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不要做太子外室: 3、第三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才不要做太子外室》 3、第三章(第2/3页)

存在后,但凡食过吃食后就必定会呕,如今不过短短几日,身子却是越发消瘦了。

    裴青衍的眉头蹙得更甚,将人捞在他的臂弯处,一下接一下地抚着谢杳的背,眉宇间满是不悦。

    巧月忍不住解释:“殿下,姑娘如今的身子实在是喝不了药。”

    再喝下去不论孩子,她们姑娘的身子都会先受不了。

    谢杳有些头眼昏花,待缓过来就从裴青衍的身上撤了出来:“脏了殿下的衣袖。”

    脏了他袖口的金蟒。

    从十二岁桎梏到今天的金蟒。

    谢杳昏花的视线里忽然出现了琵琶,是母亲留给她的琵琶,裴青衍喜欢听她弹琵琶,她原本也是喜欢给他弹的。

    “殿下,我再为你奏一次琵琶吧。”,就当这是最后一次。

    “昭昭,这件事不急。”,裴青衍向她招了招手,企图让她回到他身边。

    谢杳又向后退了一步,摇了摇头。

    她讨厌他身上的薄荷香。

    ==

    建元十五年,芙蓉巷大火。

    消息传到东宫的时候,裴青衍的面前正堆叠着成堆的奏折,建元帝并不喜欢他的这个儿子,他能成为太子,只是因为他是嫡子,是当今皇后唯一的养子。

    蒋晁的部下将消息带回来的时候腿脚都打着颤,蒋晁听见消息连规矩都忘了,破门而入,猛地跪在了地上。

    裴青衍搁了笔慢条斯理地望向他,神色几分不悦:“规矩都忘了,莽撞什么?”

    而下一瞬,莽撞的人就成了他自己。

    “别院失火了。”

    建元帝不喜太子,朝堂上人人皆知。

    裴青衍平日里谨小慎微,唯一破格的一次就是将谢杳接到了别院,如今又一次因为谢杳,莽撞而目无规矩。

    东宫的总管陈让端着茶盏过来,却连殿下的人影都没看见,只见着了蒋晁跪在地上。

    开口问道:“你跪着这做什么?殿下呢?”

    地上的人开口,他手中的茶盏却蓦的掉落了。

    “你这呆子!”,陈让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却是转眼就追了出去。

    殿下待姑娘是什么态度他是最清楚的,建元帝抓着殿下一点错处就能骂上半日,平日里更是没少因为谢家姑娘的事骂殿下,几位皇子虎视眈眈,皇后是江尚书的亲妹妹,兄妹二人更是迫不及待架空殿下的势力,殿下能做到如今,已是破了天了。

    但到底是没追上去。

    他赶到的时候殿下已经冲进了火海。

    那天芙蓉巷里的百姓人人都听见了太子的嘶吼声,一声又一声的“昭昭”接连不断,到后面更是连喊的是什么都听不清楚了。

    陈让拼尽全力将殿下从火场里救出来,已经昏睡不醒了,手臂和腿上被烈火灼出的伤口已经溃烂发黑,嘴里还含糊地念叨着“昭昭”。

    后来百姓都传太子的了失心疯,好端端的要和青梅竹马的太子妃退了婚,陛下勃然大怒,险些夺了太子的位子,皇后娘娘一己之力保下了太子的位子,却还是免不了责罚。

    太子发配岭北,戍边三年。

    而芙蓉巷那场大火,谢杳亲眼看着裴青衍冲进了大火。

    挎着包袱转回身子。

    “走吧。”

    他们之间的过往总是要了结的,裴青衍的生死,从今往后都和她没有半点关系。

    巧月前几日问过姑娘:“姑娘准备去哪?”

    “去淮陵。”,谢杳的外祖家在淮陵。

    谢杳却在踏上船的一瞬间突然停住了脚:“巧月,我好难过……”

    眼泪顺着脸颊滑落,砸在了甲板上。

    ==

    四年后,淮陵。

    “殿下,前面就是淮陵了。”

    裴青衍坐在马车里,慢条斯理地听着蒋晁的呈报,手中的折扇“刷”的一声合上,攥着扇柄,在岭北三年手指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拇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摩挲着扇柄尾端。

    “淮陵的人该到了。”,掀开眼皮,桃花眼里没有半点笑意,清冷疏离。

    “吁——”,蒋晁停住了马车,声音冷淡:"殿下,前面有人来了。"

    裴青衍用折扇挑开挑开马车的门帘,天青色的袍子漏出一角,城门口的人就已经迎了上去。

    “微臣参见殿下。”,为首的是淮陵县令汪锦文。

    裴青衍从马车上下来,眼睛里就呈上了些半真半假的笑意。

    “诸位请起。”

    城门大敞着,入目就是流民,以及些许已经倒坍的房屋。

    淮陵多水又靠山,如今水患已经发生了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城内的流民却还是没得到安置。

    裴青衍在岭北三年,三年的时间里皇后娘娘和江尚书已经基本掏空了他这十几年里费尽心机攒的所有势力。

    他回京一年,江尚书因操纵国事一罪入狱,家人及其党羽悉数入狱,唯独少了一人,江尚书的儿子——江坤。

    尚书一家入狱,但皇后永远是皇后,只要皇后还在,江家势力就永远不会倒。

    建平十九年,淮陵水患,太子出巡淮陵。

    离京前,裴青衍将陈让留在了东宫,陈让心里一百个不愿意。

    “殿下,奴才不行,奴才不能一个人留在京城。”,江家党羽虎视眈眈,殿下回来的这一年雷霆手段,朝廷上下都看不惯殿下,现在殿下要因为一个莫须有的消息独自一人深入虎穴,还要将他丢在这东宫处理江家余下党羽的事情。

    陈让自然是不愿意的。

    却不想殿下俯下身子,那双漂亮的桃花眼靠近他,却无半点光亮,宛如一滩死水:“陈总管,你能,岭北三年你都能活下来,现在有什么不行。”

    裴青衍在岭北三年,只带了蒋晁一个人,事事亲力亲为,受尽苦楚。

    陈让再不愿意也只能愿意,只是他想不明白,三年前谢家姑娘焚身于大火,殿下冲进火海也没救出来人,结果偏偏因为没找到尸骨,殿下死活不愿相信姑娘已经没了。

    这四年更是没少派人打探谢姑娘的消息,只是因为探子说淮陵有一琴师和谢姑娘长相八分相似,就自顾自地跳入了皇后的圈套里。

    淮陵,去了就是九死一生。

    汪锦文带着裴青衍踏入城内,周围流民自然看得出裴青衍来头不小,虽然有些畏畏缩缩,但是倒也还是有一些胆子大的冲了出来。

    “公子,求求你给我写吃食吧。”,一个看起来刚刚十二三岁的男孩上前,声音有些怯懦。

    裴青衍垂眸,长睫遮挡了双目之间的荫翳,俯身的间隙向蒋晁示意蒋晁分发吃食。

    双手抚摸着男孩已经散落的发髻,“官府没有施粥吗?”

    小男孩声音有些瑟缩,垂下了眼睫:“施了,我阿爹阿娘都死了,我抢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