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50-60(第13/27页)

  年大总督武力值高,挽弓的力数也高,一旦被误伤,保管就没了命。

    连年夫人进自家正院,都先让小丫鬟尖声通报一下。哪怕提前通报了,年夫人进门的时候,还见夫君手里还拿着弓没放,草垛人上扎满了羽箭。

    见到夫人进门,年羹尧努力调整了一下表情,但嘴角也只是平平的,实在是翘不起来。

    他第一句话就开口问道:“见到宫中娘娘了吗?”

    听到这句话,年夫人心里就堵得慌:原来他们家提起在宫里的年氏,那是多么的骄傲自豪,挺胸抬头口口声声都是贵妃娘娘。贵妃两个字重若千钧,再是不能少说一次的。

    可如今都只能含糊称一声宫里娘娘。

    年夫人摇了摇头,把年羹尧也摇的心里也堵了起来。

    “年节下主位嫔妃见家人,这是先帝爷手里就有的三四十年的旧例了!你怎么没有见到娘娘?”年羹尧很是不满。

    年夫人叹气道:“任什么旧例也抵不过皇命呀。皇后咬死了咱们家娘娘被禁足了,不许出入。我舍下这张脸面在那磨了小一个时辰,都不中用!原想再说,偏生信贵……信嫔的生母已然看完女儿从永和宫回来上复皇后了,我怎么能把脸丢到她们家去,不好再说什么只好走了。”

    说起新鲜出炉的信嫔,年羹尧和年夫人脸色都从不太好,变成了很不好。

    贵妃原本一直是他们年家最大的依仗之一。

    可现在,这个依仗却没了。俱年夫人打听来的消息,都怪这个新鲜出炉的信嫔。

    且说年羹尧的夫人觉罗氏,如果从夫家来算是外命妇,但从她出身来说,是实打实的爱新觉罗宗室女,算是内命妇。

    对宫闱的消息,她当然灵通。

    自家小姑子忽然从贵妃变成了嫔,还被禁了足,回到京城的年夫人,当然是使出浑身解数来打听。

    虽说宫中对贵妃降位早有明判,年氏是因为有违宫规,从宫外传递夹带私物,才被降位惩处的。但年夫人可不信,依着皇上对年氏曾经的恩宠,这种母家递点东西去算什么过错?

    必是有人害了贵妃娘娘。

    然而甭管年夫人怎么打听,当夜之事,也只有帝后二人,并太医及苏培盛等人知道。他们也亲眼见了皇上的雷霆之怒,谁敢乱说话,谁敢说皇上差点被人打包送给宫女。

    年夫人打听不到这个真相,倒是打听出了这一年来的旁的宫闱消息。

    这不就知道了,新人入宫后,现任治河总督兼任镶白旗都统瓜尔佳观保的女儿,在宫里很是得宠,之前的贵妃恩宠也都黯然失色起来。

    又打听到,在这一批入宫不足年的新人里,皇上独封了这一个主位。

    最后还听说,贵妃被废除位份的当日,信嫔曾经搅和过贵妃(过去版)的生辰宴。

    零零散散消息汇聚到年家,那就是瓜尔佳氏夺了贵妃的恩宠还害的贵妃降位!

    这真是此仇不共戴天了。

    所以今日年夫人从宫里出来,心中愤懑不已,偏巧又隔着水晶帘看到了觉尔察氏的马车,就故意下令让马夫去别了一下——用自己的四头马车,去压了压人家的二头马车,见觉尔察氏的马车稳了下来没翻车,还有点遗憾。

    所以今日觉尔察氏变成大果仁子,属实是帮女儿背锅了。

    而姜恒,又是在为皇上背锅,毕竟皇上英明,对外是不可能直说自己三杯倒,差点被人捡走失身这件事的。

    听夫人提起信嫔,年羹尧对女人家的事儿不太懂,但对官场上的人物很熟悉,就开始点评观保。

    年羹尧也看不大起观保(年大总督看得上的人实在凤毛麟角):“他这个人,哪怕做着都统,也只是管些在旗人口的家常事儿,在军伍上本事平平。现如今也只能去河道上赚些辛苦功劳,算不上什么。”

    他搁下手里的弓箭,下人拿来厚袍子给他披上。

    “皇上跟娘娘数年的情分,便是有新宠一时也动摇不了的。且还有我的面子在里头,等我再写折子求见皇上,见到皇上后,代妹妹向皇上请罪就是了。”

    若是雍正帝能听到这句话,必要问问他:你的什么面子?九十二条大罪一命抵了,倒欠朕九十一条命的欠命人面子吗?

    年羹尧自不知道皇上连芯子都换了。他从头捋了一遍自家这些个举足轻重的官位以及这些年跟皇上的情分,觉得皇上生气是有小人言语构陷让皇上误解的关系,等他详细说说自己在青海的功劳,言明自己是如何辛苦才把青海守住的,皇上自然也就知道他的劳苦功高,雨过天晴了。

    到底皇上也好,大清的边关也好,都离不得他。

    然而年羹尧还没等来皇上的召见,就等来了另一桩堪称晴天霹雳的消息。

    “娘娘,奴婢们已经备好了四样新鲜果子,四样甜米糕,四样酒水、四样精菜,并全只的烧鹅一只,全须全尾的蒸鲤鱼一条。”

    姜恒边对着镜子梳妆边点头。

    秋雪口中这分量极大的菜单不是她今日的膳食,而是用来迎神的。

    今日是大年初四,宫里恭迎灶王爷。

    灶王爷可是要紧神灵,民以食为天,这位大神管灶头不说,还管着记录每个人的善行与罪孽上报天庭,属于绝对不能得罪的神仙之一了。

    中华大地自古以来神佛众多,香火竞争压力极大。能在正月里被人单独拿出一日来迎的神,绝对都是大牌。

    “今儿迎灶王,明儿迎财神,都得好好预备。”姜恒临出门前,还嘱咐在家看门的秋霜:“明儿记得把那只大金如意捧出来,正好迎财神。”盼明年有更多的如意并金银财宝。

    方才秋雪汇报的供神菜单,还只是永和宫自家简单的小迎。

    后宫中自有隆重的接神仪式。

    坤宁宫中早就设下了迎灶王爷的祭祀大典。甚至正殿里备的都并非香炉,而是一座大型焚池,可见贡奉香烛之盛,也可见灶王爷本神的咖位之大。

    皇后亲自捧盏,太后亲自执壶倒酒,满了一金杯,贡奉在案上。

    之后两宫带着妃嫔们庄重祭拜。殿内另有二十四个南府的乐师和乐女,奏演庄严奉神之音。

    姜恒看着这隆重场面,不由想起现代自家过年的时候,在灶台上给灶王爷盛出来的几道家常菜和饺子就算迎灶神了,真是完全不一样。

    但想来心到神知,姜恒也就着这隆重的仪式,盼望彼世的爸妈,身体健康。

    祭祀是一早就开始进行,故而等繁复流程走完后,也只到晌午十点钟。

    皇后就请示太后娘娘:“宫里今日演一整日的迎神戏,皇额娘可愿意去散一散?”

    太后摇头:“迎神戏都是最热闹的,哀家现在怕听热闹戏。倒是叫上方才南府的乐女,去慈宁宫给哀家清演些小曲儿,哀家和几位太妃们,还安静自在些。”

    皇后按太后的话吩咐了,然后带着诸嫔妃去看戏。

    嫔妃们就没什么自主选择权了,管你爱清净爱热闹,年节下展示后宫团结一心的团建活动必须要参加,还要把自己拾掇地得体完美的出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