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160-170(第3/16页)

,以严仲身为太学博士的眼光来看,严静姝现在即使是去?参加春闱,至少也?能?入围个三甲同进士出身。

    严仲总共三个孩子?,两个大?儿子?他?用?足了心力去?教,结果仍旧是两个唯唯诺诺的榆木脑袋,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家里最有读书才能?的,会是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女儿。

    严静姝今年已过十八,马上就?要十九。

    在大?部分官宦之家,女孩到了这个年纪,早该出嫁了,就?算没嫁,身上也?有婚约。

    若不是四五年前,严仲忽然做了一件他?平时?不会做的事——认真看自己女儿作出来的文章——他?本来也?是打算在严静姝十四岁左右给她议亲,然后十六岁就?让她嫁人的。

    可如今……

    一念之差,就?让这个小女儿在家里留到了今天。

    一旦将她嫁出去?,只怕夫家马上就?要求她生儿育女。

    在梁城,连男孩都不是个个都有机会识字受教育,静姝出嫁以后,又有哪户人家能?宽容到,认真教导没有血缘关系的媳妇学习晦涩的治世之学?

    严仲自己都不知道将女儿这样留在身边教导有什么用?,可若不教她,他?又觉得可惜。留着留着,一不小心女儿就?到了这个岁数。

    严静姝自己倒是不急,她以前就?十分崇敬谢知秋,而谢知秋本来就?年近二十才出嫁。每当听了难听的话,严静姝就?用?当年的谢小姐给自己鼓劲。

    现在谢知秋的身份公开,又证实这桩是假婚事,严静姝就?更踏实了,她最近沉迷于“萧寻初”过往的政绩研究,逐条分析其缘由。

    不过,不是人人都这种胆量。

    严仲的发妻、祖宅老?父老?母,还有亲戚朋友都对此万分不理解。

    他?们认为严静姝本就?不是什么国色天香之姿,长相只能?说朴实平常,虽然贤惠,但贤惠的女子?天下一抓一大?把,要是再?错过好年华,以后更不好嫁。他?们觉得严仲以前就?死?脑筋,现在更是彻底坏了脑袋,竟这样耽搁女儿的前程。

    “父亲,我的文章如何,你为何不说话?”

    这时?,严静姝的话打断了严仲的思路。

    他?一怔,回过神来。

    他?重新将注意力放到文章上,口中一板一眼地道:“几处引经据典例子?用?的不恰当,我等下给你找几本书,你拿回去?读读。不过……”

    不过,能?够感受到这文章字里行间,为百姓考虑的真心。

    严仲不禁抿唇。

    他?的女儿,绝非那些读书考试就?是为了做官当人上人的功利之辈。

    严静姝其实骨子?里与他?有点像,刚直、清高,但他?同样能?感受到这个女儿身上的踏实善良。

    而且,静姝性子?柔和,会为人考虑,不像他?这个爹,脾气一上来就?得罪人。

    严仲有一种很强烈的预感,若是静姝可以像男子?一样入朝,她会是一个清廉稳重、受人爱戴的好官员。

    为何偏偏,他?的女儿就?不能?入仕呢?

    “——若是有了谢小姐这样的前例,以后会不会有其他?女子?也?效仿于她,同样尝试走上朝廷呢?有一就?有了二,口子?一开,再?有破例,也?未必不可能?。”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他?那友人当时?不过随口一提,可这一句话,却不断在严仲耳边回荡,令他?不觉握紧了手中的笔杆。

    他?一世刚正,上无愧于君,下对得起百姓。

    这一辈子?,还从未为自己谋取过什么。

    要是他?……在这件事上怀抱一点私心,今后还能?自认光明磊落吗?

    *

    另一边,严仲已在家中时?,史守成却走得晚了一些,现在还在马车之内。

    与严仲一样,在谢知秋这桩事上,史守成亦有自己的想法。

    尽管在对付齐慕先?时?,他?姑且与“萧寻初”达成了一致,但他?从来就?不喜欢这个后生,只是形势所?致,决定以扳倒齐慕先?为优先?。

    现在齐慕先?倒了,齐派被尽数清算,同平章事的位置也?空了出来。

    本来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位,肯定是要落到“萧寻初”头?上的,但是……

    一个女人,能?留在朝中做官已经不可思议了,怎么可能?为相呢?

    史守成食指指尖轻轻点着大?腿。

    他?年龄与齐慕先?相近,是朝中的老?人。他?任礼部尚书一职,又长期提携不得志的实干官员,在士人中有一定口碑声?望。

    他?长久以来就?是齐慕先?的反对派,现在齐慕先?一垮,他?又尽心尽力地清扫齐派,在朝中的地位顿时?水涨船高,连皇上对他?的信任,都比过去?强了不少。

    齐慕先?已死?,齐派已斩草除根。

    要是用?谢知秋的女子?身份借题发挥,阻断她的入仕之路,齐派、萧派就?都不存在了。

    到时?候,天底下资历威望足以胜任同平章事的,还能?有谁呢?

    第一百六十三章

    这一年, 梁城关于?谢知秋的争论从未止歇,且愈演愈烈。

    三月初的时候,太学甚至因此爆发了一次大规模争论。

    无数学生写文著章, 认为朝廷给谢知秋赏赐可以, 但绝不可以开女子入朝的先例!

    不少激进的学生聚集在太学、贡院等士人较多之地,激烈反对谢知秋做官, 甚至不惜以罢学罢课相威胁。

    这桩事的起因, 是礼部尚书史守成来太学访友之时, 受邀在太学讲了一课。

    史守成是礼部尚书,礼部主管贡举诸事,他纡尊降贵来太学讲课, 说不定就能听到之后科举的出?题方向?。太学学子皆有?为官之志, 自然不会错过这等机会。

    史守成授课当?日,太学学子蜂拥而至,将书斋挤得?水泄不通, 甚至还有?不少太学以外的书生,钻狗洞、冒身份,也想进来听。

    讲课那天, 史守成神情刚直,主讲了六经中的《礼》一经,重点讲了传统礼数对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性, 以及礼崩乐坏在历史上会导致的恶劣后果。

    由于?史守成主讲的内容偏向?性较强,难免会有?人联想到近日梁城热议的谢知秋之事, 便有?人提问史守成关于?谢知秋的看法。

    当?时, 史守成沉了沉声, 如此说道:“谢知秋舍身救圣,的确忠勇无双。她?以男子之身任参知政事一职时, 也的确提出?了不少让人耳目一新的政见,难以想象是女子之所思。她?的新政,我是有?部分赞成的。

    “然而,且不说女子思维必有?其?限,其?政本就有?不足之处,朝中争议也很大,只谈谢知秋个人破格从政一事,于?礼制秩序的破坏,也是弊远大于?利!

    “《礼记》第二十八有?言,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