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说还要干这个啊[快穿]: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也没说还要干这个啊[快穿]》 90-100(第5/15页)

,发现了三点重要的情况。”

    “首先就是最重要的安全问题。”

    灵山三面环山,是典型的地质灾害高发区域。偏偏今年雨水充足,村子里引来灌溉的运河水位也创下了近十年的新高。

    “但我们村子里近百分之七十的房子都是普通的砖瓦结构,甚至不乏有用稻草筑房顶的人家,一旦遇到山洪,就是直接关乎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而且百分之八十的房子都存在严重程度不等的漏雨问题,碰上暴雨天气,对大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也会造成极大的威胁。”

    贾村长面色严肃:“这个问题我也和县里上报过。”她面露难色,“只是我们的问题太棘手太普遍,反而难以解决。”

    如果只是个别几座危房,县里或许还能早早进行修。

    但当一个村子里绝大多数都是危房时,还不如祈祷今年老天保佑来得容易和轻松。

    昭昭补充道:“进行大规模的修建是很困难,但假如我们的需求只是为村里建一处应急避难所呢?”

    她用铅笔在打印出来的村地图上画了个圈圈,圈出的正是村委会后的那片空地——

    “这里地势够高、远离水源,又相对空旷,只要能建起一座两层楼高的避难所,就能在紧急情况下把村民们都疏散到这里,统一等待救援。”

    “而且这片区域,平时也能成为我们组织村里集体活动的场所——据我所知,我们目前应该还没有这样的场地——这样的话,平时也不会闲置。”

    昭昭俏皮地笑了下,有两根手指比了个小小的手势:“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我想上面应该不会拒绝我这样一个小、小的请求。”

    贾村长眼睛一亮:“这样成本可以控制在二十万以内,而且……”

    而且见效快、施工容易、几乎不会对村民的日常起居造成影响,几乎是个完美的方案。

    她赞叹地拍拍手:“哎,这读过书的人,脑子到底是灵光。”

    昭昭笑着岔开话题:“另外,我也根据这几天的检查情况,对村子里的危房进行了简要的划分。黄奶奶、苏大伯和郑婶这几家,是最危险的,恐怕不能再拖延。”

    村长当机立断地拍了板:“用村里的钱给他们修,不够我再垫着。”

    覃川补充道:“我们村里是有一些集体资金的,主要是供应商集体采购以及集市上的收益,经过村民们的表决是可以投入村镇建设的。”

    婷婷也加入进来:“大家都知道他们生活困难,不会有意见的。村里还有会泥瓦功夫的,还能省些工费!”

    第94章 安排(下)

    昭昭引导着听众们将手头的简易版PPT翻到下一页:“第二个问题,就是我刚刚提到的受婷婷启发很大的地方。”

    灵山村这两年总共有七个孩子从初中毕业,四女三男,但只有韦婷婷和另一个女孩继续在县里上了高中,其他孩子都辍学在家或进厂打工去了。

    “我问了婷婷还有几个还在村里的孩子,大家普遍反映的都是学校的进度太快了,作业和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觉得继续读书也考不上大学,不如早点打工赚钱,还能减轻些家里的负担。”

    县里有两所公立的高中,学费和学杂费不贵,家里咬咬牙总能供得起,再不济学校和村里也会有一些补贴。

    但是青春期的孩子正是自尊心最强的时候,本来就容易因为家庭条件不如城里的同学而自卑,再叠加上成绩垫底、不受学校和老师重视的隐形压力,往往更容易选择退却。

    婷婷声音有些低落:“初三时筱慧很想继续读高中,我和珊珊每天都给她补习。她很努力的,只是中考时题目难,没发挥好,没考上一中二中的分数线,她就决定留在县里学手艺了。”

    婷婷和林珊珊就是灵山村目前唯二在读的高中生,高筱慧则和其他几个孩子一样,因为没到达公立学校的分数线、又负担不起民办学校的学费而放弃了继续上学。

    贾村长往覃川的方向看了看,才长叹了一口气:“我们村里的孩子,都是就近读的小学和初中,这里待遇不好,师资各方面的条件比县里差得远了。”

    而且据她的观察,放学时分农田旁总是会出现几个零零散散的书包——

    孩子们放了学还要下地帮忙,用在功课上的时间天然地要少一些。

    “所以我打算在村里办一个补习班——暂时借用村委办公室,等刚刚提到的避难所建好!了,就搬到那去。”

    “每周两到三次,主要针对上初中的这批孩子,系统化地梳理一下知识框架,慢慢把基础打起来。只要孩子们愿意,就随时来听。”

    昭昭神采奕奕:“过两天我就去镇上,买一些教辅资料回来,大概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一下,趁着暑假孩子们都还在村里,先办起来看看效果。”

    贾村长眼前一亮——当地政策规定,初中学籍可以暂时保留两年,这也意味着如果昭昭的补习班有效的话,婷婷那一届落榜的其他几个孩子,也有了再次进入高中的机会。

    “这个好!小谢书记,你有什么需要,我们肯定大力支持你!”

    覃川也转回头直视她的眼睛:“你什么时候要进城,就喊上我一起,我还能帮你搬点东西。”

    婷婷高举左手,声音响亮:“昭昭姐,我可以把我的初中课本都借给你!”

    她是再清楚不过,“重返校园”这四个字对她的朋友们是多么有吸引力、又是多么可望而不可即的。

    高筱慧学手艺的理发店就在一中对面,这次回家前她还悄悄去瞧了瞧她——

    女孩的口鼻被口罩遮住,只露出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手上还拿着剪头发用的剪刀,趁带教不注意悄悄溜到门口和她说话——

    “婷婷,高中好不好?”

    高中当然好,但如果她能亲身体会一下,才是加倍的好呢。

    昭昭伸手摸了摸婷婷的头,唤回女孩飘远的思绪:“婷婷,到时候还得麻烦你帮忙宣传一下。”

    婷婷骄傲地挺直了背:“放心昭昭姐,包在我身上。”

    办补习班的事就算敲定了,昭昭把手头的资料翻到最后一页,谈起了自己的第三个计划。

    在村子里摸查情况时,她发现不少老人家会做些竹编、鞋垫等手工艺品补贴家用,由村子里统一采购了拉到镇上集会上卖。

    西南多云雨,适合竹叶生长,除了灵山村,附近其他村镇的老人也都会这门手艺。大家编出来的产品也大差不差,所以价格也相差无几——

    不然你降一块、我降五毛的,又要把本就所剩无几的利润给扣个精光。

    “现在大家卖的产品基本都是同质化的,能不能卖出去全靠运气。我在网上找了一些小花样,比如说这个竹蜻蜓、竹艺蝴蝶结和丝带。”

    她准备的资料里都有样图,贾村长翻了两眼,很认可地点了点头:“编东西我不是能手,小川组织人看看,能不能行。”

    但是卖是肯定能卖出去的——跑市场她是行家,家里有小孩的家长和来旅游的小女孩,向来是最舍得花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