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楼(美食): 6、第006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八珍楼(美食)》 6、第006章(第1/3页)

    第006章虾仁菠菜咸蛋黄汤

    翌日晨间,王苏墨是被江上的波浪声拍醒的。

    那种感觉很奇妙。

    人还在床榻上,船也在江波里逐流,还有浪声有节奏地拍打在船身上,此起彼伏,若隐若现。

    既清楚,又不那么清楚。

    好似一首摇篮曲,让人份外放松。

    这也是因为王苏墨不晕船的缘故,才有这样的惬意。

    等起来的时候,打开窗户上的插销,远远得看了看窗外,碧波江上,波光粼粼,和昨晚看到的景象全然不同。

    收拾好,王苏墨登上了甲板。

    这种规模的商船,甲板很宽敞。

    码头这几日爆满,很多货物来不及走,都在拼船,甲板上的一角也堆满了临时挤上来的货物,但不影响宽阔的视觉。

    晨间,甲板上的风有些大。

    王苏墨将衣裳拢得紧些,没那么透风,但江风拂过脸颊,也有鬓角的青丝被吹乱,她不得不伸手绾在耳后。

    到后来,索性也放弃了,渐渐习惯了甲板上被江风簇拥的感觉,凭栏远眺着。

    天下之大,她现在驾着八珍楼满天下跑,去搜集《珍馐记》里记载的那几味珍稀香料。还有沿途旅程中,听不同人提起的新奇香料。

    从南往北,自西向东。

    这趟旅程很充实,也让她认识了很多人,听到了很多故事,做了很多菜,也尝了很多菜。

    但世界很大,也许有一日,她可以带着她的八珍楼,乘风破浪,顺着江海搭船去更远的地方……

    届时,老取肯定会一直抱怨,谁让你带我出来的!

    应该还会有一条狗。

    虽然她还没想好养什么狗,但名字已经取好了。

    ——大聪明

    她的狗,必须要聪明。

    至少名字里要有!

    *

    晨间的甲板呆不了太久,尽管王苏墨已经充分得做好了准备,还是吹一会儿就头疼下来了。

    下来的时候,遇到青云山庄其他人,说贺林在她隔壁的隔壁,已经晕船晕到不行,每一刻都是煎熬,恨不得当即下船去,说跳江也行,根本下不了床。

    又说他来的时候还好好的,回去的这趟突然反应很大。

    船上的人都说正常。

    江船上就是这么邪乎,说不好这次不晕船,下次就晕船,除非是一直不晕船的。

    船上的人送了些晕船药来,贺林已经服用了,人家叮嘱他多趴会儿,他也没辙,眼下头儿在房间里照看他,看过了晌午能不能好些。

    王苏墨脑海里浮现出前天晚上贺林在溪边拿着刀被公鸡追得满地跑的场景,现在又晕船晕得想跳江……

    王苏墨想起了老取吐槽的那句“呆呆傻傻剑”。

    “替我问候他一声,我就先不去了。”她是怕她本来不晕船的,看到贺林吐得昏天暗地,指不定日后就忽然晕船了。

    “我去厨房看看。”王苏墨问了声,“厨房在哪一层?”

    “再下一层。”

    王苏墨毕竟是姑娘家,这条商船上,女子应该不多。王苏墨去厨房的时候,青云山庄的侍卫跟着一道。

    商船很大,但层与层之间连接阶梯没那么多,而且每个房间和货舱都生得很像,虽然上面有牌号,但还是很容易走迷糊。

    幸好有青云山庄的侍卫一道,不然还真有些怕。

    但相应,这样的地方也极容易藏匿。

    刚刚说她要去厨房的时候,贺平就私下叮嘱了句,这样的货船肯定不止他们一家随同着走,但也不知道货船上还有什么人。稍后无论经过哪里,少看,少探,径直往厨房去就是妥当的。

    王苏墨心如明镜。

    贺平是青云山庄的人,知道行走江湖的规矩。

    商船上一样有商船的规矩。

    很快,到了厨房重地。

    整个商船的伙食供应都集中在这一层的厨房区域。

    光是厨房区域的大小,就要比很多酒楼还要宽敞,大锅小锅,热火朝天。

    见到一个姑娘家来,有的地方直接拉帘,不让去。

    大夏天,商船里不乏光膀子的厨师,大锅饭正在那儿一锅接着一锅的吵着。

    厨房的刘管事上前,之前就有人来交待过,刘管事是清楚的,因为是青云山庄的人,厨房刘管事也算热忱,“姑娘,这就是放菜的地方,您随便看看,需要什么您拿走就是。”

    刘管事来说,她能拿多少东西?

    这偌大一条商船,这儿得供应多少人的吃喝,她拿多少都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厨房这处又忙,刘管事过来打了声招呼就已经算是客气了,剩下的就嘱咐了囤货区这处的杨管事照看,王姑娘要什么就给什么,然后小声交待了句,拿什么都不用管,上面打了招呼了。

    囤货区这边的杨管事省得了。

    王苏墨随意看了看,这么大的商船,囤货区这里确实有不少东西,但大都糙得很。

    青菜有,不少都耷拉着,看着就不怎么新鲜。

    其他的菌类,腌制类就要好得多。

    王苏墨一边走一边看,确实没看到合适,正寻思着大概真的要回去炖活鱼汤的时候,正好有人搬了两箱嫩绿的青菜箱子来,杨管事连忙去接,王苏墨也看到了,嚯,是菠菜。

    而且,还是好新鲜的菠菜!

    “师傅,这那儿来的?”王苏墨好奇。

    这菠菜新鲜不说,而且,在她印象中,菠菜一般两季。

    春季种下的菠菜,最迟五月就是最后一茬了。

    但秋季种植的菠菜,上市要再等到九月到十一月。

    眼下是七月,应该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做菜的人都会好奇这些,比发现这些菠菜更让王苏墨欣喜的是这些菠菜是哪里来的。

    送菜来的人很少在厨房这里见到女子,再加上这筐菜是他拿过来的,对方一问起,他连忙接道,“今日晨间刚好在附近码头靠岸买的,我也觉得新鲜。听老翁说,今年西边大旱,东边倒是雨水多,天气又凉爽。夏日高温,菠菜就生长不良,日头一凉爽,这个时候还有菠菜在季,我就趁着多买了些回来。”

    原来如此,王苏墨从中挑了一把,“师傅,我拿一把菠菜走可好?”

    杨管事赶紧应道,“当然行,姑娘拿多少都行。”

    菠菜又不怎么值钱。

    只是赶上了新鲜的,在这个时节又罕见,人家才一时兴起。

    王苏墨仔细挑了挑,菠菜要挑三处。

    根部如果太干,或者颜色深而黑,就不新鲜,要找淡红色。

    叶子不说了,烂叶黄叶的不要,要青绿。这一筐菠菜的叶子成色都好。

    再是质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