是想欺负二姐姐,我跟你没完。”
一旁另外一个粉肉包子也皱了鼻子附和:“那我也跟你没完。”
身前两只可爱的拦路虎龇牙咧嘴,李掌柜哭笑不得,连连摆手:“不不,我不是来砸场子的。我是……我是来给你们家二姐姐送银钱来的。”
一听这话,江暖的双眼瞬时变得水亮。张牙舞爪的姿态收了,顺带把江晓的小嘴捂上:“送钱啊,那好说。阿翁跟我来,我带你去找二姐姐。”
江晓还没反应过来,被江暖拽了一把,带进了后堂。
江知味还在灶头上忙,一直到午食时间过,才有空闲坐下来同李掌柜攀谈。
但就“卖食方”和“加盟”这两件事,双方一时半会儿,怎么都谈不拢。
“对,就是这个意思。”李掌柜笑着,“江娘子食肆里的吃食花样太多,但我最属意的,还是那辣爊鸭货。若是江娘子同意加盟,你说的那些,徽记、招牌,还有合作分红,我都能应下。”
江知味却摇头:“你说的辣爊鸭货合伙销售的事,我不是没有考虑过。但你这食店就在知味食肆的对间,这么近的地方,有两家铺子卖一模一样的辣爊鸭货,不是互相抢对方生意是什么。李掌柜,你想要加盟合作的心我理解,但生意不是这么做的,就算你给了加盟费,但后续长久发展下来,我不赚,你也只会赔。”
李掌柜思忖了一番,表示:“那的确是老朽考虑得不周到了。”
江知味起身要送客。
李掌柜颇有些悻悻,不想错过大好的机会,咬咬牙:“江娘子,若老朽有法子,单独开一间辣爊鸭货铺子,作为加盟店,专营辣爊鸭货,你以为如何?”
“那你这成本可不低啊。”
“是。”李掌柜笑了笑,“江娘子或许不知道,曾经在江娘子之前,我也是靠着摆小食摊白手起家。不过花了七年,才终于开出一家属于自己的食店。”
“江娘子日后的成就必然不可估量。到时想来与江娘子结盟的人必定不少,老朽如今有这个机会,自然想要好好把握。哪怕短期内回不了本,往长远些看,老朽认为,稳赚不赔。”
没想到李掌柜竟如此有诚意。江知味笑笑,问了些旁的:“李掌柜说这话,倒是让我怀疑,时不时此前就已经做好了开分店的打算,只是今日来我这儿,凑巧又遇见了商机。”
“江娘子果然聪慧,这事儿都被你发现了。”李掌柜呵呵一笑,“原本我还想着,分店规模太小,只用来经营售卖小食,做不得其他。但如今,要能做成辣爊鸭货的专营店,想来最是刚好。”
他的分店位于新曹门边,从旧曹门东去十里地,这个距离就足够远了。
趁午后不忙,江知味随李掌柜去分店瞧了瞧。一进的店面,还没开始装潢,不过看这大小,用来售卖卤鸭货还真是刚刚好。
且位于城门边,人流量不少,都是风餐露宿的赶路人,很适合成为鸭货面向的销售群体。
江知味不是那种拖沓的性子。把细节都盘算好后,正月初十,双方正式签下了加盟协议。
加盟费按年计,按照后世的套路,李掌柜首次加盟,需一次性给出三年的加盟费和管理费——分别四十贯钱、
五十贯钱,另加三十贯的保证金,五贯钱的培训费,货品预存金五十贯。
之后还是江知味这头负责鸭货的爊制与供货,不直接提供食方。李掌柜算是鸭货的经营方,而且只在新曹门那头销售,互相不抢生意,对双方都好。
这样的合作方式与郑师那头有些不同,主要还是李掌柜的铺面太小,对冲风险的能力不足。
江知味委婉地和他解释过,李掌柜表示了解。
这鸭货店他自个儿忙不过,到时还得由他的妻子来接手。双方认识没多久,又经他这头,转了一手,有所顾虑是应该的。
不过按目前的计划,江知味喊薛莹来帮忙算了笔账。李掌柜的鸭货店,最多不出半年就能回本。
李掌柜心里有数,走得脚下生风,江知味也乐得喜从中来。
这是她穿到宋朝以后挣的第一笔巨款。天呐,她怎么这么会赚钱呐,一下字就赚了这么多。
若是李掌柜的鸭货店经营得好,后续找她谈加盟的人只会更多。如此,钱生钱,滚雪球,躺在钱山上打滚那是迟早的事。
江知味站在食肆门前,伸了个舒展的懒腰。
头一回觉得,汴京城里的空气这么好。前头下过连天的大雪,雪化后,天气晴好了没几日,又接连下了两日的雨。
这会儿天地如同被洗涤过一般,澄澈、透净。天上白云朵朵,棉花糖似的叫人恨不得一口一个。
又小贩叫卖的声音传来,从十字街口飘来煼栗的甜香。薛莹买来一大纸袋,撕开来,喊薛虎和两小只,还有羊仔、虎妞过来同享。
屋檐下的鸟笼中,翠嘴站着睡着了。
江知味看着它酣甜的睡颜,看见笼里的食槽空了,不忍心打扰,嘱咐薛莹晚些给它添点儿粟米。她要趁晚间客人聚拢来前,再出门一趟。
*
横桥子东巷,凌花在家喂猫喂狗。
自打知姐儿的食肆开门以后,猫狗的伙食差了不少。从前都是吃过了水的人饭,稀里呼噜连口渣子都不留,这会子吃上了猫狗饭——肉汤水饭、鱼汤水饭,焦糊糊的没半点味道,都很挑,胃口十分不好。
凌花正愁,听见了叩门声。
正纳闷这个时辰来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