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48. 海禁 朱元璋:好的,请叫我“背锅皇帝……(第2/6页)
后,所行政策确实也有于民有利的一面——】
【在明朝之前,于元朝的统治下,老百姓可谓是忍受了多年的苛政及战乱,而朱元璋出身最底层,曾过过最苦的日子,所以对于老百姓遭受的苦难,他感同身受。】
【当然,明朝建立之后,为了让大家不再跑去打仗,朱元璋也必然要实行有利于民的政策——】
【比如给老百姓减税,重新分田地,恢复生产,减少兵役对百姓的负担等。】
【同时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各项举措,都可谓是利弊尽显。
总之,明朝的大部分政治举措,政策制度之始,及其后的延续发展等,朱元璋真的是要“负担”太多。】
朱元璋:“......”
老朱使劲挠了挠头,这“利弊尽显”......
嗨,这叫咱怎么说啊。
【其他诸多方面的各项举措先放一边,让我们再来回到海禁本身。】
【知晓朱元璋的出身后,再来看看他当上皇帝之后的海禁举措——这其实源于朱元璋固有的“小农意识”。】
【毕竟朱元璋是“开局一个碗”的出身,当过叫花子,可谓是历朝历代之中仅有的,出身赤贫的开国皇帝。】
【所以你猜他这皇帝当得安心踏实,有底气吗?】
【那底气肯定是有的,毕竟像朱元璋这样的开国皇帝,仅此一例,他合该骄傲,但肯定也是不安的,毕竟从无到有,从赤贫到坐拥天下,这底下的龙椅,他如何能继续坐得稳?】
【如果宋朝能算是大一统国家,其实赵匡胤也勉强可以算是半个“布衣出身”,不过他倒不是打天下,而是占天下。】
【就这样,赵匡胤还要“杯酒释兵权”,那朱元璋可不得多想想办法。】
朱元璋再次:“......”
虽然但是,真的要继续说下去吗......
秦王宫。
嬴政手指点在桌案上,对那些政治举措以及制度等很是感兴趣。
希望天幕能好好说说。
所以这朱元璋,为了维护统治,究竟都做了什么?
【为了维护统治地位,朱元璋想的办法可太多了——】
【其一就是,这当皇帝的职业病:总有刁民想害朕!】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如此,朱元璋更是如此。】
【但是捏,赵匡胤他情商还是比较高的,所有有了“杯酒释兵权”,而朱八八......原名朱重八的朱元璋,可是最底层爬上来的,他都能做皇帝,那其他身份地位的人,自然也能。】
【就比如那些跟他一起造反的兄弟们。】
【要是像宋朝赵匡胤一样,哪天跟着他造反的那帮兄弟,也把他从皇帝座位上撸下来怎么办?】
赵匡胤:“......”
朱元璋:“......”
老朱低咳几声,搓了把脸,罢了罢了,说就说吧。
【于是朱元璋当机立断,将那些跟随他立下汗马功劳的兄弟,也就是明朝的开国大臣们,基本上都给被砍了个干净。】
【关于朱元璋屠戮功臣的轶事典故,最著名的就是“火烧庆功楼”,以及“胡蓝党案”。】
明以前历朝历代众人:嘶......
这一步步打下江山的人,就是狠啊。
【火烧庆功楼。
除刘伯温看穿朱元璋之意,跟随朱元璋离开庆功楼外,其余赴宴功臣,以及侍卫宫女数千人,全部葬身火海。】
【胡蓝党案,这个要分开说。】
【其中“胡”指的是胡惟庸,“蓝”指的是大将军蓝玉。】
【朱元璋以蓝玉案为契机,不仅诛杀了蓝玉一门,连一些公侯在内,一律牵连,而且此为“明初四大案”之一,皆是明太祖朱元璋为消灭——认为对明朝统治有威胁的人,而由此所引发的著名四大屠杀案件。】
明朝朱元璋时期。
朱标震惊诧异地看向朱元璋:“爹?!”
旁的不说,蓝玉是他太子妃的舅父,且素来与他关系甚好,到底因何事要被诛杀?
“这......这......”
朱元璋又想挠头了,现在蓝玉可还没死呢,谁知道他以什么理由诛杀的蓝玉。
而且真要说起来,蓝玉可是他为标儿——
【要真说起来,蓝玉之死,其实和朱标的早逝也有一定关系。】
朱标皱了皱眉,嗯??
朱元璋一拍大腿,嘿,他就知道!!
可能他认为这蓝玉是“没用”了吧,哈。
【朱标可谓是朱元璋的“掌上明珠”,他出生于朱元璋攻打南京期间,于酣战之中的朱元璋,在听到长子的出生之后,竟然高兴的跑到山上去题字——“到此山者,不患无嗣。”所以自其出生,朱元璋始终都对朱标疼爱有加。】
听到这里,朱标瞬间挠了挠脸,掌上明珠什么的......这天幕也太能用词了。
倒是朱元璋听得乐呵乐呵的,还煞有其事点点头。
“掌上明珠”?倒是真真贴切。
【因这份喜爱和重视,所以朱标自小就被朱元璋当做接班人来培养。】
【而朱标也确实威望极高,富有执政经验——】
【朱标二十二岁时,朱元璋见他年纪已长,遂令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
有意让太子“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并且朱标不像朱元璋脾气火爆,他生于安乐,却无纨绔之习,忠厚,能尽心受教,对大臣老师也都十分恭敬。】
【此外,朱标在做太子期间,看朱元璋杀人太狠,就曾建议施行“宽通平易之政”。】
【所以有朱元璋做反比,朱标在朝中的拥戴程度可想而知。】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仅觉得没什么,反而还颇为自得的点点头。
他家标儿,就是好,没得说啊。
【洪武后期,蓝玉和朱标关系甚好,本来是朱元璋留下辅佐朱标的,可惜朱标早逝。】
【之后朱元璋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子,可是朱允炆“仁弱”,蓝玉性格又居功自傲,显然不是年轻的皇太孙朱允炆能镇得住的,于是朱标逝世不久,朱元璋就把蓝玉也屠戮了,可以说,朱标不死,蓝玉其实也不用死。】
朱标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
这么看来,他真要好好“保重”身体才行,毕竟后续影响太大。
朱元璋和朱棣兄弟几人抓住朱标的手,恳切点头,是啊是啊,大哥!
马秀英也是叹了口气,又在思量那养生保健之法。
【当然,蓝玉一门尽皆被处死的原因,肯定是不可能这么就简单的——】
【首先,蓝玉至少就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