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从今天开始不做渣女[快穿]》 130-140(第2/32页)
谁,朝堂上下风气一肃,莫不臣服。
朝臣们在皇帝面前不敢说什么,说多了容易掉脑袋,在叶慈这就不一定,但全被她当耳旁风刮,一概不理。
她总是赞同皇帝的任何决策,不仅赞同,还会在背后帮忙善后,钱挣得一年比一年多,皇帝对她就越发信任。
甚至有传言说哪怕是风头很盛的秦王殿下都比不过她去,她一句话顶秦王十句,赵王二十句。
当然,这也是谣传,无半分依据。
所有人都以为北境战事少说得拉长好几年,得做好长期作战。
这些日子里叶慈背着不少骂名,御史台的臭石头们参了又,骂了又骂,给妹妹出个头也能被翻来覆去的参。
什么“仗势欺人”“以权谋私”“纵容行凶”“家风不当”“持身不正”,小到品行问题,大到公事,全都参一本。
希望继续“和平”下去的朝臣认为叶慈是奸佞小人,是皇帝挑起战事的底气。
他们想的很美,明明每年花点钱就能解决问题,非要打仗,这不是祸国殃民的奸佞么?
他们敢说,叶慈也敢反击,没有给人指责的道理。
这日叶慈站在列中发呆,掰手指算鄢灵玉究竟多久没给她回信了,一算竟然超过了两个月,心情十分不佳。
又有个老头跳出来参她,具体说什么叶慈没认真听,只记得一个关键词“给北境的拨款过多”。
她不爽,大家就别想好过,当朝讥讽那人:“吴大人果然是慈悲心肠,效仿释迦牟尼割肉喂鹰。”
吴大人双眼一瞪:“你这竖子,怎可这般说话,分明是曲解我意!”
“本官误解你的意思?”叶慈一挽袖子,手上玉笏往承恩侯手里一塞:“爹你替我拿着。”
承恩侯:“……”
默默隐入人群,注定帮不了忙。
庆朝官员互殴是常有的事,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输赢由己,得失不论。
等到不可开交的时候皇帝才会开口维持秩序,其余时间任由他们发挥。
吴大人看她来势汹汹,不由后退一步,嘴硬道:“你想做什么?!这里是议论政事的朝堂,不是毫无纪律的市井,可以让你随意斗殴的!简直有辱斯文!”
拿市井之徒类比叶慈,意思就是说她如莽夫般毫不讲理。
要不是听文卫和说这老。毕。登踹人老疼了,他上次被踹了一脚,半个月淤青都没消,叶慈就信了他的邪。
叶慈笑道:“行,吴大人都说本官是市井之徒,那本官要是不坐实这个罪名,岂不是叫吴大人失望?”
吴大人眼睛盯着她那双白玉般的双手,指节修长,正握着拳头,一看就知道揍人很疼。
仍不甘落后道:“本官有说错你?你反应这般激烈,难不成是在心虚?!”
“吴大人身为御史台官员,本就有监督百官,纠正错误的职责,他只是进了自己本分!”
“你怎么不说吴大人是在无事生非?北境战事吃紧,叶大人身为户部官员奉圣上之命,为北境调动军需,这些都是经过我们户部计算的!”
“兵部的人说要更多,我们户部好不容易挤出这点,被你们说是否以权谋私,还请圣上彻查?放屁!”
“身正不怕影子斜,若非心中有鬼,怎会如此抗拒?”
其余官员看热闹不嫌事大,分为两派持续拱火,朝堂瞬间变菜市场。
彼此唇枪舌战,进行一场互相推肩膀运动,踩脚的,指鼻子的,用头撞对方胸膛的都有。
作为这项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叶慈身边隔了个无人之境,倒也不是她不参与,只是没人去招惹她。
毕竟一拳把对方砸出鼻血的手劲确实挺可怕的,破相了就不能上朝,太吃亏了。
叶慈嗤笑:“你是在割肉喂狼,迟早把阗真胃口喂大,现在是要粮草白银,那以后怕不是会盯上我庆朝国土,那要不要再给那帮蛮子圈地恭恭敬敬地请他们进去入住啊?”
说话的人踏前一步,一再紧逼,双目情绪锐利如刀:“你在这里大言不惭,在这里慷他人之慨。怎么不去北境住几年再来说这些话,去看一看被劫掠过去的庆朝子民,看看活得猪狗不如的样子,看看他们被阗真蛮子当人牲糟践的样子。”
“你扪心自问是在为民请命?你分明是害怕武官崛起,与自己争利!”
“你……你!”吴大人一口气上不来,伸出的手指颤颤巍巍。
叶慈举起三根手指,声音朗朗:“我什么我,本官敢对天发誓,我所为之事绝无半分私心,否则天打雷劈永世不得超生,你敢吗?”
吴大人开始翻白眼了:“这怎么能类比,简直胡搅蛮缠!”
叶慈摆出无赖嘴脸,不屑道:“你不敢就直说!”
“呃——”吴大人身体一软,缓缓倒下。
叶慈:“好啊!说不过本官就装病是吧?!是男人就站起来说话!”
众人:“……”
本来是装晕,这回吴大人是真的想晕。
过于直白的话直把老头呛得当朝晕过去,一帮朝臣围着老头喊。
皇帝看够戏了,在座上喊御医,郁公公熟练的让人去传御医。
“不用御医,本官来!”叶慈直接拨开人群,蹲下,手猛摁人中。
“……!”吴大人硬生生被掐醒,一睁眼就对上叶慈的脸,恨不得再次晕过去。
叶慈幽幽道:“碰瓷是吧?”她的声音提高,“吴大人你放心,本官一定会救醒你的!”
吴大人:“……”
吴大人立马坐起来了。
朝臣:“……”
这一手把一众朝臣看愣了,看叶慈的眼神像是在看什么神奇人物,觉得此人真是油盐不进,不可理喻。
有人突发奇想,觉得子不教父之过,就拿承恩侯开刀。
承恩侯多贼一人,直接上表请辞,表示他也管不了。
当然最后皇帝也没同意这事,直说承恩侯胡闹。
别的不说,这如出一辙的混不吝就气倒不少朝臣。
吵吵嚷嚷过了两年,就没拿她有半点法子。
第二年开春,北境传来了好消息。
阗真王庭当真被拿下了,阗真王向庆朝递了降书,表示愿意向庆朝俯首称臣,年年岁贡。
北境王写了奏折回京城,仔仔细细地写了当前战况,大力表扬兰真郡主出了多少力,大家有多拼命。
然后问:“圣上,我们打还是不打?”
其实皇帝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继续还是不继续。
北境王兵临城下,令阗真王上日夜焚心,寝食难安,最终做出了违背祖宗的决定。
现在问题交给建兴帝思考。
不打,就收下他们的降书,给阗真封王,成为他们的宗主国,接受年年岁贡。
继续打下去,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