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基建指南: 1、第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边关基建指南》 1、第一章(第1/2页)

    盛玉是猝死的。

    夜以继日泡在实验室,废寝忘食修改实验记录数据,就在要出结果的前一秒,她猝死了。

    意识完全陷入黑暗前,除了一丝遗憾外,盛玉的心情居然异常平静。

    回顾自己的一生,左右逃不过“平凡”二字。

    她出生在华国一个偏远地方的农村家庭,父母早逝,自小寄宿在叔婶家。

    从有记忆的那时起,盛玉就明白自己在这个家只能是一个外人。

    所以干的农活多一点,每顿饭吃得少一点,她都不争不抢,不哭不怨。

    直到七岁那年,一场饥荒席卷宁水村。

    所有人都吃不上一口饱饭,争着抢草皮、树根果腹。

    盛玉是真的被饿怕了。

    饥荒持续的时间不长,但那种绝望而无力的饥饿感却一直留在了盛玉的记忆里。

    后来,“义务教育”光辉照大地,盛玉有了接触书本知识的机会。

    书上描绘的内容让她逐渐了解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每当弄懂一个知识点,其中得到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不亚于每一季作物的收获。

    从接触到书本的那刻起,盛玉就知道,一切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学到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她就像一棵缺水的稻苗一般,疯狂汲取着所能接触到的所有知识。

    或许和童年经历有关,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盛玉义无反顾选择了农学专业。

    饥饿带来的恐慌感让她迫切抓住所有一切能抓住的东西。

    只有当以知识充实自己,和站在土地上、感受到土地传来的厚实感时,盛玉的安全感才油然而生。

    就这样,大学四年研究生三年,盛玉奔波在各种农田、试验田上,和各种作物打着交道。

    最后回忆了一遍自己的实验流程,若是数据无误,新培育出的稻苗植株产量或许还能再度创下新高。

    这样能吃饱饭的人就能多一点,再多一点了吧。

    盛玉闭上眼,坦然地准备迎接自己的死亡。

    ——下一秒,却在马车颠簸的不适感中醒来。

    脑海中突然多出一部分属于他人的记忆,盛玉不适地皱了皱眉头。

    少女本名也叫盛玉,自幼丧父,又身逢乱世,母亲薛婉便带着她回到了外祖薛家,以求得一处庇护之所。

    同样寄人篱下,“盛玉”的日子也不好过。

    薛家主母表面宽厚仁慈,私下里却经常克扣各房吃穿用度。“盛玉”母女俩所在的竹苑月例发放从不及时,即使到手也只是区区数两,勉强糊口而已。

    按理说,薛婉带回来的盛家家产及出嫁嫁妆也能保母女两人衣食无忧,可在回薛家的第一日,在主母嫂嫂明里暗里的“暗示”下,薛婉无奈将这些财产尽数上交给了薛家,身上分文不剩。若想有些余钱,非得接些针线私活不可。

    大冬天用冷水洗衣,晚上熬灯油织绣,积劳成疾之下,薛婉很快就熬了个灯尽油枯,在“盛玉”七岁那年便撒手人寰。

    至此,犹如湖上浮萍,“盛玉”从此孤身一人。

    名义上为薛家的表小姐,可“盛玉”在薛家的生活还不如薛家大小姐跟前的一等下人。

    ——如今婚事也不由己。

    薛家与谢家多年前便定下婚事,可当下谢家离开朝城远居边关,说不得是被圣上所厌弃;薛夫人更是舍不得自小宠到大的宝贝女儿远嫁。在薛娉婷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攻势下,婚事就这样落到了“盛玉”头上。

    一介孤女,哪有说不的权利。

    坐在颠簸的马车里发了会儿呆,属于两个人的记忆不断在脑海中交织,盛玉忽然有些迷茫,她不明白自己穿越的意义何在,更不知往后将何去何从。

    就在这时,一道饱含惊喜的声音打断了盛玉的思路——

    “小姐,你醒了!”

    掀开马车门帘,走进来的是一个扎着双髻的小姑娘,年纪瞧着不过十三、四岁,稚嫩的脸上表现出的却是与年龄不相符合的成熟。

    是“盛玉”的贴身侍女,枝儿。

    盛父去世以后,偌大的盛家便树倒猢狲散,也有部分奴仆跟着薛婉来到了薛家,可留到最后的仅有枝儿一人,其他人不是投靠了薛家,便是另谋了差事。

    枝儿比盛玉还略小一两岁,但因着原身自幼体弱、性格又十分内向的缘故,遇到困难往往是枝儿站在前将她护在身下。

    若说现在有谁对原身比较熟悉,此人必是枝儿无疑。

    “盛玉”有个被称为文学大家的父亲,本人却“愚笨”得三岁还口不能言,时常独自坐于一处发呆,不与人亲近。

    这种情况直到后来盛父去世,薛婉一路颠沛流离带她来到薛家才慢慢有所好转。许是外界刺激,“盛玉”也渐渐能和正常人一样相处,只是向来寡言罢了。

    好在盛玉也不是个话多的人。

    对上枝儿担忧的眼神,她只轻轻“嗯”了一声。

    多说多错,她现在还是静观其变为好。

    枝儿果然并未怀疑,瞧着盛玉的精气神比昨日又稍微好了些,她不免松了口气。

    自家小姐身体向来不好,此去边关,路途遥远,这一路的颠簸下来,更是大病一场,就连大夫都断言她时日无多。

    前些日子盛玉醒来,枝儿高兴之余,又十分担忧这是回光返照之相。

    好在,盛玉的气色看起来一日比一日好些,她也终于可以放下心来。

    “小姐,今日的晚饭可还是照旧在马车上吃?”

    枝儿这一问,盛玉才发现马车早已停了下来,她掀开窗口的帘子,朝外看了看,天色已然不早,确实到了吃晚饭的时辰。

    略微思索了一会儿,盛玉摇了摇头,道:“马车里闷得慌,下去走走。”

    “嗯,出去外面透透气也好!”

    听到盛玉这么说,枝儿脸上不禁露出几分喜色——从朝城启程那日起,小姐便一直闷闷不乐坐在马车里,现在肯走出马车说不得是想通了。

    从木箱子里找出一件略微厚实些的毛披风来,细心地给她披上,枝儿这才扶着盛玉走下马车。

    下了马车,盛玉细细打量了一眼周围的环境。

    此时应是初春,只是边关地处西北,纬度高,雪化得晚,周围的土地上还零碎散落着积雪,风一吹,带着些许冷冽的气息。

    盛玉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里的天与地、树与人,看起来都和盛玉原先所在的世界很不相同,但只要感受到土地的厚实感,她一颗不安的心就能慢慢下落、平稳。

    站在土地上,她就有了扎根发芽的倚仗。

    此地距离最近的城镇也有些距离,四周的景色荒凉,着实没什么好看的。

    枝儿站在盛玉身边,轻声说道:“再过两三日便可抵达边关了。”

    她的语气复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