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盘点古代硬核狠人: 30. 第 30 章 李广:这福气给你,你要……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直播盘点古代硬核狠人》 30. 第 30 章 李广:这福气给你,你要……(第1/3页)

    卫青受了许多夸赞,面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笑意,一点不见焦躁和过分的欣喜,别人怎么夸赞,他都和气的恭维回去,没有一点傲慢和不情愿的神色。

    和善的态度,让想要向他下注的人更满意了,能和“好人”做朋友谁想和奸人做朋友啊!在卫青崛起势不可挡的情况下,当然是把这个天然盟友拉进自己的阵营,才能获得更多利益,这可不能让那些文官抢跑了。

    别以为武将不会拉帮结派,实际上武将中结团的也不少,下定注意的武将们,决定回家就把家里和卫青年龄相仿的孩子赶去和卫青结交,还要找那种脾气好点的。

    家里是混世魔王的那种就得紧紧皮,别让人跑来碍眼,他们可是冲着世家殷亲去,不是去结仇,对了还要给霍去病送礼物,这个年纪的小男孩喜欢什么来着。

    ……

    【说完历史上卫青的处世之道,接着来回来聊聊我们的李广将军。

    先前说过李广将军在古代文人中被多有吹捧,但在现今却被踩如泥潭。

    明明就迷路过一次就被冠上迷路侯的称号,飞将军这个匈奴这个对他表示畏惧的称呼,也被曲解成逃跑飞快,是匈奴给与的讽刺称号,不过被公知太史公给吹成了赞美。

    还有什么诸如屡战屡败,大事上必掉链子,明明被匈奴抓了那么多次,却次次都能跑回来,肯定是勾结匈奴人了,是汉奸。

    天见可怜,李广也就是龙城之战被匈奴人抓了一次,怎么就谣传成次次被抓了】

    ……

    “竖子——尔敢!!!”

    听到汉奸两个字,李广气的头发都炸起来。

    他面向刘彻,指天发誓:“陛下李家世代忠良,决不能受此等大辱啊!后世之人欺我辱我,广却不能平白承受此等污名。愿指天为誓,广此生若有半点叛国之心,便让天公降下雷云劈死广,只愿留得清白在人间。”

    李广是真的愤怒,身为世家子弟和武将。

    但凡有点骨气都不能被冠上叛国的污蔑,这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都会被唾弃的污点,真背上这个骂名,家族就全完了。

    李广也没有脸面再见昔日同僚,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死了更好。

    李广做事是有些冲动的,说完就拔了剑要以死证清白,要不是卫青眼疾手快,拿剑一档,他就真的自证去了。

    这夸张的速度,让刘彻都吓了一跳,心里充满了对后世胡说八道之人的不喜。

    他当即把李广扶了起来安抚:“卫尉为人朕在清楚不过,此事绝无可能,纯为后世污秽之语,君尚有一地要庇,莫要为此介怀。”

    刘彻对李广的话非常真诚,李广是怎么样的人,刘彻不说全然了解,但是七八分也是有的。

    他就是个标准世家子弟的性格,自持才华傲慢,前半生又活得顺利,自尊心强的要死,爱脸面,这样的人你说他贪污受贿,作威作福,有朝一日真能功高盖主,想要为自己谋取利益,甚至以外戚之身干政,刘彻都信。

    但你要说他想叛国,这绝无可能。

    武将尤其是世家的武将,最大的抱负就是追随君主建功立业,开疆扩土,位极人臣,哪怕要作乱,那都得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作。

    要他们叛国,除了个别已经不在乎家族荣辱,毫无廉耻的奸人,其余人脑袋里根本没有这跟弦。

    而李广像是会叛国的人吗?他要是想叛国,几十次的交战中,早就跑了,何苦日后还苦巴巴的跑回汉朝,赎买为平民,在继续出战匈奴。

    故而刘彻心里也是相当火大,他可以责骂打杀自己的臣子,但那是他们大汉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后世之人胡言乱语。

    要是真的也算了,刘彻能和后世之人一起唾骂李广,日后在找个时间抄了李广家也没人敢反驳,文武百官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他,可如今天幕明显是要为李广证名,足见李广叛国一事纯属子虚乌有,是为后世者污垢。

    何止是刘彻不爽,其他和李广交好之人,也义愤填膺,一边安抚李广,一边唾骂后人。

    “造谣生事,造谣生事,此等污蔑之语,一看就为博人眼球之举,李公无需在意,言此语者小人也。”

    “公切莫伤己啊!后人生事,不过人走茶凉,看公无从辩驳,此时公更该留以功绩,辩驳后人。“

    “正是如此,千年之后亦有小人,小人如何懂忠君爱国之义,自是无从理解李公。”

    ……

    李广被大家好说歹说放下了剑,除了面色仍然张的通红外,看着是冷静了下来。

    卫青见他冷静了,也松了口气,他对李广没什么恶意,同为将领,更是能对他此举感同身受。

    在当今世人重名,此等辱名之举,行同杀人其心可诛。

    要是污蔑李广者再此,卫青毫不怀疑李广会当场斩杀他们。

    实际上李广也是这样想的,他面如厉鬼,平日握剑、弓的手攥的咯吱作响,但凡让他知道是谁在污蔑他,就算千年之后,李广都要入他们梦中让他们尝尝他沙包大的拳头,有多好吃。

    呵!

    过于愤怒的李广,一瞬间领悟了冷笑的呵的意味。

    【李广是肯定没有次次被抓的,也不可能和匈奴人勾结。

    他在匈奴眼里是很有价值的,要是想勾结匈奴,早就被“封侯”了,何苦在汉朝苦巴巴的攒军功。

    实际上在李广传记中,除去杀三人那次,李广和匈奴人,有记录的大战,战绩是一败一平一次迷路。

    这个战绩对比卫霍是不值一提。

    但对比同时期的将领,李广的战绩绝对不比任何人差,其中的一平是由于张骞来晚了,导致李广部队死伤众多,才没得到封赏。不然以这次李广带兵拦截做左匈奴王,完成战略目标的战绩,封侯是稳了。

    一败是由于匈奴人过多,李广带兵打的人全死了,只有他一个人在匈奴几百骑的追杀下逃了回来,因此被贬。

    从以上几点,加上史记中关于李广用兵的记载,不识曰:“李将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而其士亦佚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虏亦不得犯我”

    可以看出李广带兵,并不严苛,甚至相当松散散漫,这样的士兵在城内出城打游击抗击匈奴人时,不用远程追击,不需要提防匈奴人的夜袭。

    再加上李广本人带兵打仗,拼的就是一个不要命,士兵又愿意追随李广战斗,俗话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这个道理适应在任何人身上,因此在守城战的时候,李广往往能靠着凶狠击退匈奴人,让他们不敢进犯。

    同时纵观李广守城从上郡、陇西……到云中等地,在他担任太守期间,匈奴人对他地方进犯地方都是最少的,就是因为李广非常喜欢出击,匈奴人来一次他打一次,从来不害怕或者往后退,而且凭借着对匈奴人的熟系程度,李广几乎每次都能或击退或逃离匈奴人的身边,失手的机会很少。

    匈奴人也是人,他们也不是傻子,知道李广难啃以后,就少去打扰李广所在的县城,加上游牧民族就喜欢这种狠人,故而李广留下汉飞将军这个名号完全可以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