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50-60(第12/27页)

得外国点心好多都齁甜吃不下去,只有‘不是很甜’才是对甜点的高度认可。

    但古代人不一样,都不用说古代人,姜恒还记得爷爷奶奶那代,就还爱甜爱重油,实在是年轻时候肚子里缺油水狠了。

    宫人们也是。

    姜恒就将嫔位份例里的牛乳分开,她自己的一碗是单独煮,完全不放糖煮的,而另一份则是加了好几勺白糖煮成一大瓮甜牛奶。

    她一日顶多喝一碗牛奶,剩下的一大罐要是不做什么奶味点心也就都浪费了。

    都分着吃了不浪费东西多好。

    且宫人们年节下要跑腿的地方多,虽说穿着厚棉服,也是又冷又累,到了夜里人人都喝一碗甜牛奶,又香又甜都可以好好睡一觉。

    秋雪等人习惯了,倒是新来的几个很有些不可置信,宫女秋霞就拉着秋霜问道:“好姐姐,主子份例里的牛乳,就这么给了咱们?”

    秋霜点头:“往后你就知道了。咱们永和宫的规矩就是这样。娘娘给的,你安心接着用了。但万不能就仗着主子心善,自己生什么歪心思,私自挪用宫中物什,那主子也是再不宽恕的。”

    几个新人都连忙点头。

    新来的秋霞看牛乳上还结着一层奶皮,光滑如脂的一碗,虽有些咽口水,却想着要不要奉承上头的姐姐,于是要让给秋霜喝。

    秋霜笑道:“你快喝了吧。咱们都是经过内务府的,当时月例和好东西都要先孝敬嬷嬷和上头管着你的姑姑姐姐们,但咱们宫里,是不许随意欺压克扣旁人的。主子那里还有小本本呢。谁犯错谁有功,都记得清楚明白。”

    秋霞喝了一口后惊喜的发现,这牛乳除了香气满腔外,竟然还是甜的!

    加了糖牛乳还是白潋潋的颜色,可见主子放的不是便宜些的饴糖和红糖,而是最精细的白糖。

    秋霞珍惜地一小口一小口喝了,觉得浑身都热乎乎起来。

    在这大年初一的晚上,充满了对新一年的渴望与干劲。

    那种甜丝丝的感觉渗到心眼里去。

    姜恒喝牛奶是为了补钙和加强睡眠质量,本身是不怎么爱喝。

    且屋里炭火生的足,她更不愿意喝热牛奶,索性让秋雪将一碗牛奶端到外头去,将牛乳冻成了奶冰,再用砸核桃的小锤慢慢敲成小块来吃,正好压一压这屋里的火气。

    此时她边吃奶冰,边听秋雪说话。

    “今日年夫人在皇后娘娘那磨蹭了良久,到底没能去翊坤宫见到年嫔娘娘。听内务府带路的小宫女说,年夫人出宫的时候脸色可差了呢。”

    姜恒此时还只把这个当闲话听,并不知道自家额娘被愤怒的年夫人迁怒别车来着。

    “万岁爷虽只说了禁足,没有明说不许母家去探望,但谁会拧着万岁爷的意思去办啊。”

    两人说着说着就谈到了年家的爵位上。

    其实满洲老姓家里,有爵位的真的很多。

    因大清的爵位等级太多,共二十七级爵位,而且得爵还不是非常难,爵位就没那么稀罕。

    朝廷常有战事便可得爵,甚至不打仗,做文臣做的出色,也能不断赏爵位,如和珅原本是世袭的三等轻车都尉,后来就一路升到一等忠襄公,也没听说和中堂打过什么出类拔萃的仗,甚至还有输到尴尬,需要阿桂去救场的事迹。

    可见只要得皇上青眼,就可以连蹦十七级爵位,直奔满级一等公。

    如今观保身上也有爵位,府里挂的也不是什么都统或者是总督的匾额,就是按爵位挂子爵府。

    老太爷当年是三等伯爵,传到观保这里,就成了三等子爵,降了一大等。而经过观保这些年的努力,他成功把自己从三等子爵升到了一等子爵——估计等治河总督圆满完成任务,他就能把阿玛的伯爵位拿回来,将府里的匾额换回来。

    甚至说不定更上一层楼,不只是三等伯爵府,能得个二等甚至一等伯爵。

    反正观保年纪也不大,他是想继续奋斗下去,最好自己弄个侯爵甚至公爵的,子孙袭爵的时候又可以有空间下降了!

    今日觉尔察氏说起家长里短的时候,隐约也有这个意思:“原本想着,爵位是给儿子的,等你阿玛告老的时候,能得个伯爵位传给你哥哥就罢了,可如今,你阿玛想着你,也得多做些事儿。”

    还不等姜恒说,她就又道:“你放心,你阿玛是老成脾气不会冒进。他说了,一切望着怡亲王和张廷玉大人行。万岁爷最看重那两位,必是有缘故的。”

    姜恒当时就放心了:跟紧怡亲王步伐,那就稳了。

    她对自己的一品阿玛还是很有信心的。

    姜恒现在已经知晓了观保的升官履历,发现这位一品阿玛的升官速度比她在小学争取个班干部还快,真是泪目了。

    这个大年初一,虽说略有伤感,但总体来说,过得还不错。

    姜恒用一句话来辞旧岁迎新年,那就是:未来可期。

    第55章 迎神

    对宫内宫外很多人来说,这一年都还不错。

    但对年大总督,对整个年家来说,这个年过的很不怎么样。

    年前他上书请奏皇上过年能否入京请安。皇上批了个准,年羹尧就忙不迭回来了。

    他实在心焦:先失四川,后甘肃又被岳钟琪领走,他这个原本管辖势力范围最大的川陕总督,不,现在只能叫青陕总督了,简直是个笑话。

    甚至连暂时还属于他的陕西,其辖内事务都被奉命兼管山西的直隶总督李卫探头探脑的,至今李卫手里还捏着几个盐商不肯还给他呢——年羹尧派去直隶总督府交涉的亲信根本见不到李卫本人,问就是李总督下乡扶贫去了,根本不在衙门。

    要不是总督本人无诏擅离属地是大罪,年羹尧真想自己亲自过去把李卫揪出来打一顿。不过是个商人之子,买官入朝,侥幸被当今看在眼里得了势,还真就跟他人五人六起来。

    半年来种种意外事端导致年羹尧很不安心,极想要回京亲自探探皇上口风,也正好回京走一趟,将自家的姻亲和故交多联络起来。

    总不至于自己孤悬西北,对朝堂的变化不够敏感,让人坑害了都不知道。

    年羹尧总觉得,是李卫这种小人嫉妒他,又或者是岳钟琪等将领眼热他屁股底下的总督位置,所以在背后敲他闷棍,混淆圣听。

    年夫人从宫里回到三等公府时,只觉得府里看着依旧是富丽堂皇,却明显缺少了往年那种意气风发热闹煊赫的气势。

    他们夫妻往年大半是在青海或者甘肃外地过年的,今年少有的回京过年,按说这京中亲朋故旧多,应该更热闹才是,可这年过的却寥落,许多人不大敢上门走动。

    年羹尧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如何受得了这种旁人的冷落畏惧,只在心中暗中记下这些人的名字:你们最好以后没有事儿求到我头上来!

    回京以来,年大总督的脸就没有放晴过,在自己院子里立了十来个草垛子,拼命射箭发泄郁闷。

    下人们都非必要不进门,免得不小心被当成兔子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