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假千金她回家种田了》 110-120(第7/19页)
已经与他人定亲的女儿塞进东宫。
而他那时候为了制衡各方势力,只能默默忍了下来。
想起这些不好的过往,晏瑜的目光更冷了,紧接着又下了一道旨意:“董丞相教子无方,罚闭门思过一月。”
这些年董家的所作所为他不是不知道,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眼下这个机会虽不能一下子将董家扳倒,但也能狠狠地从董家身上咬下一块肉来,伤其筋骨。
董松风差点维持不住脸上的表情,他万万没想到今天会因为一件小事阴沟里翻船。当前朝上局势瞬息万变,一个月不得上朝,那不是摆明了自己失了圣心,那些老狐狸还能安安心心和自己一条船吗?
这个答案连董松风自己都不敢保证。
“皇上”
董松风还想再辩解些什么,宴瑜一个皱眉,一旁的太监侍卫立马得到了信号。上前将董家三人一齐带离殿上,该禁足的禁足,该去冷宫的去冷宫,该受刑的受刑。
以京城消息传播速度,恐怕不出一个时辰,大家就都会知道董家失势了。
三人去向各自不同的方向,但董家未来的方向却是一致的,你且看他高楼起、高楼塌。
董妃一个人头发散乱着被架至冷宫,因为平时对宫人太过刻薄,竟无一人愿追随其前往冷宫。她充楞地坐在冷宫冰凉的地面上,秋风裹挟着凉意,争先恐后地从窗缝钻进来,耳畔仿佛还回响着弟弟的阵阵惨叫。想起爹爹让她一定要重得圣心的叮嘱,董妃的嘴角忍不住露出一丝自嘲的笑。
纵使她再愚钝,此刻也明白了,皇帝早就想拿董家开刀了,恰好董家自己就递了一把刀过去,不宰你宰谁?而且,她也不是因为刚才的那番话失了圣心,应该说,从一开始圣心就没在她这里过。过去的一切不过是她自欺欺人罢了!
四顾这凄凉到鸟雀都不愿踏足的冷宫,董妃心灰意冷的喃喃:
“一个从来就没有得到过圣心的人,又怎么会重得圣心呢?”
第114章
董家三人一走,殿上立马清净了许多。
晏瑜一开始也没想到能借此契机,解决自己的一大心头之患,他看向一旁的“功臣”,心情大好道:
“你小子最近真的是长进了不少,今日的事,也是多亏你了。”
崔岑不敢托大,只道:“是董家自食其果罢了。”
晏瑜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
“说起来兖州之事,我还没好好嘉奖你一番。”
前不久,兖州的犯人由崔岑押解回京,晏瑜才乍然得知他这外甥竟从了军,还在兖州立下如此大功!想到这里晏瑜的嘴角不禁流露出一丝笑意,当真是虎父无犬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崔岑:“今日来不是为了讨赏,是有要事想问舅舅。”
晏瑜摊开一封奏折,一边批改一边示意他继续说。
“兖州那边可是爆发了疫症?”崔岑开门见山的问。
晏瑜批改的朱笔停顿了片刻,他抬起头微叹一声。
“确实如此。”
原本兖州赈灾之事暂以落定,朝廷也有意向兖州派遣大臣,接替宴琢打理后续事宜。所以崔岑便先行一步押解犯人回京,宴琢则在兖州继续主持大局等待朝廷派遣之人。可他归京半月有余,却迟迟不见其余人归来,为此心中一直惴惴不安。直到今日才从小公爷那听说,竟是因为兖州突然爆发了疫症。
崔岑急了:“怎么会突然爆发了疫症?兖州现在情况怎么样?我押解那些罪臣回京时带走了一半的人马,那边人手可能不太够,舅舅可曾派人前往增补?”
晏瑜盯着眼前这个满脸写着担忧的少年,那张和阿姐有三分相似的脸令他微微有些恍惚。说起来他也许久没见过崔岑了,上次朝堂之上事从仓促,他还未曾来得及好好看一看。少年精隽的五官虽随了母亲,却丝毫不显女气,反而眉宇间经过此次兖州的历练脱去了几分稚气,尽显少年意气,隐隐有着镇国侯当年的风范。
晏瑜心中却有一丝欣慰,不知不觉中,少年已经成长了不少,开始忧国忧民了,若长姐和崔将军还在,一定会为他感到自豪。
不过看到手中的折子,他又忍不住叹气。少年郎尚能想着这些,那些朝中的老狐狸却为此推三阻四。
晏瑜将手中的折子抵了过去,示意崔岑看一下:
“朕确实也有心派人去增援,可你看看这些个老狐狸,一个二个都和朕耍心眼,昨日还精神健朗,听说朕要派他去有疫症的兖州,今日就告病了,还上折说身体不好恐不能担此重任。”
一个昨日还在醉花荫痛饮三大杯的人,今日却突然告了病假,递上来的状子,字里行间诉说不尽身体病痛,就差写自己明天就要归西了。
“这已经是第二个如此的了。”
朝上的其他人对此也都避之不及,一提到兖州的事,一个个就像嘴巴被糨糊封住了一样,没一个敢开口说话的。
想到这里,宴瑜颇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
朝廷上那一派,他是不放心用的,能让他放心用的,偏偏又这般不堪用。
就在此时,一位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一边跑一边喊着:“大事不好了皇上!”
晏瑜皱眉,问:“何事如此慌张。”
“兖州闹出疫症的事此刻已经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了!还有传闻说珩王殿下也染上了疫症,已经快”不行了。
小太监一抬头看见皇上阴沉着脸,吓的他后半句都说不出来。
一旁的少年听到这里没沉住气,一把拽过小太监,“哪里听来的荒唐话,也敢来污圣上的耳朵!”
“算了,让他说,朕也想听听京中的人对此都是什么看法。”
晏瑜有些疲倦的摆摆手,示意小太监继续说。
小太监哆哆嗦嗦道:“他们希望将兖州封城,将那些染上疫症之人烧死!”
还未见过世间残酷的少年愣住了,“将兖州封城,那兖州的那些百姓怎么办!还有那些染上疫症的百姓,也不是没有可能治好,不试一试就想着直接烧死他们怎么行!”
晏瑜对此却并不意外,他早就料想过,兖州的事一旦宣扬出去会是个什么结果。人本性便是趋利避害,更何况世人对疫症的恐惧,就注定兖州会成为众矢之的。
崔岑上前一步,想都不想开口道:“不如派我带人前往兖州支援。”
宴瑜抬头看他。
论人选,确实没有比崔岑更适合的了,他去过兖州,熟悉兖州的地形,对那边的情况也比较了解,是个令人放心的人选。
只不过
宴瑜收回目光,摇了摇头。
“兖州现在情况凶险,宴琢的事虽然不知真假,但朕不愿看你也如此。”
崔家一门忠烈,到了崔岑这一辈嫡系就剩下他这一支,就算看在崔家满门忠烈的份上,他也不能这个时候把崔岑派去兖州,万一出了什么事,他没法和皇姐交代。
崔岑还想再说些什么,晏瑜摆了摆手,道:“此事不必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