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庶长子[重生]》 43-50(第4/16页)
允:
“好!朕便命你为钦差大臣,总领河州等地赈灾事宜。户部、工部需全力配合,拨付粮草银两,速速救灾!若有任何差池,唯你是问!”
“儿臣领旨!定不负父皇所托!”四皇子心中暗喜,仿佛已看到自己圆满完成任务后,受到嘉奖、重获圣心的场景。
四皇子带着皇帝的期望和赈灾的旨意,浩浩荡荡前往灾区。
此时河州洪水所过之处,屋舍倒塌,良田尽毁,人畜溺毙无数。哀嚎遍野,浮尸塞流,昔日富庶的平原顿成一片汪洋,可谓惨不忍睹。
可此时四皇子犯了难,手无银两要如何救灾。
就在四皇子焦头烂额之际,他身边一位名叫贾仁的幕僚进言:
“殿下,救灾如救火,刻不容缓。依小人看,河州及周边州县,颇有一些为富不仁的商贾大户,囤积居奇,库中粮米堆积如山。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殿下何不行使钦差特权,‘借调’他们的存粮以解燃眉之急?待朝廷粮款一到,再‘补偿’他们便是。”
这番话表面上是为救灾着想,实则包藏祸心,“补偿”要如何补偿,若是这些富商不愿,难道要强抢?要知道这些富商盘龙错杂,背后的势力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得罪人不说,若是被谁参上一本,说他强征爆敛,也得让他脱层皮。
可怜四皇子还不知,他身边的幕僚早成了六皇子的眼线,此时这个幕僚还在撺掇四皇子。
“四殿下!那些商贾,国难当头却一毛不拔,殿下此举是为民做主,他们岂敢不从?”
被“建功立业”的渴望冲昏了头脑的四皇子,只觉得此计甚妙,既解决了眼前难题,又能彰显自己的“魄力”。
他根本未深思,也不明白此举后果,便下达了命令:“以钦差名义,“征用”本地富商粮仓!”
命令一下,如虎似狼的官兵立刻冲入各大商行、粮店乃至一些乡绅家中,不由分说,强行“征调”粮食。过程中,难免有暴力冲突、中饱私囊、甚至趁火打劫之事发生。
对此四皇子不严加约束,反而还当做不知情,他自觉这些富商挣的是国难财,如今不过是“报应不爽”。
富商们敢怒不敢言,怨气颇深。其中一些有门路的,立刻暗中通过各种渠道向汴京传递消息,诉苦告状。而这些消息,很多都精准地汇入了六皇子及其党羽的手中。
六皇子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一面暗中授意党羽煽动富商们的愤怒,一面又派人以“同情者”的身份秘密接触这些富商,暗示他们只要提供四皇子“强征粮草、中饱私囊”的“证据”,日后必有重谢,并可保他们产业无恙。
不久后,朝廷的第一批赈灾银两和物资终于抵达。
看到白花花的银子,四皇子和他身边那帮贪婪之辈的心思更加活络了。
受六皇子指示贾仁等人再次怂恿:
“殿下,灾民数量庞大,难以精确统计,这其中……操作空间大的很!再有发放粮食时,掺入一些陈米糠麸,这些灾民饿狠了,根本分辨不出。
到时省下的新米和银两,一部分可用于打点上下,弥补此次‘征粮’的‘亏空’,另一部分……亦可充实殿下府库,以备大业之需啊。”
开始时四皇子很是斥责了对方,可没几日便开始后悔,眼见这大箱银两日日缩减,四皇子便顾不得其他。
他先是把灾民吃的米粥掺入一些陈米糠麸,开始有个别民众发现,可这些人根本不敢闹事,他们甚至自己安慰自己说有的吃就不错,四皇子只觉得好笑,另一方面是为剩下的银两开心。
此后他开始虚报受灾人数,甚至在在修建临时安置点、采购药材防疫等项目中大肆收取回扣,偷工减料。他已在贪欲的路上越走越远。
却不知道贾仁等人暗中早就把他贪墨的证据一一收集妥当,通过秘密渠道送到了六皇子手上。
待到时机成熟,六皇子党羽的弹劾奏章如同早已准备好的利箭,精准地射向御前。
奏章中不仅详细列举了四皇子“强征民粮、激起民愤”、“贪墨赈灾款、以次充好”、“虚报人口、欺君罔上”等三大罪状,更是附上了富商们的联名控诉状、真假账册对比、霉米样本以及关键经手人的画押口供!
皇帝震怒,连夜将四皇子压回汴京,而灾区一事则被交给了,婚假归来的姚策。
金銮殿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皇帝将奏折和物证狠狠摔在地上,将四皇子骂得狗血淋头:
“逆子!蠢材!朕让你去救灾,你却横征暴敛,贪墨救灾银两,不顾灾民死活!你是嫌中山的江山太稳固了吗?你是要逼那些灾民揭竿而起吗?!你简直罪该万死!”
“愚蠢!无能!贪鄙!短视!你简直枉顾民生,有负圣恩!朕对你太失望了!”
皇帝的每一句斥责都像一记重锤,砸在四皇子心上,让他面色惨白,浑身颤抖,连辩解的话都说不出口。
盛怒之下,皇帝甚至当即下旨:
“即刻剥夺四皇子一切职务与权力,圈禁宗人府!严查其党羽,一应涉案人员皆从重治罪!”
而四皇子瘫倒在地,他口中喃喃,显然是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经此一事,四皇子一党的势力瞬间土崩瓦解,去之大半,谢靖嵘在朝中的声望更是跌至谷底,几乎再无争储可能。
六皇子府密室。
“四哥还是太蠢了。”六皇子谢永衡把玩着手中的折扇,脸上带着一切尽在掌握的冷笑。
梁王谢沂蒙悠闲地品着茶,眼中闪烁着老谋深算的光芒:
“他如今已是困兽,只要再给他一丝火光,他就会以为是出路,拼命扑上去。
陛下年年夏日都会去骊山避暑山庄,今年也不例外。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王叔所言极是。”六皇子凑近,压低声音,“只是相较于他,我更担心太子。”
“呵,太子算得了什么,世家出身,皇兄只会厌恶他。”
对此梁王倒是不以为意,先皇在时便受世家掣肘,当今被立太子后,就被逼着娶了卢家小姐,那份屈辱这位皇帝怕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话虽如此,只是父皇近来封了位美人,前些天更是晋了嫔位,无孕便晋嫔位,那可是破天荒的头一回。”将折扇抛起又接住,六皇子殿下倒在这位梁王面前总显露出两分小孩心性。说到关键他突然停顿,转过对上梁王视线:
“母妃说,这位婉嫔与故去的卢皇后竟有五分相似,尤其那眉眼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什么?!”
这次梁王也不淡定起来,他甚至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怎么会呢?他想,他这位皇兄还真是奇怪,亲手逼死了卢皇后,如今又对长得像卢皇后的女子恩宠不断,还真是莞莞类卿,渣男本渣啊。
“无妨,不过一介女子,能掀起多大风浪。比起这个,还是想想怎么逼你这好四哥一把。”
揉了揉眉心,梁王向后一靠,闭目养神起来。
“父皇年年夏日都会去骊山避暑山庄,今年也不例外。这是个绝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