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音感: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绝对音感》 140-150(第9/18页)

然是后悔过的,后悔自己像个傻子一样,亲手送走了杨今予。

    或许对闫肃来说,杨今予三个字那更像一颗绵长的刺,早已深埋骨髓,一经拨弄,又会疯长出荆棘,毫无道理的攻城略地。

    那毕竟是闫肃过分认真的天性。

    那毕竟是一个少年的情窦初开。

    第146章  跃龙门

    一中今年的寒假也被大幅度削减, 高二只放十四天,祭灶到初八。

    蒲城人民对祭灶是很重视的,这天曹妈一早就去集市买了祭灶糖和蜜饯供果, 又张罗包饺子、蒸包子、捏花卷,一直忙活到傍晚。

    闫家也没闲着, 小刀陪闫父去采办了红纸、香烛和金箔, 回来后师门仅剩的一家三口围坐在廊下叠元宝, 竹篓里不一会儿就堆出了黄灿灿的小山包。

    闫肃研了墨,毛笔蘸取元宝纸用剩下的金箔碎屑,在红纸上写今年腊八要用的对联。

    他先选了短一截的红纸写下“出门见喜”, 挂在廊下晾干笔晕, 又慢条斯理的去拿其他红纸。

    闫父扫了一眼上面的笔迹, 缺魂少魄的,可见下笔人的心不在焉。

    “小刀,晶晶该喂了。”他吩咐道。

    小刀应声站起来:“我这就去!”

    支走小刀, 闫父负手踱步过来, 看着闫肃就要继续下笔祸祸新纸,冷不丁开了口:“你还要赌气到几时?”

    闫肃手底一顿。

    一滴墨顺着狼毫尖滴落下来, 猝不及防污了一方好纸。

    闫肃眸中倒映着不可挽救的墨点, 头也未抬:“不敢。”

    “你敢的很。”闫父压着火,“从入冬到现在, 你有一天心思放在正事上了吗?抬起头回话。”

    闫肃便抬眸。

    可那双眸子变化太大了, 早已没了熠熠生辉的颜色,显得未老先衰。

    闫父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儿子:“警校同意你上了, 武馆也不指望你接, 在家里还是没有一天好脸,做样子给谁看?”

    “您说呢。”闫肃面无表情的应答, 言辞并不掩怨愤。

    闫父鼻息重重出了口气。

    闫肃规规矩矩将眼前的废纸收起来,又铺开一张,声音是疏离的:“您如愿以偿,我也前路光明,皆大欢喜。”

    “闫肃,你就犟吧。”闫父满眼疲惫。

    自入冬以来,或是今年在闫肃身上动的气比前十几年都多,天气一冷,闫父身体越发显乏,已经没有什么心力再跟小辈们僵持不下。

    他拂袖而去,留下的话近乎是求和的:“新年伊始,该翻篇了。”

    闫肃攥紧了毛笔,没搭话。

    这篇,他翻不过去。

    谁也没资格让他翻过去。

    对于杨今予是否会被曹爸喊回来过年,闫肃的理智告诉自己,几乎不可能。

    精心设计的逃离蒲城,不留情面断了与所有人的联系,不会因为过个年就作废。

    但人类的情绪往往站在感性这边,他心底惶惶然爬出一点希冀。

    万一呢,万一杨今予就被喊回来了呢?

    抱着这样微乎其微的愿景,一向能明辨是非的闫肃,甚至陷入了自我催眠的思绪里,开始祈盼年节。

    一年冬到头,从祭灶开始,基本家家户户每天都要吃顿饺子了。

    这也预示着,今年的旧历正一页页,快要撕完了。

    过往种种,辞旧迎新。

    曹知知正餐吃了没几个,祭灶糖倒是不离嘴,一根接一根往嘴里炫。

    她拎着一包,边啃边去闫家找闫肃,走到闫肃屋门时,隔窗望见闫肃盘腿坐在地毯上,怀里抱着个大纸箱子。

    在翻找什么。

    “闫肃!”曹知知唤了一声,“开门~”

    闫肃闻声,往窗外看了一眼:“门没锁。”

    “哦。”曹知知推门而入。

    刚进去就嗅到闫肃身上浓厚的香火味,大概是刚给祖师爷烧完纸,还没来得及换衣服。

    但这得是烧了座金山,才这么大的味道吧?

    曹知知皱皱鼻子,突然冒出了个匪夷所思的猜想:“你这是刚许愿回来?”

    “许愿”是曹知知的一个胡闹说法。

    闫家的祖师爷像是用来尊崇与祭拜的,小时候曹知知不懂事,觉得闫家祠堂甚是神秘,便怂恿她哥说:“既然你家祖师爷这么神通广大,说不定已经上天当神仙了,我们过年给他烧很多金元宝,对着他许愿肯定能成!”

    小闫肃不以为然,还怪曹知知有这种动机不纯的想法,是对祖师爷的不尊。

    可风水轮流转,半点不由人,现在却是他有愿想达的时候了

    闫肃不是很想承认自己做了这种事,抿唇不语。

    曹知知察言观色,便不再问,转而又塞了一口祭灶糖,用芝麻香气堵住了自己的嘴。

    香甜的芝麻味道弥漫在空气中,闫肃不小心恍了神,将心里话脱口而出:“杨今予还没吃过这种糖。”

    曹知知:“”

    这种敏感话题她实在不知道该不该接。

    还好闫肃清醒的够快,发现自己说了失态的话,立即转移了话题:“来找我做什么?”

    “咳,没什么,就是串个门。”曹知知反应迅速,“你刚才在找什么?”

    “铃铛。”闫肃言简意赅。

    杨今予全部的东西都扔下不要了,但唯独没留下那枚喜鹊纹、同心扣的铃铛。

    这是不是说明

    这什么也说明不了,但闫肃还是着了魔似的检查确认,确认杨今予是把象征他们有过关系的小玩意带走了。

    曹知知不明所以:“什么铃铛?”

    闫肃摇摇头:“没什么。”

    曹知知再傻也能猜出来,八成是跟杨今予有关的东西,“哦”了一声,装傻不再问。

    前段时间她为了闫肃的事,特意去买了几本心理学的书,看完后半仙儿似的叮嘱谢天,杨今予的名字是绝对雷区,万万不要再跟闫肃提,一切都要交给时间去冲淡。

    每提一遍,都是加深和固化记忆。

    这种记忆,对闫肃这种纯良心性的人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祭灶过后就是腊八,喝腊八粥、吃山尖儿、贴年画。

    曹知知没告诉闫肃,她和谢天约好了今天去枫铃国际,给杨今予家门上贴对联。

    人不在了,新气象还是要有的,就当是遥祝吉祥吧。

    毕竟伙伴一场。

    可当他们提着东西赶到的时候,发现杨今予家的门框两侧,已经被贴上了崭新的年画。

    红纸金字,整整齐齐。

    “这不是是闫肃的字吗!”曹知知惊呼。

    闫肃从初中起就给烟袋桥的老人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