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不想种田: 110-12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快穿之我不想种田》 110-120(第12/14页)

领朝廷主力北上对抗匈奴。

    外忧内患的局面让沈明轩心力交瘁,境州已经占领五州,若不加以制止,更是嚣张猖狂。是以,他只好调动能调动的境州周边州府兵力去阻止境州叛乱。

    所幸,陈州、并州、荆州都已经重归朝廷掌管。

    安将军:“王上,沈明轩调走了卫案,主力也北上抗击匈奴,但是派了康宁侯来,他集结了周边州府的散兵,大约有二三十万的兵力,目前正往境州来。”

    赵安御:“甚好,若是卫案还需多加提防和小心,卫案用兵如神,武力高强,十分不好对付。康宁侯此人,最会装相,看似厉害,实则是个绣花枕头,不足为虑。”

    安将军和他一战之后,发现王上所言极对,康宁侯此人不仅是绣花枕头,还胆小如鼠,十分惜命,和他一战之后,直接逃命,打都不敢打了。

    散兵游勇不成气候,不过半月,朝廷派出的兵,一一被击退。

    沈明轩心惊不已,境州竟然如此之强。

    然后更加愤怒,境州恐怕时早就有叛逆之心了,暗自发展了几十万强兵,个个武器先进,装备精良。

    强敌之下,岂容他安睡啊!北边的匈奴十分勇猛,卫案对付起来十分焦灼和紧迫,境州、青州叛贼又虎视眈眈,沈明轩在想,莫不是老天要亡他沈氏皇朝吗?

    内患严重,外敌肆虐,沈明轩只好一面抵挡来势汹汹的匈奴,派出说客,割地送粮,一面再次出兵,遏制叛军发展壮大。

    时至三月,匈奴终于答应和谈退兵,要求之无耻让沈明轩当朝破口大骂。

    “黄金十万两、粮食五十万石、布匹……不愧是蛮荒之地的狗东西,足够贪婪。”

    沈明轩很快冷静下来:“来人,传令给夏承平,再谈,黄金十万两可以给,但是粮食最多三十万石。”

    匈奴方态度十分强劲,粮食五十万石坚决不让,为尽快解决匈奴这个麻烦,专心平定叛贼,沈明轩只好答应和谈要求。

    为了尽快筹集粮食,官府又一道道向百姓增加赋税,加重的高额赋税让本就收成不好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官府就越发恨。

    匈奴一事解决之后,卫案又马不停蹄地南下,平定境州、青州叛乱。

    看得身边属官都十分心疼:“将军这几年都没歇停过,皇上……皇上都没说让将军休息几日再出发。”

    卫案穿着沉重的黑色铁甲,神色淡淡,“慎言,能为皇上分忧是本将的荣幸。”

    属官当即闭嘴不言,心里是十分心疼他们的将军。

    王建国就沈明轩求和匈奴之事十分不耻,本来朝廷管辖下的百姓就十分困苦了,为了求和,要粮食几十万石,这不就是向百姓施加压力吗?

    王建国:“安抚好匈奴后,沈明轩应当会派卫案前来对付我们,还需做好充足准备。”

    康宁侯率领周边州府的散兵对付境州,结果战败而逃,境州军趁此机会,占领了并州、陈州及荆州,气势更胜。此时,境州已经将南下州府都纳入管辖,战场移至荆州靠北的县城。

    为了充分作战,粮草是重中之重,开辟粮道也必不可少。

    王建国作为搭建粮道的主负责人,规划了从境州向荆州最短最安全的粮道。

    他手拿舆图,仔细描画,“境州至荆州,只用过并州,并州地势平坦,倒是节省人力时间。翻越桑山山脉,就进入并州盆地内,从官道过,长则半月,短则十日,就能将粮草运往前线战场。”

    赵安御看完觉得可行,“可。粮草可都备置完毕?”他看向粮草官,鲁宁。

    鲁宁出列,躬身回道:“回王上,已经备好了。为了加长保存时间,下官和粮食所的诸位大人在王大人的指点下,将军粮制成罐头和粮食饼,能存放一年之久。草料也研制成易于携带和运输的样子。”

    赵安御放心了,“叶大人,如今来境的难民可有增加?”

    叶诺高兴道:“难民大多来自并州和陈州,自下达了让难民回原属地的指令后,难民基本上都回原属地了,来境的难民少了很多。”

    赵安御点点头,说出一个令各官员震惊的决定:“此次与朝廷交战,我欲亲自带兵前行。”

    众位大人如平静的水面丢了块石头进去,瞬间炸开了。

    “不可啊,万万不可,战场非儿戏,王上亲自带兵,万一遭遇什么意外可怎么是好啊?”

    “对啊,王上在境州是我等的定心石,战场瞬息万变,十分危险,下官担心王上安危啊!”

    ……

    赵安御没想到属下反对的这么多,他出身军将世家,虽然以修道的理由迷惑皇帝,但也是从小习武。

    打天下,可不是要去打吗?

    他虽得到众多有才之士的看重,深感庆幸,但还是觉得自己过于平庸,他看向唯一没有发表意见的心腹。

    王建国:“王上意已决?非去不可?若是如此的话,那就去,属下同王上一起。”

    赵安御亲自带军,主要是因为他与卫案有一点交情,看看能否凭借那点交情兵不血刃的拿下胜利,将朝廷的大将收入囊下。

    卫案听到赵安御亲自带兵,许久未变的神色显见地怔愣了下。

    故人啊。他想,那又如何,他不会手下留情的。

    第120章 古代种田生活(28)

    古代种田生活(28)大获全胜

    说起和卫案的那点交情, 赵安御印象深刻。

    “卫案同我一般,出生军将世家,其父定北侯卫征, 战功赫赫, 与我父一样, 颇受老皇帝猜疑。”

    王建国认真听,适时作出回应:“所以,王上同卫案一同长大?”

    赵安御点头, “是啊,卫案是庶长子, 嫡母厌恶他, 定北侯常年又征战在外,是以,他在府中日子不好过, 寻常奴仆都能欺辱他。一年冬日, 他被嫡弟令奴仆扔进寒冷池水中, 我恰好从此处过,救了他一命,从那以后, 他就跟在我后面, 谁针对我, 第二天那个人就被人揍了一顿。”

    王建国:“倒是个记恩的。”

    赵安御笑笑, “我当时觉得他性格偏执,又怜惜他,经常训导, 他表面乖巧,但背后却屡教不改, 经常与人斗殴,被人按在地上打得鼻青脸肿,我又帮过几次。可能我没有处在他那个位置,不知他所受的苦楚。后来我父亲战死,朝野之上都大加批判我父激进,父亲的兵权也被皇帝收回,我就再没去过官学了,两人也渐渐远离了。”

    王建国:“皇帝昏庸,贪官阉人当道,也不怨得侯爷。”

    赵安御:“我父的死跟老皇帝脱不开关系。”

    王建国一惊:“这……”

    赵安御:“功高盖主,老皇帝一直想收回兵权,就和外敌合作,泄露作战计划,我父亲当时被围困在闽南一带,拼死抵抗一月有余,最后被活活耗死。”

    王建国听此秘辛,生出一种果然如此的感概,功臣一旦受猜疑,手握兵权,就是最大的错。

    车停了,门外侍从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