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色可堪折: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姝色可堪折》 30-40(第10/14页)

的内阁值房和六部衙门依然早早就开始处理政务。

    自从杨首辅入内阁,对京中官员的考评日趋严格,无论有没有大小朝会,六部官员们每日都得披星戴月的赶来上值。最近一次休沐还得等到月底的尾端午,懈怠已久的官员们很不适应,却不敢抱怨。

    今日六部衙门还更热闹一些,陆蓁说许是到了发俸禄的日子,各个衙门口都派了人到户部来领欠条。

    张姝来京还不过几个月,但是也晓得朝廷每月都拨给侯府米粮银钱,就是她父亲的俸禄。何来领欠条当俸禄一说?

    “有什么法子?农税不能加,商税又收不上来。”陆蓁家中父亲兄弟都在朝中当差,晓得朝廷的艰难。当然禄米还能照常发,俸银就不好说了,拖欠是常有之事。

    喜鹊暗想,还是在侯府当差好,至少每个月发给她的月钱都是货真价实的银子。

    尽管最近让她烦乱的事越来越多,原本乖顺的娘子被杨大人惑得入了魔障一般,也不晓得他们俩到底是谁迷惑了谁,反正两个都魔怔了,害得她提心吊胆夜不安寝。

    但是,所有这些烦恼跟月钱比起来都不算什么,她都忍得!

    等待宫人查验之际,几人正悄声说着话,红墙绿瓦的值房高台上,在众人簇拥下,一个身着红袍的青年不急不缓的走过。

    头戴乌纱,绯袍朝服,胸前袍服上绣的是云雁补纹。

    挺拔俊秀的身姿在一众大腹便便的红袍和青袍中,皎洁如朗月,骄矜似寒星。

    陆蓁眯眼眺望:“是杨大人。怎得不见杨小郎?”

    说完自己就笑了,这是朝堂值房所在,杨源不过是杨敏之的长随,怎么会入得这里来?

    回头朝张姝叹道:“听祖父说,杨大人被万岁擢升仕讲学士兼经讲官,刚入仕便官至四品,前途不可限量啊。”

    除了杨敏之,被授予同等官职的还有榜眼柳思荀,昔日殿前三甲中只有郑璧依然是七品编修。

    喜鹊凑趣道:“沈大人是三品,也了不得。”

    她们在陆家马场出事那夜,她便看出来了,那个冷峻肃杀的锦衣卫指挥同知对陆五娘有多上心。而且听说,陆家正在与沈誉议亲。陆五娘是有福之人。

    陆蓁勉强笑了笑,兴味索然,不再张望。

    空旷的高台上,晨风猎猎,吹起大人们的衣袍如风帆张扬。

    众星捧月的杨敏之没有看到她们。步履沉稳,走在他该走的道上。

    曾在梧桐树上满载温柔月光的那双眼,此时不喜不怒,睥睨高台之下。

    张姝收回目光。转身随宫人朝巍峨的宫城走去。

    第38章 再闻暗香

    她与陆蓁走在通往后宫的宫道。

    在道路上来往的宫婢和内侍皆垂手敛目碎步疾行,鸦雀无声。

    “蓁蓁?”一声娇唤打破了道上的沉寂。

    从后面飞快赶上来一乘八人抬舆轿,抬轿的健妇们稳当轻捷,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掀开窗幔唤陆蓁的是吴倩儿,轿中还坐着她的母亲邱氏。

    吴倩儿叫健妇们走得慢一点。

    陆蓁撇了撇嘴,不甚情愿的和她打了个招呼。和张姝停下脚跟邱氏福礼。

    邱氏作为皇后的继母,亦是一品诰命,自然有资格坐舆轿,也当得起她们行礼问安。

    吴倩儿在轿中笑意吟吟打量张姝,一副长辈审视晚辈的模样,让人很是莫名。

    “这条道蓁蓁与我都是常走的,倒不碍事,张娘子一看便身娇体怯,可捱得住?要不我让你坐坐?到太后宫中还要一盏茶的功夫,莫走得脚歪腿斜的,到了太后跟前失礼。”

    边说还真要起身出来。

    这个吴倩儿,每回见张姝,嘴里便吐不出好话来。

    “等我与姝姝做了诰命,自然是坐得的,你有甚资格谦让?邱夫人快把这个嫌货带走!”陆蓁半笑半骂。

    邱氏笑眯眯的也不见气:“你们俩呀,都给我消停会罢,莫在宫中失仪。你们俩姐妹若有一个有张娘子这般好脾性,我就阿弥陀佛了!”

    张姝恭送邱氏,请她们先行。

    等舆轿走远了,她与陆蓁不急不缓的向前走着。

    陆蓁叹:“还是你的养气功夫到家,我可学不来。”

    张姝笑:“千万莫学我,你这样便很好,口中快意,心中也舒畅。人生在世总得寻一处痛快的。”

    因着丹娘之死,陆蓁的性子消沉了许多。不再爱笑爱玩闹,以前那个明媚的少女就像陡然消失了。外人看来,以为她长大了变得稳重。

    只有张姝觉得,阴霾笼罩下的陆蓁不是真正的她,也并不快活。

    她是个嘴拙的人,没有旁人那么好的口才说得人心悦诚服,只能逮着机会就疏导一番。

    “你不是也有几日没出门了么,得空随我去见一个友人,她的性子与你一样,洒脱不拘小节,你们俩定然投脾气……”

    一路走,低声细语的说着话。

    等她们到慈宁宫,吴倩儿已经陪太后说了好一阵话。

    张姝是头一回入宫觐见太后,教养嬷嬷在宫门迎她。在宫中又见亲切之人,她的紧张之意缓解不少。

    喜鹊在宫门口给太后隔门磕了个头,对她和嬷嬷说:“奴婢原是贵妃娘娘宫里的人,得娘娘的赏,才得以去侯府伺候姑娘。娘娘的恩德奴婢没齿难忘。今日既有缘再回一趟宫,容奴婢去娘娘宫门口磕个头,就当奴婢再孝敬娘娘一回。”

    这本就是她与喜鹊临行前合计好的。她觐见太后,喜鹊寻个托辞去贵妃宫中找薛令人拿回银票。

    嬷嬷最喜知恩懂礼的人,叫宫人领她过去。

    张姝进殿,对端坐明堂的吴太后恭敬的行跪拜大礼,呈上抹额。

    太后身边的心腹姑姑梅芳接过来,仔细端详了一眼。她见惯好物,眼光毒辣,一看便知这个绣件没有叫绣娘代过针。

    是个实诚孩子。

    与慈和含笑的太后悄无声息交换了一个眼神。对站在张姝旁边应承的教养嬷嬷笑道:“您老人家教导有方。”

    太后继续刚才与吴倩儿正在闲谈的话,说光禄寺和工部已着人去了西山行宫准备端午宴,尚宫局也已定下诗会主题。

    梅芳忙将诗题告诉几位娘子。

    太后笑说,让她们只管去好好准备,届时会请翰林官来给她们评一评,头名有赏,末名可要挨罚的。

    吴倩儿听得眼前一亮,暗自抿唇羞答答的微笑。

    陆蓁敷衍的哼哼几声。反正往年回回垫底的都是她,没什么好期待的。

    “娘娘,马球赛上赢了也有赏么?”她关心的是这个。

    太后偏头问梅芳:“今年可凑得起人来?”

    梅芳沉吟道:“贵妃和武安侯夫人都有孕,皇后娘娘和敬妃向来不爱凑热闹,不会亲自下场。若只有几位娘子,怕凑不出整队来。”

    太后摆摆手:“叫二郎再找几个世家子,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