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盛年何其傲[综武侠]》 第61章 三捧三摔(2合1,补昨)(第3/4页)
白愁飞深深深深地呼吸。
这一次,不是因为紧张,而是怕在赵佶面前,泄漏自己对幕后那人的杀意!
白愁飞道:“回禀圣上,有个金风细雨楼要抓的十恶不赦之人,方才进了这个方向,我不知道圣上在这里,故而心急了些。”
赵佶道:“这房里就我们几个,你去别的屋找吧。”
“圣上不必担忧,我这护卫乃是一位至臻境,若那所谓的‘十恶不赦之人’进了这里,只有竖着进来横着出去的份。”一个宏而沉、缓而低的男声。
衣公子的声音。
显然在暗讽白愁飞口中的“十恶不赦之人”,到底存不存在。
“衣公子不仅圣上的书法学得快,连身边的护卫武功都不一般。有了衣公子,在圣上面前,我都要自惭形秽啦!”这是蔡京。
赵佶。
衣公子。
蔡京。
这汴梁权势或钱势最大的三人,就聚在这小小的房间里。
早就听闻,近两个月来,衣公子颇得圣宠,赵佶隔三差五就要召衣公子进宫,今日算是正面见识了。
白愁飞缓缓退出去。
门关上的最后,他听见衣公子道:“再过上几日,燕衣戏楼就要落成了。可惜赵公子临时有事,不得不先回了南边,当日答应我到戏楼剪彩的事,怕是不能实现了。
“圣上,还有蔡太师,两位那日若有空,可要来戏楼一观?戏楼开张当日,将献上一曲改
编自唐人白乐天《长恨歌》的《贵妃醉酒》,表演方式以秦腔为底,汲取了南戏的部分优势,想必会让两位耳目一新……”
白愁飞彻底退出。
顶着外面正午的和煦圆日,白愁飞双手背负,胸中的怒火和耻辱越发旺盛。
情绪席卷之余,白愁飞用仅存的理智,思考幕后那人的身份。
将今天的时间地点,率先做了修饰,融入前面两三个月中层出不穷的事件里,再让他“抓到蛛丝马迹”。
然后,在连三个月后的今天,恰巧在这个时候,将皇帝引来此地。
谁有这个能力?
这个人会是谁?
是——
衣公子,还是蔡京?
白愁飞在心里,飞快划去了蔡京的名字。
蔡京没有这个能力。
且以他的地位,也没有这个必要。
单看前几天,蔡京是怎么在愁石斋威逼利诱王小石,就能看明白蔡京的手段。
那么……衣公子?
白愁飞沉思。
如果衣公子真有这个本事。
他为什么恰好在这里?
为了看他的杰作——我的笑话?
白愁飞的怒和耻和杀意,再一次勃发!
但情绪,仍然没有冲垮白愁飞的理智。
他还想到另一种可能。
如果,没有所谓的耍弄他的幕后之人。
如果,那个“青”字打头的无名组织,所谓会出现在今日今时此地的那个汴梁最高上级,就在他刚才见到的三人当中?
赵佶不可能。划去。
衣公子才到汴梁数月。划去。
那就只剩下一个……蔡京。
这个在汴梁经营已久,根深叶茂的,太师大人。
但是……这合理吗?
堂堂一国太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蔡京,是某个古老的藏得很深的无名组织中,一个高级头目?
蔡京他图什么?
没人能解答白愁飞的问题。
也没人知道白愁飞的困境。
不论是身边有至臻境护卫的衣公子,还是手下有元十三限天下第七等高手的蔡京,都不是白愁飞能去质问的。
不论这两人之中,是谁在耍弄他、把他白愁飞当个乐子看——都不是他白愁飞,能反抗的!
白愁飞握紧了拳。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区区一个金风细雨楼副楼主,能做什么?
区区一个金风细雨楼副楼主,什么都做不了!
我要权。
我要势。
我要登峰至臻作我马前卒,我要这天下再无人能压我欺我!
然而怒吼是怒吼,现实是现实。
现实中的白愁飞,仍是那个外人眼中势不可挡、顺风顺水的金风细雨副楼主。
也仍是只有白愁飞自己知道的,一头陷入被人玩.弄的困境,声名地位都操之无名之人之手的大鹏鸟!
一头被人用铁索绑住翅膀,被高高掷起、又狠狠摔落,如此循环往复,被无名人羞辱的大鹏鸟!
又一日,六分半堂拉了一帮平民夫妇,在金风细雨楼底下哭叫控诉。
控诉金风细雨楼已死的薛西神赵铁冷,用阴谋让人拐走了他们的儿女,让卖解的将小孩儿们断手断脚、瞎眼剪舌,等利用完了,又为了保密,将他们的孩子全都杀人灭口!
“金风细雨楼!好个金风细雨楼啊!自诩是江湖正道,其实为了跟六分半堂斗法,无所不用其极,什么龙头老大苏梦枕,什么薛西神赵铁冷,什么通天达地白愁飞,都是天杀的孽种!”
那些父母,围在楼子
底下,日日夜夜地痛哭。
一边痛哭,一边大骂。
六分半堂派了人,专门照顾他们,给他们提供食水、衣服,还写了红色大字拉成横幅,挂在金风细雨楼的门口。
金风细雨楼的帮众一旦靠近,还没做什么,就立刻被六分半堂的人拦下,美其名曰“防止金风细雨楼的人灭口了孩子还要灭口父母”。
可笑可笑。
白愁飞心道。
赵铁冷人都死了,他们还想要什么交代?
何况事情是六分半堂执行的,如今死无对证,他们怎么认定是金风细雨楼的阴谋?
“副楼主,我们该怎么处理这事?”
“雷纯倒是好手段。但是,这件事,与金风细雨楼没关系!一切都是六分半堂的阴谋!”白愁飞斩钉截铁道。
他又补充:“封锁消息,我会解决,别让苏大哥知道这件事。”
用不着靠他苏梦枕。
他白愁飞自己就能做好!
但是。
这一遭,引得汴梁全城的人,平民权贵老老少少,都来围观。就是住在城那头的,也要挑个适当的时间,赶了一座城的脚程,来金风细雨楼下望上一眼。
六分半堂的这一招,搞得金风细雨楼的名声,彻底臭了。
楼子门口砸满了汴梁平民的臭鸡蛋烂叶子,金风细雨楼的帮众出门,都要躲着手里挎着菜篮子的人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