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60-70(第21/24页)

,谢知秋之所以常常与萧寻初单独在一起,一来是以他们?两人的情况,有许多话只能两人单独说,还是没有旁人时来得自?在,二来,就是萧寻初除了教谢知秋骑马以外,还在教她如何使用他与师兄弟们?改进多年完成?的“突火.枪”。

    萧寻初如今的重心还是放在研究黑石,好想?办法尽快让两人换回?去上。但是总研究一个东西,终归容易腻烦,尤其总拿不出成?果,更让人挫败。

    所以,萧寻初偶尔会?换换心情。尤其是他与谢知秋明面上当了夫妻以后,昔日?在临月山上的工具也都取回?来了,正适合大展拳脚。

    萧寻初当初对谢知秋提出的交易,就是谢知秋可以随意使用他的身体,但同时,如果将来谢知秋真的可以身居高位,也要重用墨家之术,令其发扬光大。

    既然萧寻初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那么?于情于理,他都该亲自?给谢知秋展示一下?,他与师兄弟们?多年来苦心钻研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在他们?的所有成?果里,萧寻初认为最为有用的,就是这种经过精心改造的“突火.枪”。

    事实上,谢知秋也的确因此大吃一惊。

    她对武器了解不多,纵然她博览群书?,这一块没见过多少实物,终究是个盲区。

    但即使如此,光凭这简单的一枪,谢知秋仍能感觉到,这是一种远远超出目前大众认知的先进之物。

    此刻,她的肩膀被枪的冲击力震得发麻,纵然有萧寻初在旁边教她使用的正确姿势,甚至帮她撑了一点力道?,她仍然被此物的威力所震撼。

    萧寻初向她介绍道?:“突火.枪最初由?寿春的工匠发明,整件武器呈圆筒状,外部以一根巨竹做成?,使用时需要左手?持械,右手?点火,射程可达百步有余。

    “但是用竹筒做管身,结构稳定性较差,强度弱,也难以承载更强力的火药。

    “所以我师父当年,一直在琢磨怎么?能将外部的结构换成?金属管。我与我的几位师兄弟,花费数年光阴,才有了现在的结构。

    “另外,目前军中用的突火.枪,是以基础的火绳点火。但这样速度慢,遇到刮风下?雨,也很容易出问题。

    “我后来想?了想?,就做了一些改动,将它?换作以燧石点火,主要是做了个小机关,让燧石可以快速受到撞击,用火星点燃火药。这是我几位师兄下?山以后,我才做的改动,因此花了不少时间。”

    这事说起来上下?嘴皮子一动的事,可实际却麻烦得很。

    金属不同于软质材料,不是削一削弄一弄就能改变形状的,要将坚硬的铜铁制成?桶状,本身就不是易事,更何况要承载火药和子窠,便不得不考虑药仓、火门一类如何安排。

    尤其以前宋师兄还是个龟毛怪,非得坚持要造得美?观、手?感好,使得突□□改进的进程一慢再慢,经常几个月没有进展。

    而在师兄弟们?下?山以后,只剩下?萧寻初一个人,事情就更加复杂。

    过去师兄弟四人尚可以分?工合作,比如打铁这样的工作,就主要由?邱师弟这个从小练习的熟手?来。而萧寻初和宋师兄,都是以计算或者设计图纸见长。

    而只剩下?萧寻初一个人后,事事都要由?他亲力亲为,他轻描淡写几句话就带过了,天知道?实际上吃了多少苦头。

    而此时,萧寻初端着枪,还若有所思?地掂了掂,说:“以前是男子身体的时候,我一直觉得这把枪重量正好,现在换作是你的身体,才发现若是女子使用,好像有点太沉了。

    “等在月县安定下?来,我再仔细改一改,这样你如果有兴趣的话,等我们?恢复原本的样子,还是可以正常使用。”

    谢知秋闻言一愣,有些意外于萧寻初的细致,但她十分?感激萧寻初能想?到也要让她正常使用。

    “……谢谢。”

    谢知秋说。

    她就着萧寻初的手?,轻轻抚了抚突火.枪的枪.杆,说:“确实是很好的东西,如果能运用于军事上,想?必会?大有助益。”

    两人碰着同一把枪,距离必定极近。

    从萧寻初的视角,可以看到谢知秋低垂的睫毛和专注的神态。

    其实他先前教她用枪时,就不时注意到她离自?己很近,并因此有点紧张。

    萧寻初掌心微微冒着汗,当谢知秋低着头时,他悄悄看她,但等她抬头望来,他又不禁局促地移开视线。

    谢知秋未注意到他的异样,只说:“我目前无法涉足军事,但如果将来有机会?触及,定会?设法使用。”

    萧寻初慢慢定神。

    然后,他微笑道?:“我相信你。”

    说着,他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又道?:“那在此期间,我可得更努力一些,争取做出更好的枪才行。”

    *

    傍晚的时候,一行人抵达驿站。

    算算距离,以马车的速度,这下?再有个三?五天,多半就能到月县了。

    在驿站住下?,晚上,谢知秋也没闲着,在夜色中点灯读有关月县的文书?,只是她越是读,反而越是头痛——

    这年四月,谢知秋高中状元。

    按照方朝历来的授官规矩,新进士中第之后,大多会?被外派出任地方官,在外地历练三?到五年不等。

    于是,在梁城度过忙碌的半年新进士生活后,谢知秋被授官大理评事,同时出任月县知县,被要求即刻赴任,不得延误。

    谢知秋先前就清楚,她硬要抢齐相之子的状元之位,多半会?得罪齐相,不过对当时她而言,这也是必要之举,她并不后悔。

    不过,得罪齐相的后果,在授官之时,多少还是露出了端倪。

    谢知秋的官职,最高是正八品,在今年的进士之中,品级最高之一,以她状元的名次来说,并不算奇怪。

    可是,在方朝,一个官职的价值,并不只体现在品级上。

    通常来说,中.央官胜过地方官,职权大的官胜过职权小的官,而油水厚的肥差又自?然胜过没油水的穷差。

    谢知秋的官职虽有正八品,但是会?被下?放到偏远之地,一旦远离都城,今后怎么?样就不好说了。若是运气不好,指不定会?被不断在地方调来调去,再也回?不去梁城。

    与她相对的,秦皓最后得的是探花之位,同样为一甲及第,同样是正八品官,他却被受了监察御史一职。

    这一职务非但可以留在梁城,还是典型的品级低、职权大,饶是职位更高的官员,见了御史台的人,也得绕道?敬上三?分?。

    秦皓一上来就任此职务,必是有人提携,日?后想?必前途无量。当时授官结果一下?来,秦皓那里就又门庭若市了。

    而谢知秋这里,除了远离梁城以外,还有其他问题。

    她越是看月县的文书?,眉头皱得越紧——

    这个月县,正在闹粮灾。

    月县地处南方,气候潮热多雨,本该是丰产物博之地,可是最近七八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