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魔尊在七零养家》 110-120(第15/19页)
燕九如转身回去了。
正好今天大年初二,他等下陪媳妇回娘家,到时候跟老丈人商量商量。
他刚进院子,迎头碰上他娘。
找到人了,他娘往回走,“一大早的去哪儿了?等下别乱跑了,收拾好东西跟你媳妇去老丈人家。
今天闺女回娘日,可不比别的事。”
“嗯,我知道的娘。”燕九如赶紧拿出最佳态度。
陈茵已经把几个孩子收拾好,带的礼物也被婆媳俩提前整理出来了。
有两瓶茅台酒、两盒燕城买的茉莉花茶、两斤燕城的萨其马点心、两包橘子瓣糖果,这四色礼在如今都算是高档货。
燕九如把礼物装篮子里,他娘在上面盖了一张红纸拿纸绳捆了两下就妥了。
“能拎动不?”
陈茵试了试,“行,能拿动。”
她一手提着篮子,一手牵着壮壮,燕九如则抱着两个包裹得严实的小家伙,朝长辈们招呼一声:“我们先过去了。”
陈茵还跟婆婆抱歉道:“等下如春回来让她们住下吧,我们晚饭前回来。”
婆婆挥挥手,“家里有我们呢,在娘家舒心玩儿一天就是了。”
他们这边初二回娘家一般不过夜,除非是路太远,当天不能往返的,不然都赶在太阳落山前就返回了。
***
万万没想到,今天陈茵的两个姑姑也回来了。
大姑当初嫁到了榆树屯,二姑嫁去了兴岭那边,都隔了上百里地,来回走一趟费功夫不说还得花不少钱,两人轻易都不回娘家。
当然,距离永远不是真正的问题。
最主要是当年陈书记闹革命、打游击啥的,怕地主老财迫害家里人,两个姐妹不得不远嫁。
那年月,谁家有个闹革命的都是全家跟着提心吊胆的,一家老小都跟着东躲西藏的过日子,没个安生。
好在最后胜利了。
本以为胜利了,兄弟当了官,不论大小吧,总能多少借点光了吧?
两姐妹满怀欣喜地找到兄弟。
寻思好歹给家里男人要个什么官当当,再不济分点钱财或者跟着吃香喝辣啥的。
真是想太多了,新国家的官可不是从前那样,不但借不到什么光,还得以身作则啥的。
呸!
两姐妹抱怨,合着这些年,她们这么大的牺牲白费了?
为此,两人特地回来跟兄弟老娘大吵了一场,再往后更是很少回来了。
陈茵爹干革命不亏心,但对家里人尤其是两个姐妹确实是亏心的。
其实原本陈茵还有个叔叔。
只是当年不知怎么被人知道了他哥哥是游击队当官的,就把他给出卖了,牺牲的时候才十岁。
这是老太太也是陈书记心里一辈子的痛。
平日里在他们家轻易没人提这个,只是每年过年的时候,奶奶和陈书记都偷偷痛哭一场。
***
话说回来,陈茵长这么大,见这俩个姑姑的次数加起来不足一个巴掌,其中一次还是爷爷去世的时候。
她和燕九如结婚,两个姑姑倒是拖家带口的来了,吃了娘家、婆家好几顿席,一人随了两毛钱,又你来她往地哭穷,最后划拉不少东西走。
陈茵娘田小莲撇嘴说,还不如不随那两毛,划拉走的十倍都不止。
不管怎么说,大过年的,见面了肯定先拜年。
陈茵大姑父姓李,是正宗老农民,中等个,长年在地里干活儿有点驼背,憨厚中带些许老农民的狡黠,摸索着从怀里给三小只一人一个红包。
二姑夫姓郭,是少数民族,不喝酒的时候沉默寡言的,直接掏了仨红包给陈茵,另外还给两小只每人塞了一颗狼牙。
由此可见,这两家过日子都是男人当家的,俩个姑姑也就是窝里横。
跟着他们来的小辈加起来有五六个,都是孙子辈的。
也是,这大过年的,平辈的都应该在家里支应呢。
***
陈茵虽然不知道姑姑们怎么突然回来了,但初二回娘家也是常理,谁也挑不出毛病。
她把孩子安顿在她娘屋里,赶紧找她娘要红纸,临时包几个红包。
“娘你可真是,咋不让小弟给我递个信儿呢,好歹我有个准备啊。”
陈茵娘一边帮闺女裁纸一边小声道:“你当我提前知道啊?这人到家门口了我才知道。”
“哪来得及给你送信儿啊!我自己还懵着呢。”
陈茵伸头往外面瞧了瞧,姑姑们都在外屋说话呢。
她压低声道:“那今晚还不得住这啊?能住开不?”
田小莲不以为然地道:“大过年的谁家回来人多了都是胡乱睡,挤挤呗。”
“她们咋一起来的?也不在一个方向啊……”
田小莲呵呵道:“人俩个有联系呗。”
田小莲对这两个大冤种似得小姑子并不待见。
老陈总觉得亏欠了她们,要她说,亏欠也是革命本身的亏欠,不是个人亏欠的。
不然革命成功了,钱啊,权啊,房屋土地啥的,咋一样儿没算个人头上?
所以,两个小姑子跟她就没吵赢过。
但凡小姑子提革命那些年的事儿,她就让她们去找政府、找上级党领导去。
***
陈茵这边给几个不熟悉的表外甥表外甥女包压岁钱,应付亲戚啥的,燕九如也一时半会儿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单独跟老丈人说话。
陈家的两个姑姑、姑父都跟他搭话,他也不好不回答。
应付了一堆诸如啥工作,拿多少工资,过年发啥这种问题后,总算是等到老丈人要上厕所,他赶紧跟着一起出来了。
到了外面,陈书记笑骂道:“可憋坏了吧?有啥话要说啊?”
他一个老革命,女婿这一看就揣着事儿呢,他还能看不出来!?
燕九如四下扫了一眼,确定没有偷听的,连忙把嫌疑人可能在河西村的事儿说了,然后就看着老丈人。
陈书记虚点了点他,可真会给他找事儿啊。
那是陈茵舅舅家的村子,他去的不算多,却也比别处熟悉些。
他根据女婿说的方位,结合昨天小儿子看到的那人的情况,在记忆力挖了挖,总算有点意思了。
不过,他眉头微微皱着,道:“还是找机会再确认一下吧。”
如此,燕九如就知道恐怕嫌疑人是本村人的可能性更大。
“这样,”陈书记掂量着道,“原本你丈母娘也要回娘家的,只是闺女回来往后让了一天,正好你姑她们回来陪着老太太,明天我带你们回那边去。到时候……”
燕九如忙点头,“那可好,我跟陈茵原本也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