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饭馆: 5、太学明月郎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北宋小饭馆》 5、太学明月郎(第2/2页)

皮熟脍面馅儿鲜嫩,汤底更是入口浓香,下次还来!”

    *

    一到家,苏玉娘立即夸黄樱,“不愧是我闺女,嘴皮子就是利索!”

    黄父:“嗯,二姐儿厉害。”

    苏玉娘看到他就来气,跳起来拧他耳朵,“三棍打不出一个闷屁,你就任人家拿捏!看不出他们拿准了你好性儿,专欺你老实!我苏玉娘什么时候受过气,怎地摊上你这么个不会吵架的闷葫芦!”

    黄父憨笑,搓了搓粗糙的大手,无奈,“小心腿。”

    黄樱将今儿的铜钱倒出来,“哗啦啦”的声音立即吸引了娘的注意。

    “鸡子糕卖了600文,馒头卖了700文。买各色物儿花了一百文,还剩1200文。”

    苏玉娘眼睛瞪大,“乖乖,恁多钱!”

    她爱不释手地拿起线开始串钱,喜气洋洋,“我的儿,你可真能干!这样下去指不定咱也能在东京城开个铺儿,你的嫁妆也有着落了。”

    苏玉娘的终极梦想就是能有间炊饼店,不用走街串巷风吹雨淋。

    至于嫁妆,小娘子们十三便该相看人家,二姐儿十四还没人问。

    大姐儿从小掐尖要强,脾气又大,什么都挑剩下才能轮到二姐儿。

    家里钱都给大姐儿置办了嫁妆,黄娘子心里对二姐儿过意不去。尤其前几日二姐儿险些没救回来,她心里总是空了一块。

    黄樱笑,“爹,我想在灶房砌个窑炉。”

    娘脸上笑消失了,“甚么窑炉?作甚的?”

    “这饼呢有蒸的有烤的,只蒸花样儿太少,孙家油饼店五十多个炉儿,一日卖几千,娘你不眼馋?”

    “话是这么说,”苏玉娘心疼钱,“那手艺咱可没有,砌个炉儿要用砖,可不便宜。”

    “爹,要多少钱?”黄樱求救地看爹。

    “三百文够了。什么样的炉儿?”

    苏玉娘吊起眉,“就你会做好人!”

    她数出五百文钱,“行行行,二姐儿自个儿赚的,砌就砌罢。三百文糊弄老娘呢!能买几块土砖?”

    黄樱抱着娘胳膊笑,“我就知道娘最好!”

    “这一贯五百文钱明儿相国寺小沙弥来收租便要交出去的,”

    苏玉娘认真数钱,“这二百文买两束柴,允哥儿我瞧着有些着凉,让他烤烤火,炉子得生着。”

    “这三百文扯几尺布,买些麻絮,我得给他改件厚袄。宁丫头有大姐儿衣裳改的袄,允哥儿那件穿几年了,改了又改,太不耐寒。”

    苏玉娘再心疼钱,也怕孩子冻病了。前几日二姐儿吓得她再也不敢在这上头省。

    戚娘子日日哭,她经常被吓醒,老做梦二姐儿没救回来。。

    两贯五百文钱就这么没了。

    苏玉娘拿着剩下的九十文,脸上一阵肉疼。

    加上之前压箱底的一百来文,统共就这点。

    她压低声音,“三婶子跟我说,戚娘子昨儿跟她借钱,她也难,只凑出两百文给了。她今儿跟我说话,送来一碗粥,咱交租的钱都不够,我把话岔开了,给了她几个炊饼,她也没好意思开口。”

    “要不,借给她二百文?”她纠结,“要不还是算了罢,他们家一时半会儿是还不上了。肉包子打狗,二百文能给真哥儿做件袄。”

    正说着,外头传来吵闹声。

    黄父立马往外走。

    黄樱也赶紧跑出去。

    大门口有个穿旧袄的娘子,枯瘦枯瘦的,拉着几个大和尚不知央求什么,大和尚百般推脱,不愿意,拂袖走了。

    “戚娘子,你的头发——”苏玉娘拄着拐出来,惊呆了。

    黄樱才看到,这娘子青布巾下面,竟只有半截头发,只到肩膀。在现代很寻常,放在北宋,可谓惊悚。

    戚娘子面色凄苦,眼睛哭肿了,手里拿着一串钱,呜呜咽咽地哭。

    黄樱在屋里听了好几日哭声,才见到人,竟已瘦了这样多。

    “我想给茹姐儿作佛事荐严,我的茹姐儿——娘对不起你呜——”2

    “戚娘子,那几个大和尚嫌钱少?”黄樱忙把人扶起来。

    她咋舌,戚娘子手里,起码有半吊钱,和尚作个法事这么费钱!

    “咱们再想法子,这几个大和尚嫌少,定有不嫌少的,你别急。”

    黄樱叹了口气。

    “可是有人要作法事?”门口探进来一个胖乎乎的小脑袋,“我家大师父愿意做。”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